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蒙上楷专利>正文

自行车鞍座活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464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自行车鞍座活动支架,它包括一副由上钢板1、下钢板2构成的合页,上钢管3和下钢管4,所述的合页一端由合页轴5将上钢板1、下钢板2活动连接,在合页下钢板2另一端下方焊接下钢管4,下钢管4的下端部接于自行车三角架上管口,在合页上钢板1另一端焊接上钢管3,上钢管3两端突出上钢板1,上部突出的钢管为鞍座连接支柱8,下部突出钢管为连接定位凸柱7,凸柱7是用于两块钢板结合时插入下钢管上管口6处,使鞍座不左右摆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当自行车在外停放或上坡推车时,将自行车鞍座面转向下方,可防止阳光直接照晒或小雨淋湿鞍座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鞍座活动支架,特别是一种可使自行车鞍座翻转的活动支架。
技术介绍
自有自行车以来,自行车的鞍座一直是由一根钢管一端插入自行车三角架上管口加以固定,另一端安装固定鞍座。当自行车在外停放时或上坡下车推车时,鞍座表面会受到阳光直接照晒或雨淋,尤其在夏天,天气热温度高,在阳光下停放几分种,就会使鞍座的温度高到难以即时使用,因为温度太高座上去会使你无法忍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缺点,使自行车在外停放或上坡推车时,能将自行车鞍座面翻转向下,可避免阳光直接照晒或小雨淋湿鞍座面的自行车鞍座活动支架。本专利技术的自行车鞍座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副由上钢板、下钢板构成的合页,上钢管和下钢管,所述的上钢管的管口外径比下钢管的管口内径小,以能使上钢管自由插入和抽出下钢管的管口为宜,所述的合页一端由合页轴将上钢板、下钢板活动连接,在合页钢板上、下钢板另一端的端部均开有通孔,下钢管穿入下钢板通孔并焊接在下钢板的下方,下钢管上端口与下钢板平面持平,下钢管的下端部接于自行车三角架上管口;上钢管穿入上钢板的通孔并焊接在上钢板上,上钢管的上、下两端均突出上钢板,上部突出的钢管作为安装鞍座支柱,下部突出的钢管作为连接定位凸柱,该定位凸柱是用于两块钢板结合时插入下钢管上管口处,使鞍座不左右摆动。本专利技术自行车鞍座活动支架,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直板式结构的自行车鞍座活动支架,另一种是上弯式结构的自行车鞍座活动支架,上述两种结构主要是改变上、下钢板的形状,即上、下钢板为直板形状或上、下钢板结合后均向上弯曲10度-50度。采用上述两种结构形式自行车鞍座活动支架,是根据不同自行车车型和不同人群需要,因为各种车型不同,人的高度也不同,如将鞍座升高,人太低,不好用,鞍座放是太低,鞍座翻转角度不够,起不到防晒作用。使用时,将本专利技术的自行车鞍座活动支架的下钢管下端部插入自行车三角架上管口用螺钉固定,自行车鞍座安装固定在上钢板的鞍座连接柱上,连接定位凸柱插入下钢管上管口即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自行车鞍座活动支架,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当自行车在外停放或上坡推车时,把上钢板下的连接定位凸柱从下钢管上管口抽出,将自行车鞍座面转向下方,可防止阳光直接照晒或小雨淋湿的自行车鞍座面。四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直板式自行车鞍座活动支架的剖面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上弯式自行车鞍座活动支架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是上钢板,2是下钢板,3是上钢管,4是下钢管,5是合页上钢板、下钢板结合连接轴,6是下钢管的上管口,7是连接定位凸柱,8是鞍座连接柱五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以直板型自行车鞍座活动支架为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本自行车鞍座活动支架,包括一副由上钢板1、下钢板2构成的合页,上钢管3和下钢管4,上钢管3的外径为2.2-2.25cm,长为5-6.5cm,下钢管的外径为2.5-2.55cm,内径约为2.3cm,长为15-30cm。