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宗明专利>正文

摩托车前搁脚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471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前搁脚总成。它包括搁脚主体1,搁脚主体1上的斜支架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脚主体1通过缓冲垫3、衬套4固定于发动机上;所述斜支架件2上的回位簧5挂在上、下挂钉6、7上,且回位簧5的中心线位于下挂钉7与定位转动轴8中心连线的右侧。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解决摩托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因发动机高转速振动的麻木感觉,也能杜绝摩托车启动行驶时,忘记斜支架件的收复回位动作而带来的交通事故,总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驾驶舒适,具有成本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配件,特别是一种摩托车前搁脚总成。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摩托车前搁脚总成,包括搁脚主体,搁脚主体上的斜支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脚主体通过缓冲垫、衬套固定于发动机上;所述斜支架件上的回位簧挂在上、下挂钉上,且回位簧的中心线位于下挂钉与定位转动轴中心连线的右侧。这样斜支架件可自动收复固位。上述搁脚主体、缓冲垫、衬套经过渡块固定于发动机上。采用本技术可解决摩托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因发动机高转速振动的麻木感觉,也能杜绝摩托车启动行驶时,忘记斜支架件的收复回位动作而带来的交通事故,总之,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驾驶舒适,具有成本低等优点。图2、是附图说明图1的侧视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2参见附图2可知它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搁脚主体1、缓冲垫3、衬套4经过渡块9固定于发动机上。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前搁脚总成,包括搁脚主体(1),搁脚主体(1)上的斜支架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脚主体(1)通过缓冲垫(3)、衬套(4)固定于发动机上;所述斜支架件(2)上的回位簧(5)挂在上、下挂钉(6、7)上,且回位簧(5)的中心线位于下挂钉(7)与定位转动轴(8)中心连线的右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前搁脚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脚主体(1)、缓冲垫(3)、衬套(4)经过渡块(9)固定于发动机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前搁脚总成。它包括搁脚主体1,搁脚主体1上的斜支架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脚主体1通过缓冲垫3、衬套4固定于发动机上;所述斜支架件2上的回位簧5挂在上、下挂钉6、7上,且回位簧5的中心线位于下挂钉7与定位转动轴8中心连线的右侧。采用本技术可解决摩托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因发动机高转速振动的麻木感觉,也能杜绝摩托车启动行驶时,忘记斜支架件的收复回位动作而带来的交通事故,总之,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驾驶舒适,具有成本低等优点。文档编号B62J25/00GK2542543SQ0222228公开日2003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7日专利技术者廖宗明 申请人:廖宗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前搁脚总成,包括搁脚主体(1),搁脚主体(1)上的斜支架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脚主体(1)通过缓冲垫(3)、衬套(4)固定于发动机上;所述斜支架件(2)上的回位簧(5)挂在上、下挂钉(6、7)上,且回位簧(5)的中心线位于下挂钉(7)与定位转动轴(8)中心连线的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宗明
申请(专利权)人:廖宗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