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路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6281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3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路切换装置,包括缸座、旋转芯、环状密封垫和可旋转管接头,缸座包括缸体、左端盖和右端盖,缸体的下部安装有两个出油接头,两个出油接头的中心线所成的角大于0°;旋转芯由左端盖和右端盖进行定位,并可灵活转动,其右端设置有通油腔,其侧壁设置有两出油孔,出油孔与通油腔连通,每个出油孔用于与一出油接头相连通;环状密封垫套接在旋转芯的外侧,其侧壁设置有与出油接头连通的出油口;可旋转管接头连接在旋转芯的右端,其内腔与旋转芯的通油腔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克服现有加力燃油总管试验台油路切换装置过于简陋,占有的空间体积较大,以便减小试验台尺寸,避免燃油暴露于空气中,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路切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加力燃油总管喷头流量特性测试试验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油路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加力燃油总管是航空发动机重要零部件,出厂之前需要进行燃油压力-流量特性的检测试验。燃油加力总管为圆环形状,圆周均匀布满燃油喷头,具体尺寸因规格而异。燃油流量可由单位时间内燃油的体积或质量进行换算得到。试验台所使用的油路切换装置用于计时开始时将油路由回油油路切换到计量油路,计时结束时由计量油路切换到回油油路。航空煤油属易燃、易爆、易挥发性物料,加力燃油总管试验应在确保油路封闭条件下进行,以提高生产的安全性。现有试验台油路切换装置为转盘式,通过转动转盘实现无连接钢管的轴线错位实现油路切换。现有油路切换装置结构简陋,占有的空间体积较大,并且燃油有部分暴露于空气中,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路切换装置,该油路切换装置可直接应用于新型发动机加力燃油总管试验台,测量加力总管燃油流量特性,满足发动机零部件的研制、批量生产的快速检测。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油路切换装置,包括缸座、旋转芯、环状密封垫和可旋转管接头,其中,缸座,包括缸体、左端盖和右端盖,所述缸体中空,所述左端盖和右端盖分别固定安装在缸体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缸体的下部安装有两个出油接头,所述的两出油接头前后布置,所述的出油接头的内腔与缸体的内腔连通,两个出油接头的中心线所成的角大于0°;旋转芯,穿过左端盖和右端盖,可转动安装在左端盖和右端盖上,其右端设置有通油腔,其侧壁设置有两出油孔,所述的出油孔与通油腔连通,每个出油孔用于与一出油接头相连通;环状密封垫,固定套装于缸体上,位于旋转芯和缸体之间,其侧壁在对应于每个出油接头的位置分别设置一与出油接头连通的出油口;管接头,连接在旋转芯的右端,其内腔与旋转芯的通油腔相连通。优选地,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旋转芯左端的摆杆。优选地,所述旋转芯的左端设置有插榫部,所述摆杆上设置有插孔,所述旋转芯的插榫部伸入摆杆的插孔内,所述插榫部上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防止摆杆从插榫部掉落。优选地,所述挡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插榫部上,所述插榫部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栓穿过挡板后伸入所述插榫部的螺纹孔内。优选地,所述摆杆的下端安装有销杆。优选地,所述可旋转管接头可拆卸连接在旋转芯上。优选地,所述可旋转管接头包括软管连接段和旋转芯连接段,分别用于连接软管和旋转芯,所述软管连接段的轴线与旋转芯连接段的轴线垂直,所述软管连接段可转动连接在旋转芯连接段上。优选地,所述出油接头可拆卸连接在缸体的下部。优选地,两个出油接头的中心线为异面直线。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能克服现有加力燃油总管试验台油路切换装置过于简陋、占有的空间体积较大、燃油有部分暴露于空气中的问题,以便减小试验台尺寸,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2)本专利技术由于设置了环状密封垫,旋转芯旋转过程中其能够对油路进行很好地密封,确保油路进行切换过程中燃油无外泄,并实现回油油路与计量油路的隔离。因此避免了燃油暴露于空气中,提高了生产安全性;3)在试验台上多个油路切换装置排成一列,本专利技术由于设置了摆杆,各油路切换装置的摆杆可通过开有多个圆孔的长条钢板连接在一起。长条钢板与双作用气缸相连,通过控制双作用气缸的伸缩实现摆杆的统一往复摆动,从而统一实现总管上各喷头油路的油路切换。可使试验台油路切换部分结构更加紧凑,节省试验台空间;4)本专利技术由于设置了可旋转管接头,可旋转管接头可拆卸连接在旋转芯上,其软管连接段的轴线与旋转芯连接段的轴线相垂直,二者可相对转动,可确保油路切换过程中旋转芯的旋转运动对进油口软管无影响,减小了进油口软管的变形量和变形次数,提高了进油口软管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沿B-B线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摆杆上安装销杆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旋转芯的局部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图6所示,一种油路切换装置,包括缸座1、旋转芯2、环状密封垫3和可旋转管接头4。