所述的合页一端由合页轴5将上钢板1、下钢板2活动连接,在合页的上钢板1、下钢板2另一端的端部均开有通孔,下钢板2的通孔直径稍大于下钢管4外径,将下钢管4插入下钢板的通孔并将下钢管4焊接固定在下钢板2下方,下钢管上端口与下钢板平面持平,下钢管的下端部插入自行车三角架上管口用螺丝固定。上钢板1的通孔直径稍大于上钢管3的外径,以能使上钢管串入通孔为宜,将上钢管3穿入上钢板1的通孔并焊接固定在上钢板1上,上钢管3上、下两端均突出上钢板1,上部突出的钢管长为4.5-5cm,作为鞍座连接支柱8,下部突出的钢管长为1-1.2cm,作为连接定位凸柱7,定位凸柱7是用于两块钢板结合时插入下钢管上管口处,使鞍座不左右摆动。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鞍座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副由上钢板(1)、下钢板(2)构成的合页,上钢管(3)和下钢管(4),所述的上钢管(3)的管口外径比下钢管的管口内径(4)小,以能使上钢管自由插入和抽出下钢管的管口为宜(4),所述的合页一端由合页轴(5)将上钢板(1)、下钢板(2)活动连接,在合页上钢板(1)、下钢板(2)的另一端端部均开有通孔,下钢管(4)穿入下钢板(2)的通孔并焊接在下钢板(2)的下方,下钢管上端口与下钢板平面持平,下端部接于自行车三角架上管口;上钢管(3)穿入上钢板(1)的通孔并焊接在上钢板上,所述的上钢管(3)的上、下两端突出上钢板(1),上部突出的钢管作为鞍座连接支柱(8),下部突出的钢管作为连接定位凸柱(7),定位凸柱(7)是用于两块钢板结合时插入下钢管(4)上管口(6)处,使鞍座不左右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鞍座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钢板(1)、下钢板(2)为直板形状或上、下钢板结合后向上弯曲10度-50度。全文摘要提供一种自行车鞍座活动支架,它包括一副由上钢板1、下钢板2构成的合页,上钢管3和下钢管4,所述的合页一端由合页轴5将上钢板1、下钢板2活动连接,在合页下钢板2另一端下方焊接下钢管4,下钢管4的下端部接于自行车三角架上管口,在合页上钢板1另一端焊接上钢管3,上钢管3两端突出上钢板1,上部突出的钢管为鞍座连接支柱8,下部突出钢管为连接定位凸柱7,凸柱7是用于两块钢板结合时插入下钢管上管口6处,使鞍座不左右摆动。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当自行车在外停放或上坡推车时,将自行车鞍座面转向下方,可防止阳光直接照晒或小雨淋湿鞍座面。文档编号B62J1/00GK101066691SQ200710112719公开日2007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2日专利技术者蒙上楷 申请人:蒙上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鞍座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副由上钢板(1)、下钢板(2)构成的合页,上钢管(3)和下钢管(4),所述的上钢管(3)的管口外径比下钢管的管口内径(4)小,以能使上钢管自由插入和抽出下钢管的管口为宜(4),所述的合页一端由合页轴(5)将上钢板(1)、下钢板(2)活动连接,在合页上钢板(1)、下钢板(2)的另一端端部均开有通孔,下钢管(4)穿入下钢板(2)的通孔并焊接在下钢板(2)的下方,下钢管上端口与下钢板平面持平,下端部接于自行车三角架上管口;上钢管(3)穿入上钢板(1)的通孔并焊接在上钢板上,所述的上钢管(3)的上、下两端突出上钢板(1),上部突出的钢管作为鞍座连接支柱(8),下部突出的钢管作为连接定位凸柱(7),定位凸柱(7)是用于两块钢板结合时插入下钢管(4)上管口(6)处,使鞍座不左右摆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上楷
申请(专利权)人:蒙上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