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螯合膜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水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存在形态复杂,其处置难度大,易在生物体内进行累积,并能通过生物链的传递放大其致毒作用,工业废水中排放的重金属、以及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重金属存在严重危害。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对水体生物存在致毒作用,从而危及水生食物链的安全;重金属易于与人体的功能蛋白结合,易导致畸变、致突变和致癌变,继而给人体健康造成损害。此外,水体中的重金属对大气、土壤和粮食生产安全也存在较大的潜在危害。其污染治理已成为世界各国水污染防治的艰巨任务。进入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难生物降解、易生物富集,其生态致毒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膜分离技术具有无相态变化、常温运行、水水质好、节能效果显著、和膜系统易于扩建和增容等优点,其应用重金属污染物的治理已日益受到关注。目前,基于工程应用角度,用于重金属污染处置的膜分离技术主要有电渗析、纳滤、反渗透、以及胶束和聚合物增强超滤等。从重金属废水工程处置的性能看,电渗析存在极板结构严重、耗电大和系统复杂的不足;纳滤和反渗透存在进水压头大、能耗偏高、浓水处置难的缺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和二乙烯三胺五乙酸改性聚偏氟乙烯螯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共混铸液的配制①所用原料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钛酸丁酯、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乙烯三胺五乙酸、聚偏氟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和二甲基亚砜,其用量有如下质量比例关系: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钛酸丁酯: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乙烯三胺五乙酸:聚偏氟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二甲基亚砜=1.5~2.5:5.0~5.5:1.6~2.4:1.5~2.5:4.5~5.0:0.5:0.15~0.25:7.8:30:45;②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来洲,王秀丽,杨菲菲,霍静波,左镇,贺君,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