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宏烈专利>正文

收藏式健康自行车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457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收藏式健康自行车鞍座,它包括一个呈椭圆形的鞍座本体,在其鞍座本体的底部设置一个能引出和收藏的前端夹持控制体。该夹持控制体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任意控制其引出或收缩,具有使用操作简便、灵活,适用于自行车、电动助力车、赛车或山地自行车的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收藏式健康自行车鞍座的改进结构,能有效克服鞍座对人体会阴部位的挤压所带来的影响健康问题,又能满足赛车或山地车特殊用途时对整个车体的控制。
技术介绍
由于传统的自行车或电动助力车鞍座后部较大,前端的引伸部位较长,所以长时间骑乘时,该鞍座的前端作用挤压于人体的会阴部位,使其麻木,容易造成对女性的外阴前庭大腺囊肿及外阴炎症;而对于男性则容易发生前列腺炎、睾丸炎,甚至引起男性不育症等健康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中国技术专利,其专利号为90201520.6,公开的“一种保健型自行车鞍座”。它是将传统鞍座的前端部分去掉,保留原有呈椭圆形的后部分,且在前端座体上留有一个凹陷;其位于坐骨部位有两个对称的卵窝。因而利用其具有的凹陷座体,使其消除了对人体会阴部位的挤压,克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供了保证。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即由于去掉了鞍座的前端体,使两腿之间失去了隔离夹持控制体,可能会影响到骑乘者的稳定性,发生臀部与鞍座之间的滑动位移现象,对车体失去控制。这一点对于赛车或山地车进行赛事时显得更加重要。当赛车运动员竞技中最后冲刺结束后,运动员往往会双手松把,以靠对腿夹持鞍座控制车体的稳定性;或山地车进行比赛表演时,会出现人车处于空中,其均是利用双腿夹持鞍座,这样才能保证人车合一。因此,需求一种既能克服鞍座对人体会阴部位的挤压,又能保证控制车体稳定性的健康自行车鞍座,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收藏式健康自行车鞍座,其具有收藏结构的鞍座前端控制体,达到兼顾保健作用及控制车体稳定性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收藏式健康自行车鞍座,包括一个呈椭圆形的鞍座本体,在其鞍座本体的底部设置一个能引出和收藏的前端夹持控制体。因此,该夹持控制体是由一个金属杆弯制成的空心U字型结构,即不会挤压人体的会阴部位,保证骑乘着的舒适度和健康;又能保证骑乘时的安全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提及的夹持控制体,具有在鞍座本体的前端设有两个间隔的通孔,与其底部并列有两个具有侧端设有滑孔的导向套连通;通过该通孔外侧的导向套内插入一个呈“U”型的夹持控制体;和在其夹持控制体和滑孔内设一限位销。这样可以根据使用状况,对其夹持控制体进行拉出或收回,以满足使用要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所提及的夹持控制体,具有在鞍座本体的前端设有两个间隔的通孔,与其底部并列固定设置两个金属导管相连通;通过该通孔外侧向金属导管内插入一个呈“U”型的夹持控制体。该结构夹持控制体同样是采用收缩式结构。与上述不同的是由鞍座本体上直接注塑成型的导向套,改为金属导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所提及的夹持控制体,具有在鞍座本体的前端设有两个间隔的开口槽孔,与其底部并列有两个具有开口的槽体相连通;该槽体的开口内设置一个条形弹性体,及底座的前端铰接一个夹持控制体。因此通过夹持控制体的折叠回转实现其展开或折叠。该结构与上述两种结构不同的是采用了折叠式结构体,其功能作用与其相同。总之,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该鞍座本体除具有消除了传统的鞍座前端部位,克服了对人体会阴部位造成的挤压,达到了保健作用之外,还增设了收藏式结构的夹持控制体;该夹持控制体,因采用金属杆弯制成的空心结构体,既不会给人体会阴部位带来挤压,又能够保持原有控制车体的功能,避免了人体相对于鞍座的侧滑等不稳定因素。