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中医研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53195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1 1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研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中医研钵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中医研钵装置。提供了这样一种全自动中医研钵装置,包括有上下气缸、研磨电机、磨头、药钵等;在机架上设置有上下气缸,在上下气缸的正下方设置有研磨电机,研磨电机与上下气缸相连接;在研磨电机的正下方设置有磨头,磨头与研磨电机相连接;在磨头的正下方设置有药钵,磨头与药钵相配合,药钵设置在机架上;在药钵的正下方设置有接料缸,接料缸分离式的放置在托盘上;托盘与左右气缸相连接,左右气缸设置在机架上。提供的一种全自动中医研钵装置,实现了全自动化操作,省时省力,研磨效果好,干净卫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维护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中医研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研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中医研钵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是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由于空气、温度、时间和细菌污染等因素使药液中的酶分解减效,细菌繁殖滋生,淀粉、糖类营养等成分发酵水解,以致药液发馊变质,服用后对人体健康不利,因此中药不宜过夜服用。中草药大都是生药,在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加工炮制,煎煮之前一般没有必要淘洗。如果的确觉得草药有些脏,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以防易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大量丢失,从而影响中药疗效。煎药器具以砂锅、瓦罐为好,忌用铜、铁器皿。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中药饮片煎煮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60分钟。水的用量一般为:第一遍煎煮时将中医饮片适当加压后,以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第二遍用水量可少一些。头遍煎煮结束后,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自动中医研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中医研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上下气缸(2)、研磨电机(3)、磨头(4)、药钵(5)、接料缸(7)、托盘(8)、左右气缸(9)、控制系统(10);在机架(1)上设置有上下气缸(2),上下气缸(2)与机架(1)的上部相连接;在上下气缸(2)的正下方设置有研磨电机(3),研磨电机(3)与上下气缸(2)相连接;在研磨电机(3)的正下方设置有磨头(4),磨头(4)与研磨电机(3)相连接;在磨头(4)的正下方设置有药钵(5),磨头(4)与药钵(5)相配合,在药钵(5)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出料孔(6),出料孔(6)为直管形,药钵(5)设置在机架(1)上,药钵(5)的右壁与机架(1)的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中医研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上下气缸(2)、研磨电机(3)、磨头(4)、药钵(5)、接料缸(7)、托盘(8)、左右气缸(9)、控制系统(10);在机架(1)上设置有上下气缸(2),上下气缸(2)与机架(1)的上部相连接;在上下气缸(2)的正下方设置有研磨电机(3),研磨电机(3)与上下气缸(2)相连接;在研磨电机(3)的正下方设置有磨头(4),磨头(4)与研磨电机(3)相连接;在磨头(4)的正下方设置有药钵(5),磨头(4)与药钵(5)相配合,在药钵(5)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出料孔(6),出料孔(6)为直管形,药钵(5)设置在机架(1)上,药钵(5)的右壁与机架(1)的中部相连接;在药钵(5)的正下方设置有接料缸(7),接料缸(7)分离式的放置在托盘(8)上;在托盘(8)的左侧设置有左右气缸(9),托盘(8)与左右气缸(9)相连接,左右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神林堂中医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