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质稻米精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53196 阅读:8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1 15:32
一种优质稻米精加工工艺,加工流程为:一次磁选→初清→计量→筛理→去石→二次磁选→砻谷→谷糙分离→三次磁选→超声波雾化调质→碾米→一次抛光→白米一次分级→病斑粒色选→二次色选→四次磁选→二次抛光→白米二次分级→计量包装;所述超声波雾化调质是利用超声波雾化加湿方式对米粒进行加湿,调质时间为10~20分钟,调质温度控制在30~40℃之间,单位加湿量为0.5-5%,实际渗入量为2-3%,最终加工得到的精米水分不大于14%;调质剂采用超声波雾化水;所述病斑粒色选是利用光电色选装置将大米中的异色颗粒自动分拣出来,在整个加工流程中进行全过程降温,控制加工过程中温升不超过5℃。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优质稻谷进行综合利用深加工,提高最终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质稻米精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稻米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稻米加工技术可概括为以下三大类型:(1)简易型。其工艺技术路线是清杂除石→脱壳→选糙→碾米1-2道→米粞分离→成品。这种加工方式只能适用于小规模生产,主要集中在乡镇农村就地加工,生产成本低、米价最便宜,成品米基本断杂。主要提供给温饱型消费群体。(2)通用型。其工艺技术路线是清杂→去石→脱壳→选糙→碾米3-4道→抛光1-2道→白米分级→计量包装→成品,这种加工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除杂、去石彻底、多机轻碾增碎少、注重原粮品质和口感、成品米断杂、米粒表面光洁、碎米少、价格实惠,主要满足小康型消费者的需求。(3)高档型。其工艺技术路线是清杂→去石→脱壳→选糙3-4道→白米分级→抛光1-2道→白米精选→色选→自动计量真空包装→成品。这种加工方式代表了我国目前大米加工的先进技术,其特点是加工工艺完善、一次性投资大、加工成本高、成品米纯净整齐、光洁、米价高,适合于富裕型群体的消费且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但从整体上分析,现有的稻米精加工技术仍然存在以下不足:(1)加工成的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差,外观粗糙,绝大多数产品还没有制定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优质稻米精加工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优质稻米精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加工流程为:一次磁选→初清→计量→筛理→去石→二次磁选→砻谷→谷糙分离→三次磁选→超声波雾化调质→碾米→一次抛光→白米一次分级→病斑粒色选→二次色选→四次磁选→二次抛光→白米二次分级→计量包装;所述超声波雾化调质是利用超声波雾化加湿方式对米粒进行加湿,调质时间为10~20分钟,调质温度控制在30~40℃之间,单位加湿量为0.5‑5%,实际渗入量为2‑3%,最终加工得到的精米水分不大于14%;调质剂采用超声波雾化水;所述病斑粒色选是利用光电色选装置将大米中的异色颗粒自动分拣出来,在整个加工流程中进行全过程降温,控制加工过程中温升不超过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质稻米精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加工流程为:一次磁选→初清→计量→筛理→去石→二次磁选→砻谷→谷糙分离→三次磁选→超声波雾化调质→碾米→一次抛光→白米一次分级→病斑粒色选→二次色选→四次磁选→二次抛光→白米二次分级→成品米渗硒→计量包装;所述超声波雾化调质是利用超声波雾化加湿方式对米粒进行加湿,调质时间为10~20分钟,调质温度控制在30~40℃之间,单位加湿量为0.5-5%,实际渗入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祥熊红波杨晓帆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红河卧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