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杆式喷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4455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6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喷杆式喷雾机,包含喷杆架,喷雾机本体,喷杆架通过喷杆架升降机构与喷雾机本体连接,喷杆架通过钢丝连接一绞盘,绞盘固定在喷雾机本体上;喷杆架升降机构包含连杆一与连杆二,连杆一与连杆二等长且竖直方向平行设置,连杆一与连杆二的一端与喷杆架销轴连接、另一端与喷雾机本体销轴连接,使连杆一与连杆二可以相对于喷杆架和喷雾机本体转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杆式喷雾机
技术介绍
喷杆式喷雾机是一种将喷头装在横向喷杆或竖立喷杆上的机动喷雾机。该类喷雾机的作业效率高,喷洒质量好,喷液量分布均匀,适合大面积喷洒各种农药、肥料和植物生产调节剂等的液态制剂,广泛用于大田作物、草坪、苗圃、墙式葡萄园。为了保证喷洒效果,现代施药喷头要求距离作物的距离是固定的,而由于作物在不同生长时期高度不同,导致一个固定的喷杆架难易应于于整个防治周期,为了适应不同高度的作物病、虫害防治,需将喷头的高度设计成可以上下调节,现有的升降结构多采用滑槽,通过不同的固定孔来调节高度。或者使用电动、液压推杆来完成升降动作。现有的升降结构要么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且不能实现范围内任意高度固定,要么成本高昴,维护保养费用高。且喷杆架与车体为刚性连接,车辆在不平路面行驶时,上下颠簸会对喷杆架产生大的惯性力;喷杆架的位置不固定,导致不能将之与车架间安装加强结构,加上为了提高作业效率,都尽量将喷头的数量增加,导致喷杆架的负荷加大,喷杆架的前、后方向没有加固装置容易产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喷杆式喷雾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廉,实现喷杆架的自由升降以及加固稳定,尽可能的避免将车辆颠簸时的惯性力通过升降机构传递给喷杆架,从而对其造成的损害。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种喷杆式喷雾机,包含喷杆架,喷雾机本体,所述喷杆架通过喷杆架升降机构与所述喷雾机本体连接,所述喷杆架通过钢丝连接一绞盘,所述绞盘固定在喷雾机本体上;所述的喷杆架升降机构包含连杆一与连杆二,所述的连杆一与连杆二等长且竖直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的连杆一与连杆二的一端与喷杆架销轴连接、另一端与喷雾机本体销轴连接,使所述连杆一与连杆二可以相对于喷杆架和喷雾机本体转动。其中,所述的喷杆架升降机构设置两个,所述两个喷杆架升降机构并列设置在喷杆架与喷雾机本体之间。所述的两个喷杆架升降机构设置在喷杆架的横向中部位置,且位于所述绞盘的两侧。其中,所述的钢丝与喷杆架之间还设置一减震装置。其中,所述喷杆架的两端还设置铰接杆,所述铰接杆与同侧的喷杆架、连杆一组成直角三角形,所述的铰接杆与喷杆架、连杆一通过铰接件连接。最后,所述铰接杆与喷杆架、连杆一之间的铰接件包含铰接片和铰接轴,所述的铰接轴连接喷杆架,所述的铰接片连接连杆一,所述铰接轴与连接杆和喷杆架的连接销轴同轴心。通过连杆一、连杆二喷杆架及喷雾机本体组成的平行四边形可以随时方便的对喷杆架的高度进行调整,绞盘和喷杆架间的减震装置将喷杆架的向下运动时的惯性力吸收;处于机架与升降结构间的铰接杆会随喷杆架的高度自动调整位置,始终能够对喷杆架提供前、后支撑,大大增加喷杆架前后的受力范围,及减小喷杆架的损坏几率。【附图说明】图1为喷雾机正视图;图2为喷雾机侧视图;图3为喷雾机俯视图;图4为铰接件放大示意图;图5为调高喷杆架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不的喷杆式喷雾机,包含喷杆架2,喷雾机本体1,所述喷杆架2通过喷杆架升降机构与所述喷雾机本体I连接,所述的喷杆架2支撑喷雾机的喷杆,一般来讲,所述的喷杆架能进行折叠。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喷杆架2通过钢丝8连接一绞盘5,所述绞盘5固定在喷雾机本体I上;所述的喷杆架升降机构包含连杆一 3与连杆二 4,所述的连杆一 3与连杆二4等长且竖直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的连杆一 3与连杆二 4的一端与喷杆架2销轴连接、另一端与喷雾机本体I销轴连接,使所述连杆一 3与连杆二 4可以相对于喷杆架和喷雾机本体转动。为了稳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的喷杆架升降机构设置有两个,所述的两个喷杆架升降机构设置在喷杆架2的横向大约中部位置,即相对于所述绞盘钢丝所在位置为中心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所述的喷杆架升降机构,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的绞盘钢丝也可以位于喷杆架升降机构的一侧。