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尺装置的行走车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1343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0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轧钢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定尺装置的行走车轮。定尺装置的行走车轮,包括转轴、车轮外壳以及设有内孔的车轮,所述车轮外壳由顶板、两块侧板围成内腔,所述车轮外壳设置有贯穿两块侧板的转轴安装通孔,所述转轴的两端与所述转轴安装通孔滑动配合,所述车轮设置于内腔中并与转轴可拆卸连接,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整体安装通孔,所述顶板分别与两块侧板螺栓连接。将车轮外壳分为顶板和两块侧板,板状零件加工时装夹方便,容易保证加工精度。顶板与侧板螺栓连接,装配时,可以先将转轴与车轮装配、调试好了以后,再将转轴的两端安装在两块侧板的转轴安装通孔中,最后再将顶板与两侧板螺栓连接,安装、调试、拆卸、检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轧钢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定尺装置的行走车轮
技术介绍
轧件轧制成形后,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长度进行定尺切割,用于轧钢定尺切割的装置叫做定尺装置,定尺装置需靠行走车轮在轨道上运行到定尺位置。当轧件完成定尺后,运行切割机对轧件进行切割,从而实现客户对轧件的需求长度。目前,定尺装置的行走车轮包括转轴、车轮外壳以及车轮。车轮外壳由两个侧板、一个顶板围成呈“U”形内腔,且设置有贯穿两个侧板的转轴安装孔,转轴与转轴安装孔滑动配合,车轮安装于“U”形内腔中,并与转轴可拆卸连接。现有的车轮外壳为一个整体,先采用铸造成型,再对进行精加工。由于车轮外壳呈“U”形,在进行机械加工时,不方便装夹;在装配时,要先将车轮放入内腔中,再将转轴先后穿过一个侧板的转轴安装孔、车轮中心孔、另一个侧板的转轴安装孔,安装、拆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造、拆装更加方便的定尺装置的行走车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定尺装置的行走车轮,包括转轴、车轮外壳以及设有内孔的车轮,所述车轮外壳由顶板、两块侧板围成内腔,所述车轮外壳设置有贯穿两块侧板的转轴安装通孔,所述转轴的两端与所述转轴安装通孔滑动配合,所述车轮设置于内腔中并与转轴可拆卸连接,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整体安装通孔,所述顶板分别与两块侧板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安装通孔内设置有用于安装转轴的轴承。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的内孔中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与轴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的外端设置有轴承限位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轴承限位装置包括大径轴用弹性挡圈和孔用弹性挡圈,所述轴套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槽一,所述转轴安装通孔内设置有安装槽二,所述大径轴用弹性挡圈安装于安装槽一中,所述孔用弹性挡圈安装于安装槽二中。进一步地,所述轴套的外端设置有轴套限位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轴套限位装置为小径轴用弹性挡圈,所述转轴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槽三,所述小径轴用弹性挡圈安装于安装槽三中,所述轴套的两端分别与小径轴用弹性挡圈、车轮压紧接触。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为花键轴,所述车轮的内孔设置有花键槽,所述花键轴与花键槽相配合。进一步地,设置有两块封板,并由两块封板、两块侧板以及顶板围成所述内腔,所述封板与侧板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整体安装通孔为多个贯穿两侧板的销轴安装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车轮外壳分为顶板和两块侧板,板状零件加工时装夹方便,容易保证加工精度。顶板与侧板螺栓连接,装配时,可以先将转轴与车轮装配、调试好了以后,再将转轴的两端安装在两块侧板的转轴安装通孔中,最后再将顶板与两侧板螺栓连接,安装、调试、拆卸、检修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定尺装置的行走车轮的主视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定尺装置的行走车轮的左视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侧板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转轴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轴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定尺装置的行走车轮,包括转轴1、车轮外壳2以及设有内孔的车轮3,所述车轮外壳2由顶板31、两块侧板32围成内腔,所述车轮外壳2设置有贯穿两块侧板32的转轴安装通孔21,所述转轴1的两端与所述转轴安装通孔21滑动配合,所述车轮3设置于内腔中并与转轴1可拆卸连接,所述侧板32上设置有整体安装通孔22,所述顶板31分别与两块侧板32螺栓连接。