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殿清专利>正文

自行车保护会阴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5558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鞍座,尤其是自行车保护会阴鞍座,解决了现有鞍座压迫摩擦会阴部分,产生不良反应,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在鞍座的表面中央沿车身方向设置一鞋底状会阴保护沟(1),鞍座前半部的两侧向外增加大腿支撑面(2),由鞍座尾部(4)向会阴保护沟(1)内钻有几个排水通气孔(5),在每个排水通气孔(5)内分别安有一根塑料管(10)。(*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鞍座,特别是保护会阴鞍座。现有技术中自行车鞍座的主要缺陷是支撑面小而狭窄,并且没有大腿支撑面。由于骑车时人上身前倾用力向前蹬踏,因此臀部承力并不大,所以主要支撑点落在会阴部,整个上身甚至全身的重量均以会阴部来支撑承力;而此部位恰是人体生殖器官所在,对男性,压迫会阴中腱、尿道、输精管、前列腺、动静脉血管、神经而致麻木酸痛、排尿困难等症状;对女性压迫摩擦外阴使红肿、感染等,在月经期尤为不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除骑车时对会阴部的压迫,保护会阴部的自行车保护会阴鞍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鞍座的表面中央沿车身方向设置一会阴保护沟;鞍座前半部的两侧向外增加表面积,即大腿支撑面;由鞍座尾部向会阴保护沟内钻有几个排水通气孔,每个排水通气孔内分别安有一根塑料管。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会阴保护沟的设置,完全解除了骑车时对会阴部的压迫,保护了会阴部,从而保护了生殖器官健康,使骑行时更加舒适。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地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鞍座结构示意图。1会阴保护沟,2大腿支撑面,3鞍座头,4鞍座尾部,5排水通气孔,6臀部坐面,7坐骨结节窝,8臀部围靠,9排水通气孔,10塑料管,11塑料管。本新型采用保温材料和塑料及人造革做为座体的主要原材料,该材料在零下40度至零上40度范围内保持恒温,不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并且密度大,受压不变形,尤其适用于北方气候。在鞍座的表面中央沿车身方向设置的鞋底状会阴保护沟1,是一个大头在前小头在后长约十几厘米的沟窝,用以保护会阴免受重力压迫、解除摩擦,从而减少因压迫身体会阴部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对男性压迫会阴中腱、尿道、输精管、前列腺、动脉、静脉,血管神经所导致的麻木酸痛、排尿困难;对女性,由于摩擦外阴而致感染红肿等。与现有技术相比,增设了大腿支撑面2,即鞍座前半部两侧向外增加的表面积,横向宽度可增加4-5厘米。主要目的是通过增大边缘的支撑条件后,才能彻底地起到中心会阴部架空和解除压迫会阴部现象,从而又不影响大腿运动能力和运动方向,通过了这些方法手段,才能保证实现中心凹陷部分对会阴部保护功能,又免除因旧式鞍座对会阴部集中压迫而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大腿支撑面2的增加并不妨碍大腿蹬踏运动,原因在于人骑自行车的蹬踏运动不是直线型的,而是小八字型的,且通过增加大腿支撑面2,使大腿根部分担部分承力,解除会阴部分的承力,又由于会阴保护沟1,使会阴部分不再承力,从而得到保护。鞍座前后设计了排水通气孔;由鞍座头3向会阴保护沟1内钻有一个排水通气孔9,在孔9内安有一根塑料管11;由鞍座尾部4向会阴保护沟1内钻有两个排水通气孔5,每个排水通气孔5内分别安有一根塑料管10,两根塑料管10在会阴保护沟1一头高,在鞍座尾部4一头低,起自动排水和流通空气作用。在炎热的夏季使会阴部保持干燥,减少外阴湿疹和外阴受热感染等疾病。在鞍座的后2/3处,以鞍座车身方向中心线为对称设有两个坐骨结节窝7,坐骨结节窝7由对应坐骨结节坐放的位置开至鞍座后半部两侧的鞍座边缘,扩大了臀部支撑面、坐放坐骨结节,彻底解决旧式鞍座对坐骨结节的震动和损伤。鞍座后半部分的臀部坐面6为微凹曲面,与人体臀部凸圆的生理形状吻合,骑坐更加舒适稳定,提高了运动稳定性;且臀部吻合在微凹的臀部坐面6内,使肛门呈封密状态达到保温,从而减少了因受凉而致的痔疮等疾病。在臀部坐面6后部上缘即鞍座尾部4上缘设有斜坡状圆弧形臀部围靠8,使臀部支撑面增大,提高了运动稳定性,减轻了对肛门的压迫受凉减少了痔疮的发生发展,且保持躯干部自然状态,有利于身体健康。冬季时为保暖起见,将鞍座头3至会阴保护沟1内的排水通气孔9用塑料芯等塞住。本新型整体造型为前高后低坡式结构,即鞍座头3高,鞍座尾部4低,型号分大、中、小三种,均以现在自行车鞍座为基础改进。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保护会阴鞍座,其特征在于在鞍座的表面中央沿车身方向设置一会阴保护沟(1);鞍座前半部的两侧向外增加表面积,即大腿支撑面(2);由鞍座尾部(4)向会阴保护沟(1)内钻有几个排水通气孔(5),每个排水通气孔(5)内分别安有一根塑料管(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保护会阴鞍座,其特征在于会阴保护沟(11)为鞋底状,鞍座后半部分的臀部坐面(6)为微凹曲面,其上以鞍座车身方向中心线为对称设有两个坐骨结节窝(7),在臀部坐面(6)后部上缘即鞍座尾部(4)上缘设有斜坡状圆弧形臀部围靠(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保健鞍座,其特征在于由鞍座头(3)向会阴保护沟(1)内钻有一排水通气孔(9),在孔(9)内安有一塑料管(1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鞍座,尤其是自行车保护会阴鞍座,解决了现有鞍座压迫摩擦会阴部分,产生不良反应,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在鞍座的表面中央沿车身方向设置一鞋底状会阴保护沟(1),鞍座前半部的两侧向外增加大腿支撑面(2),由鞍座尾部(4)向会阴保护沟(1)内钻有几个排水通气孔(5),在每个排水通气孔(5)内分别安有一根塑料管(10)。文档编号B62J1/00GK2335866SQ9623893公开日1999年9月1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31日专利技术者马殿清 申请人:马殿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保护会阴鞍座,其特征在于在鞍座的表面中央沿车身方向设置一会阴保护沟(1);鞍座前半部的两侧向外增加表面积,即大腿支撑面(2);由鞍座尾部(4)向会阴保护沟(1)内钻有几个排水通气孔(5),每个排水通气孔(5)内分别安有一根塑料管(1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殿清
申请(专利权)人:马殿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