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小车行走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46667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8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可调小车行走轮结构,包括轮轴、行走轮、调整轮、第一无油衬套,第二无油衬套、定位垫、连接件和定位件;行走轮与轮轴间设有第一无油衬套,调整轮与轮轴间设有第二无油衬套;调整轮一体成型,包括圆柱形的第一轮段和圆锥形的第二轮段;第一轮段外径与行走轮外径相同,其远离第二轮段的一端设有与行走轮连接的连接部;第二轮段直径小的一端与第一轮段相接;行走轮上对应连接部设有连接孔;行走轮和调整轮通过定位件连接固定;定位垫通过连接在轮轴端面的连接件压紧,轴向固定住行走轮和调整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结构设计合理,整体强度高,行走轮转动灵活,与轨道产生的是线接触,摩擦小,滚动顺畅,方便行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石油钻具拆装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小车行走轮结构
技术介绍
脱模机是一种石油钻具拆装设备,在设备工作过程中,拉拔器会带动小车支架运动,因此一般都会在小车支架底部设置有能在轨道上滚动的行走轮。但当前行走轮多用薄铜套与轮轴配合,轮轴直径较小结构强度低,同时铜套过薄也易损坏。行走轮侧板多为90°,与轨道磨损严重,甚至在运动过程中产生卡滞。另外,现有的行走轮通用性较差,在轨道宽度不同的情况下,一般都需要重新更换行走轮,才能将小车支架按装在新的轨道上,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下。专利技术创造内容本专利技术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调小车行走轮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小车行走轮结构,包括轮轴、行走轮、调整轮、第一无油衬套,第二无油衬套、定位垫、连接件和定位件;所述行走轮与轮轴间设有第一无油衬套,所述调整轮与轮轴间设有第二无油衬套;所述调整轮一体成型,包括圆柱形的第一轮段和圆锥形的第二轮段;所述第一轮段外径与行走轮外径相同,其远离第二轮段的一端设有与行走轮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二轮段直径小的一端与第一轮段相接;所述行走轮上对应连接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行走轮和调整轮通过定位件连接固定;所述定位垫通过连接在轮轴端面的连接件压紧,轴向固定住行走轮和调整轮。进一步,所述连接部为螺纹连接杆,所述连接孔是与该螺纹连接杆对应的螺纹孔。进一步,所述轮轴为阶梯轴。进一步,所述第一无油衬套和第二无油衬套均为肩型标准型。进一步,所述定位垫与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弹簧垫圈。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螺钉。进一步,所述定位件为铰制孔螺栓。本专利技术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I)结构设计合理,整体强度高,选用的无油衬套为标准型,匹配更加方便,行走轮转动更灵活。2)调整轮的第二轮段为锥型,与轨道产生的是线接触,摩擦小,滚动顺畅,方便行走。3)定位垫与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弹簧垫圈,能防止连接件脱落。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调整轮结构示意图;图4是行走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一种可调小车行走轮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轮轴1、行走轮2、调整轮3、第一无油衬套4,第二无油衬套5、定位垫6、连接件7和定位件8 ;所述行走轮2与轮轴I间设有第一无油衬套4,所述调整轮3与轮轴I间设有第二无油衬套5 ;所述调整轮3—体成型,包括圆柱形的第一轮段9和圆锥形的第二轮段10 ;所述第一轮段9外径与行走轮2外径相同,其远离第二轮段10的一端设有与行走轮2连接的连接部11 ;所述第二轮段10直径小的一端与第一轮段9相接;所述行走轮2上对应连接部11设有连接孔12 ;所述行走轮2和调整轮3通过定位件8连接固定;所述定位垫6通过连接在轮轴I端面的连接件7压紧,轴向固定住行走轮2和调整轮3。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连接部11为螺纹连接杆,所述连接孔12是与该螺纹连接杆对应的螺纹孔。其中,所述轮轴I为阶梯轴,其轴肩能够起到定位的作用。其中,所述第一无油衬套4和第二无油衬套5均为肩型标准型,匹配更加方便,行走轮转动更灵活。其中,所述定位垫6与连接件7之间设置有弹簧垫圈13,能防止连接件7松动脱落。其中,所述连接件7为螺钉,其沿轴向拧在轮轴I穿过行走轮2和调整轮3—端的端面上。