车轮外壳2用于安装转轴1,并与定尺装置的车轮座相连,使行走车轮带动定尺装置,运动到定尺位置。车轮外壳2分为顶板31和两块侧板32,板状零件加工时装夹方便,容易保证加工精度。顶板31与侧板32螺栓连接,装配时,可以先将转轴1与车轮3装配、调试好了以后,再将转轴1的两端安装在两块块侧板32的转轴安装通孔21中,最后再将顶板31与两侧板32螺栓连接,安装、调试、拆卸、检修方便。行走车轮装配完成后,通过整体安装通孔22将本行走车轮安装于定尺装置的车轮座。为了避免转轴1与转轴安装通孔21间的滑动摩檫系数太大而加快转轴1的磨损,影响转轴1的使用寿命,所述转轴安装通孔21内设置有用于安装转轴1的轴承4。为了进一步降低摩擦面的磨损速度,提高本行走车轮的持续运行能力,所述轴承4的内孔中设置有轴套5,所述轴套5与轴承4固定连接。轴套5由硬度较低、耐磨性较好的材料加工而成,可以减少轴和座的磨损,当轴套5磨损到一定程度进行更换,这样可以节约因更换轴或座的成本。为了避免轴承4外圈和内圈的轴向移动,所述轴承4的外端设置有轴承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可以是轴承盖,但是轴承盖的重量较大,增加装置的运行负荷,且加工工序更复杂,成本较高。如图1、图3、图4所示,所述轴承限位装置包括大径轴用弹性挡圈62和孔用弹性挡圈61,所述轴套5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槽一51,所述转轴安装通孔21内设置有安装槽二211,所述大径轴用弹性挡圈62安装于安装槽一51中,所述孔用弹性挡圈61安装于安装槽二211中。弹性挡圈重量轻,安装方便,实施成本低。为了防止轴套5的轴向移动,所述轴套5的外端设置有轴套限位装置。如图1、图3、图5、图6、所述轴套限位装置为小径轴用弹性挡圈63,所述转轴1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槽三11,所述小径轴用弹性挡圈63安装于安装槽三11中,所述轴套5的两端分别与小径轴用弹性挡圈63、车轮3压紧接触。采用小径轴用弹性挡圈63压紧轴套5的外侧,并使轴套5与车轮3压紧接触,对轴套5限位的同时也对车轮3进行了限位,防止车轮3在运动过程中轴向窜动,保障定尺装置运行的稳定。转轴1与车轮3可以采用多种连接方式如平键连接、半圆键连接、楔键连接等,为了提高连接强度,所述转轴1为花键轴,所述车轮3的内孔设置有花键槽,所述花键轴与花键槽相配合。花键轴采用多齿工作,承载能力高,对中性好,导向性好,齿根较浅,应力集中小,轴与毂强度削弱小,加工方便,能用磨削方法获得较高的精度。为了增强车轮外壳2的结构强度,设置有两块封板33,并由两块封板33、两块侧板32以及顶板31围成所述内腔,所述封板33与侧板螺栓连接。所述整体安装通孔22为多个贯穿两侧板32的销轴安装孔。采用销轴安装,连接更加稳固,保持整个定尺装置的稳定性。此外,整体安装通孔22也可以是螺栓孔,利用螺栓将本行走车轮安装在定尺装置的车座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定尺装置的行走车轮,包括转轴(1)、车轮外壳(2)以及设有内孔的车轮(3),所述车轮外壳(2)由顶板(31)、两块侧板(32)围成内腔,所述车轮外壳(2)设置有贯穿两块侧板(32)的转轴安装通孔(21),所述转轴(1)的两端与所述转轴安装通孔(21)滑动配合,所述车轮(3)设置于内腔中并与转轴(1)可拆卸连接,所述侧板(32)上设置有整体安装通孔(2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1)分别与两块侧板(32)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定尺装置的行走车轮,包括转轴(1)、车轮外壳(2)以及设有内孔的车轮(3),所述车轮外壳(2)由顶板(31)、两块侧板(32)围成内腔,所述车轮外壳(2)设置有贯穿两块侧板(32)的转轴安装通孔(21),所述转轴(1)的两端与所述转轴安装通孔(21)滑动配合,所述车轮(3)设置于内腔中并与转轴(1)可拆卸连接,所述侧板(32)上设置有整体安装通孔(2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1)分别与两块侧板(32)螺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尺装置的行走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安装通孔(21)内设置有用于安装转轴(1)的轴承(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尺装置的行走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4)的内孔中设置有轴套(5),所述轴套(5)与轴承(4)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尺装置的行走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4)的外端设置有轴承限位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尺装置的行走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限位装置包括大径轴用弹性挡圈(62)和孔用弹性挡圈(61),所述轴套(5)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槽一(51),所述转轴安装通孔(21)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松谢虎李玲瑜唐朝虎王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攀枝花攀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