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林专利>正文

男女车前后通用型自行车便携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397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儿童座椅,它由座垫板、扶手架、脚蹬杆、靠背板组成,座垫板固定在由两根支撑扭曲板和两根支撑扁铁板构成的矩形框架上,两支撑抿曲板向上各铰接一支撑定位板,同时在该处与扶手架两侧底端铰接,座垫板底面后部通过两弯杆及其直杆与靠背板连接,在扶手架两侧中部各铰接一挂钩,在前端支撑扁铁板中部向前固定一叉杆,用于与男女自行车龙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外形新颖、美观,适于男女车前后通用,装卸方便,功能多。(*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用儿童座椅。现有的自行车儿童座椅多为滕竹编织而成,它安装在男女车大杠上时影响自行车龙头的方向灵活性,尤其是转弯时易发生交通事故,且其外观简陋单调,易破损,使用寿命短,为此这种滕椅为固定型,或者是安装在车前的类型,或者是安装在车后架上的类型,不能前后通用,装卸时也较费事,需用绳子捆扎。目前,市场上有一种挂钩式自行车儿童座椅,它虽可在男女车上通用,但也只能安装在车前,无法前后通用,且其折叠效果差,外形不美观。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男女车前后通用型自行车便携椅。本技术的结构如图所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底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本技术由座垫板1、扶手架2、脚蹬杆3、靠背板4组成,其特点是座垫板1固定在由两根支撑扭曲板5和两根支撑扁铁板6构成的矩形框架上,两根支撑板扭曲板5位于两侧,两根支撑扁铁板前后两端,它们的端头两两固定,构成矩形框架。支撑扭曲板5的两端,90度扭曲,其扭曲部分为水平方向,中间未扭曲部分为垂直方向,在两支撑扭曲板5中部垂直部分的前端向向上铰接一支撑定位板7,同时在该处与扶手架2两侧底端铰接,扶手架2为“冂”型,其两侧部分位于同侧支撑定位板7的外侧,两支定位撑板7的上端各连有一外翻的扶手定位钩8,在两支撑扭曲板5中部垂直部分的中间与各自对应的支撑定位板7之间各铰接一滑道连接臂9,滑道连接臂为一扁板,中间开有横向长通槽,两滑道连接臂9下端凸出部分内表面各连接一卡钩10,两卡钩10在扶手架2放下时分别卡钩在两滑道连接臂9与各自支撑扭曲板5中部铰接的铆钉上,以防止靠背板4向后倾倒。两滑道连接臂9上端各向下连接一脚蹬杆3,在扶手架2两侧中部各铰接一挂钩11,两挂钩11均为两头钩,用于钩挂在不同男女自行车的龙头把手两侧,在前端一根支撑扁铁板6的中部向前固定连接一叉杆12叉杆口的前端叉口夹在自行车龙头垂直杆的相应部位上。在后端一根支撑扁铁板6的中部固定连接两根向上弯曲的弯杆13,两弯杆13的上端分别通过铆钉与各自的直杆14铰接,两直杆14的上部与靠背板4的后表面固定连接。“冂”型靠背支撑架15两侧前端与各自的扶手定位钩8后端铰接,其上部横向部分位于靠背板4后表面中部,被靠背板4后表面中部的两弹性卡16卡住。座垫板1的底部表面上前后固定连接有两根辅助定位支架17,两辅助定位支架17两端均有两个向下凸出的凸块,凸块上有螺孔,且辅助定位支架17两凸块间的距离与自行车后架的宽度相吻合,两条形压板18位于自行车后架下方,它们通过螺钉连接在自行车后架上方的辅助定位支架17凸块上的螺孔内,使座椅与自行车后架连为一体。根据实际生产间化的要求,还可省去两支撑扁铁板6,用两辅助定位支架17取代两支撑扁铁板6,而与支撑扭曲板5构成矩形框架。在座垫板1的底部表面上还装有两根可向下翻转的支撑杆19,以用于在扶手架2放下时起支撑定位作用。本技术使用时,若挂放在男女车前部时,这时扶手架2两侧位于各自的扶手定位钩8内,其两侧中部的挂钩11钩挂在男女自行车龙头把手两侧,将扶手架2拉住,从而将整个座椅悬挂住,再将前端支撑扁铁板6中部上的叉杆12的叉口夹在自行车龙头垂直杆的相应位置上,使得本技术既能保持与自行车大杠或大杠水平线平行,又能防止本技术座椅左右晃动,从而使本座椅能随男女车龙头把手的左右转弯而灵活随之运行,不妨碍龙头的操作。本技术取下时极为方便,只需向上一提使两挂钩11脱离龙头,并使叉杆12离开龙头垂直杆即可取下,若需将本技术固定在自行车上面不被他人拿走时,可在叉杆12前端锁杆20的锁孔中加上锁即可,使本技术与龙头垂直杆连为一体。本技术若安装在男女车的后架上时,先将座垫板1底面上的两辅助定位支架17的两凸块之间的部分卡在后架上方,将条形压板18从后架下方通过螺钉连接在辅助定位支架17的凸块螺孔内,使本技术与男女车后架连为一体。本技术不用时,可从自行车上取下,并收叠携带,收叠时,先将靠背板4以直杆14和弯杆13的铰接点为支点向内转动,使靠背板4与座垫板1叠在一起,再将座垫板1连同靠背板4一起以支撑扭曲板5与扶手架2之间的铰接点为支点向上翻起与扶手架2平行,最后将两脚蹬杆3向上提起到扶手架2上方即可,这时,人手只需手拎扶手架2即可随身携带本技术。