为了使架设有喷杆的喷杆架2在路面不平的农田中作业时减少晃动,以避免损坏,所述的钢丝8与喷杆架2之间还设置一减震装置9。减震装置9由于安装在绞盘5和喷杆架2之间,可以有效的吸收喷杆架的向下晃动产生的冲击能量。所述的绞盘5为自锁绞盘,如图3所示,将自锁绞盘的钢丝8连接上一个减震装置9后挂接到喷杆架2或连杆上,连接喷杆架2的喷杆架升降机构,由左右设置的4跟连杆与喷杆架和喷雾机本体组成平行四边形;使用时,通过旋转绞盘5调节钢丝8的长度,所述连杆一 3和连杆二 4即绕着喷雾机本体I和喷杆架2转动,即可完成喷杆架2的上下,从而完成喷杆架2高度的调整,如图5所示,即为绞盘5调短钢丝8,使钢丝拉着喷杆架2上移,连杆一 3与连杆二 4绕着喷雾机本体I向上转动,并始终保持互相平行,所述的喷杆架2被调整到合适高度后,绞盘5自锁,所示的喷杆架2即可保持在这个位置。所述绞盘5可为手动或自动。为了使喷杆架2的两端更稳定,所述喷杆架2的两端设置有铰接杆6,如图3所示,所述铰接杆6与同侧的喷杆架2、连杆一 3组成直角三角形,所述的铰接杆6与喷杆架2、连杆一 3通过铰接件7连接。如图4所述铰接件7包含铰接片71和铰接轴72,所述的铰接轴72连接喷杆架2,所述的铰接片连接连杆一,所述铰接轴与连接杆和喷杆架的连接销轴同轴心,使支撑稳定装置的两端都分别具有两个方向的自由度,自由的随喷杆架上、下移动,可以保证不管喷杆架在什么高度位置,支撑稳定装置始终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稳定装置的两端采用弹性销限位,可以方便的卸下,或将最外侧弹性销拔出后将其整体向前折叠,和喷杆架折叠位置重叠,不占用多余空间。通过连杆一、连杆二、喷杆架及喷雾机本体组成的平行四边形可以随时方便的对喷杆架的高度进行调整,且保证喷杆上的喷头始终正对地面,在绞盘和喷杆架间增加的减震装置将喷杆架的向下运动时的惯性力吸收;处于机架与升降结构间的铰接杆会随喷杆架的高度自动调整位置,始终能够对喷杆架提供前、后支撑,大大增加喷杆架前后的受力范围,及减小喷杆架的损坏几率,并且可以快速的拆卸、折叠。【主权项】1.一种喷杆式喷雾机,包含喷杆架,喷雾机本体,所述喷杆架通过喷杆架升降机构与所述喷雾机本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杆架通过钢丝连接一绞盘,所述绞盘固定在喷雾机本体上;所述的喷杆架升降机构包含连杆一与连杆二,所述的连杆一与连杆二等长且竖直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的连杆一与连杆二的一端与喷杆架销轴连接、另一端与喷雾机本体销轴连接,使所述连杆一与连杆二可以相对于喷杆架和喷雾机本体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杆式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杆架升降机构设置两个,所述两个喷杆架升降机构并列设置在喷杆架与喷雾机本体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杆式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喷杆架升降机构设置在喷杆架的横向中部位置,且位于所述绞盘钢丝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杆式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与喷杆架之间还设置一减震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杆式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杆架的两端还设置铰接杆,所述铰接杆与同侧的喷杆架、连杆一组成直角三角形,所述的铰接杆与喷杆架、连杆一通过铰接件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杆式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杆与喷杆架、连杆一之间的铰接件包含铰接片和铰接轴,所述的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杆式喷雾机,包含喷杆架,喷雾机本体,所述喷杆架通过喷杆架升降机构与所述喷雾机本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杆架通过钢丝连接一绞盘,所述绞盘固定在喷雾机本体上;所述的喷杆架升降机构包含连杆一与连杆二,所述的连杆一与连杆二等长且竖直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的连杆一与连杆二的一端与喷杆架销轴连接、另一端与喷雾机本体销轴连接,使所述连杆一与连杆二可以相对于喷杆架和喷雾机本体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春华陆宽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隆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