其中,缸座1,包括缸体11、左端盖12和右端盖13,所述缸体11中空,所述左端盖12和右端盖13分别固定安装在缸体11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缸体11的下部安装有两个出油接头5,所述的两出油接头5前后布置,优选地,所述出油接头5可拆卸连接在缸体11的下部。所述的出油接头5的内腔与缸体11的内腔连通,两个出油接头5的中心线所成的角大于0°;优选地,两个出油接头5的中心线为异面直线,即两个出油接头5错开安装在缸体11上,每条中心线与竖直面的夹角均为30°,则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60°。旋转芯2,穿过左端盖12和右端盖13,可转动安装在左端盖12和右端盖13上,其右端设置有通油腔21,其侧壁设置有两出油孔22,所述的出油孔22与通油腔21连通,每个出油孔22用于与一出油接头5相连通;环状密封垫3,固定套装于缸体11内,位于旋转芯2和缸体11之间,其侧壁在对应于每个出油接头5的位置分别设置一与出油接头5连通的出油口31;优选地,环状密封垫3与缸体11通过粘接剂固定在一起。可旋转管接头4,连接在旋转芯2的右端,其内腔与旋转芯2的通油腔21相连通。优选地,所述管接头4可拆卸连接在旋转芯2上。优选地,所述可旋转管接头4包括软管连接段41和旋转芯连接段42,分别用于连接软管和旋转芯2,所述软管连接段41的轴线与旋转芯连接段的轴线垂直,所述软管连接段41可转动连接在旋转芯连接段42上。软管连接段41和旋转芯连接段42可相对转动,以确保油路切换过程中旋转芯2的旋转运动对进油口软管无影响,减小了进油口软管的变形量和变形次数,提高了进油口软管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油路切换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旋转芯2左端的摆杆6。优选地,所述旋转芯2的左端设置有插榫部23,所述摆杆6上设置有插孔61,所述旋转芯2的插榫部23伸入摆杆6的插孔61内,所述插榫部23上固定安装有挡板7,所述挡板7用于防止摆杆6从插榫部23掉落。所述挡板7通过螺栓安装在插榫部23上,插榫部23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栓穿过挡板7后伸入所述插榫部23的螺纹孔内。所述摆杆6的下端安装有销杆8。在本专利技术中,油路切换装置通过竖直设置的螺栓装置使缸体11水平固定在试验台上,固定面朝上,若干个油路切换装置一字排开,统一由一个双作用气缸控制摆杆6往复摆动,实现油路切换。可旋转管接头4一端与进油软管连接,另一端与旋转芯2螺纹连接。进油软管的另一端连接加力燃油总管上的喷头。所述旋转芯2左端设有插榫部23,并与摆杆6上端的插孔61配合安装,由挡板7和螺栓固定。挡板7底端固定有销杆8,用于与双作用气缸连接。旋转芯2与缸体11之间有起密封作用的环状密封垫3,所述缸体11左、右两端分别有由八颗螺栓固定左端盖12、右端盖13。所述左端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油路切换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座(1)、旋转芯(2)、环状密封垫(3)和可旋转管接头(4),其中,缸座(1),包括缸体(11)、左端盖(12)和右端盖(13),所述缸体(11)中空,所述左端盖(12)和右端盖(13)分别固定安装在缸体(11)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缸体(11)的下部安装有两个出油接头(5),所述的两出油接头(5)前后布置,所述的出油接头(5)的内腔与缸体(11)的内腔连通,两个出油接头(5)的中心线所成的角大于0°;旋转芯(2),穿过左端盖(12)和右端盖(13),可转动安装在左端盖(12)和右端盖(13)上,其右端设置有通油腔(21),其侧壁设置有两出油孔(22),所述的出油孔(22)与通油腔(21)连通,每个出油孔(22)用于与一出油接头(5)相连通;环状密封垫(3),固定套装于缸体(11)上,其位于旋转芯(2)和缸体(11)之间,其侧壁在对应于每个出油接头(5)的位置分别设置一与出油接头(5)连通的出油口(31);可旋转管接头(4),连接在旋转芯(2)的右端,其内腔与旋转芯(2)的通油腔(21)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座(1)、旋转芯(2)、环状密封垫(3)和可旋转管接头(4),其中,缸座(1),包括缸体(11)、左端盖(12)和右端盖(13),所述缸体(11)中空,所述左端盖(12)和右端盖(13)分别固定安装在缸体(11)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缸体(11)的下部安装有两个出油接头(5),所述的两出油接头(5)前后布置,所述的出油接头(5)的内腔与缸体(11)的内腔连通,两个出油接头(5)的中心线所成的角大于0°;旋转芯(2),穿过左端盖(12)和右端盖(13),可转动安装在左端盖(12)和右端盖(13)上,其右端设置有通油腔(21),其侧壁设置有两出油孔(22),所述的出油孔(22)与通油腔(21)连通,每个出油孔(22)用于与一出油接头(5)相连通;环状密封垫(3),固定套装于缸体(11)上,其位于旋转芯(2)和缸体(11)之间,其侧壁在对应于每个出油接头(5)的位置分别设置一与出油接头(5)连通的出油口(31);可旋转管接头(4),连接在旋转芯(2)的右端,其内腔与旋转芯(2)的通油腔(21)相连通;所述可旋转管接头(4)包括软管连接段(41)和旋转芯连接段(42),所述软管连接段(41)和旋转芯连接段(42)分别连接进油软管和旋转芯(2),所述进油软管的另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锡文梁建张嘉琪杨屹立邹大军詹小斌田开望魏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