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自行车或摩托车停放用支架
现有自行车停稳后,需要人下车,特意用脚去蹬支架(支腿)使车稳住,有时支架不到合适位置,要再次去调整,车要开启行走前又要用脚去蹬支架,有时不放心支架是否抬起,还要回头看看,所以给用车者带来不便,若有急事时,不能争取时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停放用半自动支腿,骑车者在需要时,仅仅左手去握左闸(后闸),车便立即行走,右手去扳右车把上的扳手,车便停稳后立即支撑住。本技术以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它包括支腿本身及和支腿相接的锁板,在支腿一端部上下活动连接有撑板,在锁板一端部设有锁头,和锁头相应的撑板的上方设有锁口,二者构成锁紧机构。在撑板的左端设有开锁机构,在其右端设有支腿抬起高度限位机构,支腿左端设有牵引支腿和关锁的拉栓,在撑板支腿及开锁机构之间连接有调整复位弹簧,它们分别连接在撑板和开锁机构之间,撑板和锁板之间,撑板与支腿之间。撑板上方设有拉栓的滑动槽孔。该自行车半自动支腿,主要靠左手去握左闸(后闸)。来实现自行车支腿抬起的功能,右手扳握自行车右手把上的扳手来实现车子停稳后支腿下移,支撑自行车的功能,克服了传统的用脚专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停放用半自动支腿,它包括支腿(1)本身和自腿相接的锁板(4),其特征是在支腿一端部活动连接有撑板(3);在锁板一端设有锁头(5),和锁头相应的撑板(3)的上方设有锁口(6),使其构成锁紧机构;撑板(3)的左端设有开锁机构,在其右端设有支腿高度限位机构(16),在支腿(1)的左端设有使支腿下移及关锁的拉栓(7),在支腿、撑板、锁板及开锁机构之间分别连接有调整及复位弹簧(10、11、12、13),其中弹簧10连接在撑板(3)和开锁机构之间;弹簧(11、12)分别连接在撑板和锁板之间;弹簧(13)连接在撑板和支腿之间,在撑板上方设有拉栓(7)的滑动槽型孔(17)。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