其中,所述定位件8为铰制孔螺栓,在调整轮3上沿其轴向设有数个铰制孔14,在行走轮2上沿其轴向设有与铰制孔14对应的数个固定螺纹孔15。需要说明的是,轮轴I沿轴向依次穿过行走轮2、调整轮3,并由连接件7压紧定位垫6,在轴向将行走轮2和调整轮3固定在轮轴I的轴肩与定位垫6之间,固定牢固可靠,不会脱离。在不同宽度的轨道上安装小车支架时,可以先拆下固定行走轮2和调整轮3的定位件8,然后根据轨道的宽度,旋拧调整轮3,使行走轮2到调整轮3的第一轮段9总宽与轨道宽度匹配,然后在调整轮3的铰制孔14内插入铰制螺栓,并适当调整,使铰制螺栓前端螺纹部分拧入相应的固定螺纹孔15内,重新将行走轮2和调整轮3固定住,即实现了轮宽度的调节。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可调小车行走轮结构,包括轮轴和行走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轮、第一无油衬套,第二无油衬套、定位垫、连接件和定位件;所述行走轮与轮轴间设有第一无油衬套,所述调整轮与轮轴间设有第二无油衬套;所述调整轮一体成型,包括圆柱形的第一轮段和圆锥形的第二轮段;所述第一轮段外径与行走轮外径相同,其远离第二轮段的一端设有与行走轮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二轮段直径小的一端与第一轮段相接;所述行走轮上对应连接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行走轮和调整轮通过定位件连接固定;所述定位垫通过连接在轮轴端面的连接件压紧,轴向固定住行走轮和调整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小车行走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螺纹连接杆,所述连接孔是与该螺纹连接杆对应的螺纹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小车行走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为阶梯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小车行走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油衬套和第二无油衬套均为肩型标准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小车行走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垫与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弹簧垫圈。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可调小车行走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螺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小车行走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为铰制孔螺栓。【专利摘要】本技术创造提供一种可调小车行走轮结构,包括轮轴、行走轮、调整轮、第一无油衬套,第二无油衬套、定位垫、连接件和定位件;行走轮与轮轴间设有第一无油衬套,调整轮与轮轴间设有第二无油衬套;调整轮一体成型,包括圆柱形的第一轮段和圆锥形的第二轮段;第一轮段外径与行走轮外径相同,其远离第二轮段的一端设有与行走轮连接的连接部;第二轮段直径小的一端与第一轮段相接;行走轮上对应连接部设有连接孔;行走轮和调整轮通过定位件连接固定;定位垫通过连接在轮轴端面的连接件压紧,轴向固定住行走轮和调整轮。本技术创造结构设计合理,整体强度高,行走轮转动灵活,与轨道产生的是线接触,摩擦小,滚动顺畅,方便行走。【IPC分类】B60B17-00【公开号】CN204472429【申请号】CN201420806106【专利技术人】朱增瑞, 萧国有, 郑继宇, 王德禄 【申请人】天津市鼎瞻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申请日】2014年12月1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小车行走轮结构,包括轮轴和行走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轮、第一无油衬套,第二无油衬套、定位垫、连接件和定位件;所述行走轮与轮轴间设有第一无油衬套,所述调整轮与轮轴间设有第二无油衬套;所述调整轮一体成型,包括圆柱形的第一轮段和圆锥形的第二轮段;所述第一轮段外径与行走轮外径相同,其远离第二轮段的一端设有与行走轮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二轮段直径小的一端与第一轮段相接;所述行走轮上对应连接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行走轮和调整轮通过定位件连接固定;所述定位垫通过连接在轮轴端面的连接件压紧,轴向固定住行走轮和调整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增瑞萧国有郑继宇王德禄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鼎瞻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