本技术还可作为普通靠椅使用,可按收叠过程的反过程展开,再将扶手架2从其扶手定位钩8内脱开向后下方放下,将座垫板1底部表面上的两根支撑杆19放下分别插入扶手架2两侧的定位孔中,使扶手架2的两侧端部着地,再将两脚蹬杆3向后收并用插销锁住即为普通靠椅。本技术结构合理,外形新颖美观,不仅适合用于男女车的前部安装,也适合安装在男女车的后部,其装卸方便,不用时可取下收叠,携带方便。此外,本技术还可作为普通靠椅使用,功能多。权利要求1.一种男女车前后通用型自行车便携椅,它由座垫板1、扶手架2、脚蹬杆3、靠背板4组成,其特征在于座垫板1固定在由两根支撑扭曲板5和两根支撑扁铁板6构成的矩形框架上,两支撑扭曲板5位于两侧,两支撑扁猴板6位于前后两端,它们的端头两两固定构成矩型框架,支撑扭曲板5的两端90度扭曲,其扭曲部分为水平方向,中间未扭曲部分为垂直方向,在两支撑扭曲板5中部垂直部分的前端各向上铰接一支撑定位板7,同时在该处与扶手架2两侧底端铰接,扶手架2为“冂”型,其两侧部分位于同侧支撑定位板7的外侧,两支撑定位板7的上端各连有一外翻的扶手定位钩8,在两支撑扭曲板5中部垂直部分的中间与各自对应的支撑定位板7之间各铰接一滑道连接臂9,滑道连接臂9为一扁板,中间开有横向长通槽,两滑道连接臂9下端凸出部分内表面各连接一卡钩10,两卡钩10在扶手架2放下时分别卡钩在两滑道连接臂9与各自支撑扭曲板5中部铰接的铆钉上,防止靠背板4向后倾倒,两滑道连接臂9上端各向下连接一脚蹬杆3,在扶手架2两侧中部各铰接一挂钩11,两挂钩11均为两头钩,它们钩挂在不同男女自行车的龙头把手两侧,在前端一根支撑扁铁板6的中部向前固定连接一叉杆12,叉杆12的前端叉口夹在自行车龙头垂直杆的相应部位上,在后端一根支撑扁铁板6的中部固定连接两根向上弯曲的弯杆13,两弯杆13的上端分别通过铆钉与各自的直杆14铰接,两直杆14的上部与靠背板4的后表面固定连接,“冂”型靠背支撑架15两侧前端与各自的扶手定位钩8后端铰接,其上部横向部分位于靠背板4后表面中部,被靠背板4后表面中部的两弹性卡16卡住,座垫板1底部表面上前后固定连接有两根辅助定位支架17,两辅助定位支架17两端均有两个向下凸出的凸块,凸块上有螺孔,且两凸块间的距离与自行车后架的宽度相吻合,两条形压板18位于后架下方,它们通过螺钉分别连接在后架上方的两辅助定位支架17凸块上的螺孔内,使座椅与自行车后架连为一体。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男女车前后通用型自行车便携椅,其特征在于还可用两辅助定位支架17取代两支撑扁铁板6,而与支撑扭曲板5构成矩形框架。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男女前后通用型自行车便携椅,其特征在于车座垫板1的底部表面上还装有两根可向下翻转的支撑杆19,以用于在扶手架2放下时插入扶手架2两侧的定位孔中,起支撑定位作用。4.按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男女车前后通用型自行车便携椅,它由座垫板1、扶手架2、脚蹬杆3、靠背板4组成,其特征在于座垫板1固定在由两根支撑扭曲板5和两根支撑扁铁板6构成的矩形框架上,两支撑扭曲板5位于两侧,两支撑扁猴板6位于前后两端,它们的端头两两固定构成矩型框架,支撑扭曲板5的两端90度扭曲,其扭曲部分为水平方向,中间未扭曲部分为垂直方向,在两支撑扭曲板5中部垂直部分的前端各向上铰接一支撑定位板7,同时在该处与扶手架2两侧底端铰接,扶手架2为“冂”型,其两侧部分位于同侧支撑定位板7的外侧,两支撑定位板7的上端各连有一外翻的扶手定位钩8,在两支撑扭曲板5中部垂直部分的中间与各自对应的支撑定位板7之间各铰接一滑道连接臂9,滑道连接臂9为一扁板,中间开有横向长通槽,两滑道连接臂9下端凸出部分内表面各连接一卡钩10,两卡钩10在扶手架2放下时分别卡钩在两滑道连接臂9与各自支撑扭曲板5中部铰接的铆钉上,防止靠背板4向后倾倒,两滑道连接臂9上端各向下连接一脚蹬杆3,在扶手架2两侧中部各铰接一挂钩11,两挂钩11均为两头钩,它们钩挂在不同男女自行车的龙头把手两侧,在前端一根支撑扁铁板6的中部向前固定连接一叉杆12,叉杆12的前端叉口夹在自行车龙头垂直杆的相应部位上,在后端一根支撑扁铁板6的中部固定连接两根向上弯曲的弯杆13,两弯杆13的上端分别通过铆钉与各自的直杆14铰接,两直杆14的上部与靠背板4的后表面固定连接,“冂”型靠背支撑架15两侧前端与各自的扶手定位钩8后端铰接,其上部横向部分位于靠背板4后表面中部,被靠背板4后表面中部的两弹性卡16卡住,座垫板1底部表面上前后固定连接有两根辅助定位支架17,两辅助定位支架17两端均有两个向下凸出的凸块,凸块上有螺孔,且两凸块间的距离与自行车后架的宽度相吻合,两条形压板18位于后架下方,它们通过螺钉分别连接在后架上方的两辅助定位支架17凸块上的螺孔内,使座椅与自行车后架连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张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