另外,该夹持控制体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任意控制其引出或收缩,具有使用操作简便、灵活,适用于自行车、电动助力车、赛车或山地自行车的安装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收缩状态参考图。图3、图4是图1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旨在帮助阅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和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但不能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和保护范围构成任何限制。实施例1由图1、图2所示的收藏式健康自行车鞍座,具有一个呈椭圆形的鞍座本体1,该鞍座本体1的前置端设有两个间隔的通孔5,使其通孔5与其座体底部并列有两个侧端带有滑孔3的导向套2;该导向套2是与鞍座本体1的材料直接注塑成型,和具有一个采用金属杆弯制成“U”型的夹持控制体6,通过“U”型夹持控制体6的两端分别通过通孔5外侧端向导向套2内插入安装,为了避免夹持控制体6引出时的脱落,且在滑孔3内和夹持控制体6的内藏端固定一限位销4。这样向外引出夹持控制体6时,利用限位销4卡在滑孔3一端从而限制了完全脱出。因此,该夹持控制体6根据使用需要,对其引出。该夹持控制体6因采用金属材料弯制成的空心“U”型体结构,因此引出时,不会对人体的会阴部位造成接触挤压,仅与人体腿部接触,起到分隔两腿于座位的两侧,有效防止了人体与鞍座间的侧滑现象提供了稳定性;又能满足赛车和山地车进行赛事活动时能够操控车体。见图2给出了该夹持控制体6为收缩状态时的鞍座形状。实施例2见图3给出了图1的另一实施例结构,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在其鞍座本体1底部的两端呈一定间距设置后孔座8和前孔座9,和固定设置前孔座9和后孔座8上的金属导管12;同样由前端部位上的两间隔的通孔5外侧插入与其连通的金属导管12内;该夹持控制体6能沿鞍座本体1前端的通孔5部位处引出或收缩于鞍座内部收藏。上述中的金属导管12可以直接注塑于前、后孔座9、8上;或是在后孔座7引出端的金属导管12上安装螺母7固定连接。根据上述采用的金属导管12,按其用途,也可以采用塑料导管均可。实施例3见图4给出了与实施例1、2不同的结构。即在鞍座本体1的底部并列设有与其整体注塑成型的槽体22,其上有条形开口(图中未),其开口内设一弹性体11通过位于中、后部位设置的铰轴10铰接;这样使弹性体11的前部为悬臂状态,且在槽体22的前端部与弹性体11的接触部位通过铰轴铰接一个夹持控制体6使其成为一个折叠体。该夹持控制体6展开时对于鞍座本体1的前置端开有对称的孔槽。这样展开夹持控制体6时,由于弹性体11作用于夹持控制体6的尾部,限制其自由活动状态;当折叠时,向内回转夹持控制体6,使其尾部一侧支撑弹性体11变形为另一侧与弹性体11接触限制夹持控制体6的自由活动成折叠状。权利要求1.一种收藏式健康自行车鞍座,包括一个呈椭圆形的鞍座本体,其特征是在其鞍座本体(1)的底部设置一个能引出和收藏的前端夹持控制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藏式健康自行车鞍座,其特征是所述的夹持控制体(6),具有在鞍座本体(1)的前端设有两个间隔的通孔(5),与其底部并列有两个具有侧端设有滑孔(3)的导向套(2)连通;通过该通孔(5)外侧的导向套(2)内插入一个呈“U”型的夹持控制体(6);和在其夹持控制体(6)和滑孔(3)内设一限位销(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藏式健康自行车鞍座,其特征是所述的夹持控制体(6),具有在鞍座本体(1)的前端设有两个间隔的通孔(5),与其底部并列固定设置两个金属导管(12)相连通;通过该通孔(5)外侧向金属导管(12)内插入一个呈“U”型的夹持控制体(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藏式健康自行车鞍座,其特征是所述的夹持控制体(6),具有在鞍座本体(1)的前端设有两个间隔的开口槽孔,与其底部并列有两个具有开口的槽体(22)相连通;起上的开口内设置一个条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收藏式健康自行车鞍座,包括一个呈椭圆形的鞍座本体,其特征是在其鞍座本体(1)的底部设置一个能引出和收藏的前端夹持控制体(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宏烈
申请(专利权)人:姜宏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