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
,涉及一种利用管道内流体温差发电向设备供电的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供热或空调系统供、回水管道内流体存在温差,利用该温差发电向设备供电的系统。
技术介绍
在供热、空调领域,传统水系统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的测量大多采用机械仪表,通过表盘显示,人工读数,纸笔记录的方式实现测量数据的读取、采集和记录,运行人员再根据这些读取或记录的数据管理系统的运行。随着自控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供热或空调系统诸如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的测量和采集都采用自动化仪表,测量数据自动采集,并实现数据远程传输。这种方式一方面使得数据能够实时采集,是系统实现自控的必要环节,另一方面实现了高频率的电子化数据,方便管理人员运行管理和故障的诊断、处理等功能,然而这种自控仪表无一例外都需要供电,这成为其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要么放置在方便接电的电源附近,如布置在热力站内;要么花费较大的代价安装单独线路进行供电,代价较大,甚至于受限现场条件的制约无法实现;要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温差发电向设备供电的系统,包括温差发电系统,控制电路及需要供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温差发电系统的冷热温差来源于具有一定温差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温差发电向设备供电的系统,包括温差发电系统,控制电
路及需要供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温差发电系统的冷热温差来源于具有一
定温差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温差发电系统包括温差发
电片组、电极、高温流体循环腔、低温流体循环腔及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
高温流体自第一管道流出并通过高温流体循环腔的入口进入高温流体循环
腔,自高温流体循环腔的出口流出,低温流体自第二管道流出并通过低温流
体循环腔的入口进入低温流体循环腔,自低温流体循环腔的出口流出;高温
流体循环腔与发电片组的热面进行热交换,低温流体循环腔与发电片组的冷
面进行热交换;发电片组通过电极与控制电路相连,控制电路进一步与需要
供电的设备相连从而向设备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
管道为供热管道或空调管道或其他具有稳定温差的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为仪器,仪
表或其他常规供电方式不易实现的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与蓄电装
置相连,控制电路可以将电极输出的电能蓄存于蓄电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可以进行控
制,从而令电极输出的电能蓄存在蓄电装置与供应到用电设备之间进行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装置与需要供电
的设备相连,以便向所述需要供电的设备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流体循环腔与发
\t电片组的热面之间具有紧密性导热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流体循环腔与发
电片组的冷面之间具有紧密性导热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流体循环腔和低温
流体循环腔内流入的高低温流体可以互换。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循环腔内流
体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