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文杰专利>正文

两轮摩托车省力站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1855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两轮摩托车省力站架,包括有站架脚(13)、固定架(17),其特征在于固定架(17)下部设有丝杆架(2),丝杆架(2)内有丝杆(1),丝杆(1)上其右端设有右旋螺母(15),左端设有左旋螺母(3),左、右旋螺母(3、15)前后两端部绞接有升降片(16),升降片(16)的上端经螺钉(4)与固定架下部联接并相互咬合,升降片(16)下端经螺钉(18)与站架脚(13)中部联接并相互咬合,丝杆架(2)的左端固联有棘轮总成(12),丝杆(1)的左端套联有摇臂(14),固定架(17)与摩托车中央下部固联。(*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站架,特别是一种两轮摩托车省力站架。二
技术介绍
两轮摩托车行驶完毕,需停下来暂不继续行驶时,都需要用站架把它停稳,但目前都采用的是摩托车中央的站架,在使用时车手需将摩托车尾部提起放下其中央的站架,由于摩托车自身重量较重,因此必须用很大的力量,否则不能使摩托车让站架直立停车。当摩托车又需要行驶时,车手又必须使较大的力量将摩托车往前推,让摩托车收起站架,才能达到目的,因此时车手如果没有掌握好车身的平衡,就容易把摩托车推倒,从而造车辆损坏或人员受伤的不良后果。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轻便省力,安全平稳的两轮摩托车省力站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两轮摩托车省力站架,包括有站架脚、固定架,其特点是在固定架下部设有丝杆架,丝杆架内有丝杆,丝杆上其右端设有右旋螺母,左端设有左旋螺母,左、右旋螺母前后两端部绞接有升降片,升降片的上端经螺钉与固定架下部联接并相互咬合,升降片下端经螺钉与站架脚中部联接并相互咬合,丝杆架的左端固联有棘轮总成,丝杆的左端套联有摇臂,固定架与摩托车中央下部固联。本技术固联在摩托车中央下部,使用时只要用脚踩踏摇臂,通过棘轮总成,使丝杆架上的丝杆随着踩踏而转动,由于丝杆的转动带动其上左右两边的左、右旋螺母在丝杆上左、右移动,若要停车时,即要使用站架时,左、右旋螺母在丝杆上同时向中间移动,从而带动其螺母上联接的升降片由弯折不断伸直,使站架慢慢抬起摩托车,使其停稳。若要行驶摩托车时,同样用脚踩踏摇臂,通过棘轮总成调整,使丝杆上的左、右旋螺母向丝杆的两边移动,从而使两螺母上联接的升降片从直变弯折,将摩托车慢慢放下停立地面提供使用。因此整个过程非常省力,不需车手用大力量抬起摩托车或前推摩托车,只要用脚踩踏摇臂即可,使用非常方例,轻便省力,升降停放安全平稳。四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传动丝杆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棘轮总成的示意图。图中1-丝杆 2-丝杆座 3-左旋螺母 4-螺钉 5-防滑棘轮6-螺钉 7-螺钉 8-棘爪座 9-棘爪 10-调节杆 11-调节铆钉12-棘轮总成 13-站架脚 14-摇臂 15-右旋螺母 16-升降片 17-固定架 18-螺钉 19-固定板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两轮摩托车省力站架,包括有站架脚13、固定架17,其特点是在固定架17下部设有丝杆架2,丝杆架2内有丝杆1,丝杆1上其右端设有右旋螺母15,左端设有左旋螺母3,左、右旋螺母3、15前后两端部绞接有升降片16,升降片16的上端经螺钉4与固定架下部联接并相互咬合,升降片16下端经螺钉18与站架脚13中部联接并相互咬合,丝杆架2的左端固联有棘轮总成12,丝杆1的左端套联有摇臂14,固定架17与摩托车中央下部固联。棘轮总成包括有固定板19、防滑棘轮5、棘爪座8、棘爪9、调节杆10、调节铆钉11,固定板19经螺钉6与丝杆座2联接,固定板19上部设置有防滑棘轮5,防滑棘轮5与丝杆1套联,棘爪座8、棘爪9经螺钉7设于防滑棘轮5的下方,调节铆钉11的背面接有调节杆10,如图3所示。通过调节杆10可调节固定板19上的调节铆钉,从而调节棘爪9与防滑棘轮5的开合,实现站架的升降即摩托车的使用和停放。权利要求1.一种两轮摩托车省力站架,包括有站架脚(13)、固定架(17),其特征在于固定架(17)下部设有丝杆架(2),丝杆架(2)内有丝杆(1),丝杆(1)上其右端设有右旋螺母(15),左端设有左旋螺母(3),左、右旋螺母(3、15)前后两端部绞接有升降片(16),升降片(16)的上端经螺钉(4)与固定架下部联接并相互咬合,升降片(16)下端经螺钉(18)与站架脚(13)中部联接并相互咬合,丝杆架(2)的左端固联有棘轮总成(12),丝杆(1)的左端套联有摇臂(14),固定架(17)与摩托车中央下部固联。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省力站架,其特征在于棘轮总成包括有固定板(19)、防滑棘轮(5)、棘爪座(8)、棘爪(9)、调节杆(10)、调节铆钉(11),固定板(19)经螺钉(6)与丝杆座(2)联接,固定板(19)上部设置有防滑棘轮(5),防滑棘轮(5)与丝杆(1)套联,棘爪座(8)、棘爪(9)经螺钉(7)设于防滑棘轮(5)的下方,调节铆钉(11)的背面接有调节杆(1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站架,特别一种两轮摩托车省力站架,包括有站架脚(13)、固定架(17),其特点是在固定架(17)下部设有丝杆架(2),丝杆架(2)内有丝杆(1),丝杆(1)上其右端设有右旋螺母(15),左端设有左旋螺母(3),左、右旋螺母(3、15)前后两端部绞接有升降片(16),升降片(16)的上端经螺钉(4)与固定架下部联接并相互咬合,升降片(16)下端经螺钉(18)与站架脚(13)中部联接并相互咬合,丝杆架(2)的左端固联有棘轮总成(12),丝杆(1)的左端套联有摇臂(14),固定架(17)与摩托车中央下部固联。它使用方便、省力、升降停放安全平稳。文档编号B62H1/00GK2568508SQ02275848公开日2003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3日专利技术者罗文杰 申请人:罗文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罗文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