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昭阳专利>正文

自行车保护套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5476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保护套改进结构,是其外层透明的胶质片上反向印刷有美观的图案,并于印刷面上再贴覆亮光片,使图案淡色的部分更显其亮丽色泽。该胶质片的两端不同面上分别以粘胶贴覆粘扣带的细钩结构或网线结构,并以轮体滚压其贴合处以排除气泡及间隙,以达到保护套色彩鲜艳,不会产生气泡折纹,加工快速且耐用。(*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保护套改进结构。常用的自行车保护套结构,参阅后面附附图说明图1和2所示,分别为保护套的前后期产品。图1所示为最早期的保护套产品,布质的片体11首先于表面上印刷文字或图案12,再将布边13弯折后以车缝的方式缝住布边13,并于片体11两端边顶面与底面处分别车缝粘扣带14的细勾结构141与网线结构142。于自行车的杆体上使用时,首先以胶棉圈绕自行车杆体,再将布质片体11包覆胶棉,并以粘扣带14的细勾结构141粘合网线结构142而使布质片体11紧密包覆胶绵形成自行车保护套结构,然而该常用的结构有其缺点。其一为该常用保护套结构的布质片体11主要靠人工车缝,而其车缝必须有经验的车缝工方能完成,以车缝工的工资加入计算保护套的成本,势必要降低保护套的市场竞争力。另一为该常用保护套结构的布质片体11,其表面相当粗糙,印刷的图案于其上显得相当暗淡,无法表现出该产品应有的特色。图2所示的后期产品,其制作方法是在白色胶质片体16上印刷文字及花纹的图案17,图案17上并具有印刷的微凸字及微凸出的图案,再于其印刷表面上覆盖一层薄透明胶膜18以保护印刷图案的脱落或刮伤,完成表面印刷及贴膜作业后,于是在白色胶质片16的四周车缝折边15,并于白色胶质片体两端边顶面与底面处分别车缝粘扣带14的细勾结构141与网线结构142,其使用于自行车的杆体方式与上述相同,然而该法仍有如下的缺点1、该常用保护套结构的白色胶质片体16边缘的折边仍要靠人工车缝,而车缝也需要有经验的车缝工方能完成,以车缝工工资加入计算其保护套的成本,也使保护套成本上升而降低市场竞争力。2、该保护套结构的白色胶质片16与透明胶膜18的贴合,在使用的弯折或其他过程中,易使两者间产生折纹161与气泡162,而使胶膜18渐脱其胶质片16,如此使用一段时期后胶膜18即丧失其保护作用,而使薄膜18破坏或印刷图案17脱落及刮伤。3、该保护套结构的白色胶质片16边缘的折边经车缝后容易由车缝之处裂开,而造成保护套的损坏。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保护套改进结构,该结构是在其外层透明的胶质片上反向印刷图案,并于印刷面上再贴覆亮光片,使其显现亮丽色泽,再于胶质片的两端正反面上分别以粘胶贴覆粘扣带的细勾结构或网线结构,并以轮体滚压其贴合处以排除气泡及缝隙,以达到保护套色彩鲜艳、不会产生气泡折纹并且加工快速的目的。本技术自行车保护套改进结构,主要安装于自行车车前握把横杆与车架连杆上,是其外层透明的胶质片上反向印刷有美观的图案,并于印刷面上再贴覆亮光片,使图案更鲜艳,而淡色的部分更显其亮丽色泽。该胶质片的两端不同面上分别以粘胶贴覆粘扣带的细勾结构或网线结构,并以轮体滚压其贴合处以排除气泡及间隙,以达到保护套色彩鲜艳,不会产生气泡折纹,加工快速耐用。本技术自行车保护套改进结构的优点能达到保护套色彩鲜艳,不会产生气泡折纹,并且加工简便快速。并因胶质片贴合亮光片及粘合带的过程中完全不需要车缝,在制造中可降低成本,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又因粘胶贴合的粘扣带,其粘胶能耐-20℃至100℃的温度而不会脱落,使耐用度提高。因此本技术不但结构上得到改善,且使用上也有相当的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下述附图和实施例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结构,在不离本技术创造精神的范围下而作的各种变形,修饰与应用,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的范围。