改良的座垫立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632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的座垫立管,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一立管(10)、一下夹固件(20)、一上夹固件(30)、一锁固块(40),其中:    在立管(10)顶缘设有一凹弧部(122),该凹弧部(122)可供放置上、下夹固件(30、20),两夹固件间形成的支架槽(32、22)可供放置支架(50),在上夹固件(30)的上缘面形成有凸齿部(31),在锁固块(40)相对于上夹固件(30)的底端形成有凹齿部(44),使凸、凹齿部(31、44)相啮合,将锁固块(40)与固定部(12)相螺合,且使上、下夹固件30、20夹固于其中。(*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领域的一种自行车用座垫立管,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增加座垫立管与座垫支架间稳固性的改良的座垫立管
技术介绍
自行车发展至今,各式符合不同使用需求的产品,及配合各种使用状况,如公路用、登山用、越野用的自行车零组件也愈加多元,其中如各式不同倾斜角度的车架,以及可调整角度的座垫立管,而一般常见的座垫立管如美国专利第5664829号(详见附件一)所示,其结构为一座杆21,其顶部延伸设置有一凸缘26,该凸缘26两端设有耳部27a、27b;一下夹钳组件22,其两侧设有二相对称的凹槽42,该凹槽用于放置支撑架32;一上夹钳组件23,在该上夹钳组件对应耳部的两端设有凹陷部57a、57b,该凹陷部放置有螺帽62;利用一螺丝60穿设过耳部及凹陷部的螺帽,而将上夹钳组件与凸缘相螺合,并将下夹钳组件夹设于两者间。此为一般现有结构的座垫立管,然而这种结构在调整时却存在如下不足现有结构仅利用上、下夹钳组件将支撑架夹固,而上夹钳组件与凸缘又仅用螺丝予以螺固,因此其结构对于夹固座垫来说稳固性差,使用时间长后,容易造成座垫倾斜。上述结构在调整时将螺动螺丝,以控制上夹钳组件及凸缘的紧密度,如图7所示,该螺丝在螺动时,所述上夹钳组件的受力点位于凹陷槽,其调整仅为点的接触,因此在调整时容易使上夹钳组件偏斜;在调整时若上夹钳组件无法平均受力,极容易造成上夹钳组件出现偏斜的情况,如此即会使得上夹钳组件与凸缘的螺合左右无法完全对称且密合,而再导致无法将座垫的重量平均施力于座杆,如此一来,易使上夹钳组件与凸缘间的结构损坏,或造成上夹钳组件磨损,使该部分结构受到损害,因而上夹钳组件在调整时再也无法平稳地置于座杆顶端,座垫也无法水平设置,可见现有结构易造成上夹钳组件扭曲变形,导致座垫倾斜。为了解决现有座垫立管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步改进。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座垫立管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座垫立管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座垫立管,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使其更具有稳固性,且在调整时更具平稳性,改善现有结构在调整时,会出现上夹钳组件偏斜的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依据本技术一种改良的座垫立管,其主要包括一立管、一下夹固件、一上夹固件、一锁固块,其中在立管顶缘设有一凹弧部,该凹弧部可供放置上、下夹固件,两夹固件间形成的支架槽可供放置支架,在上夹固件的上缘面形成有凸齿部,在锁固块相对于上夹固件的底端形成有凹齿部,使凸、凹齿部相啮合,将锁固块与固定部相螺合,且使上、下夹固件夹固于其中。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立管包括有杆部及固定部,而固定部连接于杆部的顶缘,该固定部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穿孔,而在固定部的顶面横向延伸形成一凹弧部;前述的下夹固件底部设有凸弧部,该凸弧部两侧分别连接有下支架槽,该下支架槽横向延伸设置,且其呈向上的开口状;前述的上夹固件的顶部凸设有半圆弧状的凸齿部,该凸齿部两侧连结有上支架槽,该上支架槽相对于下支架槽设置,其呈向下的开口状;前述的锁固块两端设有通孔,该通孔用于穿置栓块,该栓块设有螺孔,且在锁固块底部配合凸齿部设有凹齿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利用两个阶段的调整方式,第一阶段以凹齿部配合凸齿部调整座垫与立管的角度,第二阶段再利用螺固件进行微调,使其在配合座垫使用时,确实起到调整的功效;另外,本技术利用上、下夹固件将座垫的支架夹固,再以螺固件将锁固块与固定部螺合,其利用凸、凹齿部使上夹固件与锁固块间的啮合程度更佳,使本技术更具有稳固性,且在调整时更具平稳性,其改善了现有结构在调整时,会出现上夹钳组件偏斜的情况。综上所述,本技术特殊结构的坐垫立管,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且在同类产品中均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改良的坐垫立管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改良的坐垫立管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改良的坐垫立管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改良的坐垫立管的另一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改良的坐垫立管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6为本技术改良的坐垫立管的另一使用状态参考图;图7为现有结构的坐垫立管的示意图。图中标号10、立管 11、杆部12、固定部121、穿孔122、凹弧部 20、下夹固件21、凸弧部22、下支架槽30、上夹固件 31、凸齿部32、上支架槽 40、锁固块41、剖槽 42、通孔43、栓块 431、螺孔44、凹齿部50、支架60、螺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改良的座垫立管,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改良的座垫立管,其主要包括一立管10、一下夹固件20、一上夹固件30、一锁固块40,其中所述立管10包括有杆部11及固定部12,而固定部12连接于杆部11的顶缘,该固定部12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穿孔121,而在固定部12的顶面横向延伸形成一凹弧部122; 所述下夹固件20底部设有凸弧部21,该凸弧部21两侧分别连接有下支架槽22,该下支架槽22横向延伸设置,且其呈向上的开口状;所述上夹固件30的顶部凸设有半圆弧状的凸齿部31,该凸齿部31两侧连结有上支架槽32,该上支架槽32相对于下支架槽22设置,其呈向下的开口状;所述锁固块40两端分别设有剖槽41,而在锁固块40两端纵向设有通孔42,该通孔42用于穿置栓块43,该栓块43设有螺孔431,且在锁固块40底部配合凸齿部31设有凹齿部44;所述下夹固件20放置于立管10的顶端,且凸弧部21与凹弧部122相配合,而下夹固件20顶部叠置有上夹固件30,而下支架槽22与上支架槽32相叠合后形成的空间可供放置支架50,上夹固件30的凸齿部31与锁固块40的凹齿部44相啮合,利用一螺固件60由下往上穿过穿孔121、剖槽41后,与栓块43的螺孔431螺合,这样将锁固块40与固定部12相螺合,且将上、下夹固件30、20夹固于其中。请参阅图3、图4所示,本技术的可进行两个阶段的调整,为配合使用不同的车架管,视立管与座垫的角度,利用凹齿部及凸齿部调整上、下夹固件的倾斜角度,此为第一阶段的调整;而第二阶段的调整为用螺固件将固定部与栓块相螺合,利用螺动螺固件调整锁固块与固定部的密合程度,将座垫的角度调整至最为合适。请参阅图5、图6所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承勋安松尼·大卫·米歇尔
申请(专利权)人:天心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