图1是常用自行车保护套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另一常用自行车保护套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自行车保护套改进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自行车保护套改进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自行车保护套改进结构的实施例示意图。参阅图3及图4所示,一种自行车保护套改进结构,包含有—透明的胶质片30、一亮光片40及一粘扣带50。该透明的胶质片30上反向印刷有美观的图案31,即图案31印刷于胶质片30的底面上,而由胶质片30的正面方能看见其正向图形。胶质片30印刷的底面上于印刷完成后再贴覆亮光片40,使两者紧密贴合后,由胶质片30的正面观看该整个图案31,图面会随其光线的位置而反射出各式的光彩,并于图案31的淡色部分更显其亮丽色泽,使整体图案31观感相当美观艳丽。上述贴合亮光片40后的胶质片30两端不同面上分别以粘胶60贴覆粘扣带50的细勾结构51或网线结构52,即如果在胶质片30左侧上边粘贴细勾结构51,即在胶质片30右侧底边粘贴网线结构52,以使胶质片30当卷成筒状时,该粘扣带50的细勾结构51得粘扣于网线结构52,使胶质片30保持筒状的包覆状态。该自行车保护套结构20的粘扣带50以粘胶60贴合于胶质片30上时,因其粘胶60能耐-20℃至100℃的温度而不会变质,而使粘扣带50得紧密贴合于胶质片30上不会脱落,且其粘扣带50于粘贴后,并以轮体(图中未示)滚压其贴合处以排除气泡及间隙,使其粘贴更紧密。该自行车保护套结构20藉由上述制作可谓相当简便,从印刷、贴合、滚压完成的过程完全不需车缝制造,大量节省人工成本,且胶质片30上不会产生折纹与气泡,而印刷面亦不会直接与外界接触,可避免印刷物受刮伤或脱落,使印刷面得以永久保持光亮鲜艳。参阅图5所示,本技术保护套施行于自行车上的方式为先于自行车的车前握把横杆与车架连杆上包覆胶棉70,再于胶棉70的外侧包覆加工完成的胶质片30,并以胶质片30上粘扣带50的细勾结构51贴粘于网线结构52,而使胶质片30紧密包覆胶棉70构成自行车保护套结构20。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保护套改进结构,主要安装于自行车车前握把横杆与车架连杆上,包含有胶质片(30)及粘扣带(50),其特征在于在外层透明的胶质片(30)上反向印刷有美观的图案(31),并于印刷面上再贴覆亮光片(40),在胶质片(30)的两端不同面上分别以粘胶(60)贴覆粘扣带(50)的细勾结构(51)或网线结构(52),并以轮体滚压其贴合处。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保护套改进结构,是其外层透明的胶质片上反向印刷有美观的图案,并于印刷面上再贴覆亮光片,使图案淡色的部分更显其亮丽色泽。该胶质片的两端不同面上分别以粘胶贴覆粘扣带的细钩结构或网线结构,并以轮体滚压其贴合处以排除气泡及间隙,以达到保护套色彩鲜艳,不会产生气泡折纹,加工快速且耐用。文档编号B62J23/00GK2309999SQ9720661公开日1999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26日专利技术者谢昭阳 申请人:谢昭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保护套改进结构,主要安装于自行车车前握把横杆与车架连杆上,包含有胶质片(30)及粘扣带(50),其特征在于在外层透明的胶质片(30)上反向印刷有美观的图案(31),并于印刷面上再贴覆亮光片(40),在胶质片(30)的两端不同面上分别以粘胶(60)贴覆粘扣带(50)的细勾结构(51)或网线结构(52),并以轮体滚压其贴合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昭阳
申请(专利权)人:谢昭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