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阻尼旋转的环形拉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12991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0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阻尼旋转的环形拉环,包括拉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平台框架内侧的螺柱,所述的拉环通过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和自锁螺母安装在螺柱上,拉环位于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之间,自锁螺母位于第二弹性元件外侧并将第二弹性元件锁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所达到的有益效果:该种结构占用空间小,并且不使用时不超过平台表面,降低了人员跌倒、陷落的风险。该种结构简单易用,弧形把手把握更舒适。该种拉环旋转带阻尼,不会自由旋转,避免震动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阻尼旋转的环形拉环
技术介绍
大型工程设备的操作位置一般离地面较高,需要在设备上设置平台,方便人快速达到操作位置。平台体积大、重量重,同时需要多人进行拆装,因此在平台上设置把手,方便人把握。由于人员需要在平台上通过,把手不宜凸出平台表面,避免发生人员磕跘。其中平台为一种提供人员在其上行走、停留的通道。现有技术中,采用如下两种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第一种技术方案:平台把手采用可翻转的形式,如图1所示。可翻转把手由拉环1、拉环座5组成。拉环座5固定在平台6内部,拉环1两端可在拉环座5中转动。使用可翻转把手时,将拉环1翻转到竖直位置,进行把握。使用完成后,将拉环1轻轻放下,靠重力即可翻转至平台下侧,此时可翻转把手全部藏进平台内部。其中拉环为一种用来方便人提起重物的环形结构。第二种技术方案:平台把手采用内藏焊接形式,如图4所示。把手8采用圆钢,焊接在横梁7缺口中。使用时,手伸进横梁缺口握住把手。现有技术分别存在如下缺陷:方案一:因拉环在翻转过程中需要较大的空间,平台上需要留出较大缺口,人员在平台上行走,有陷落的风险。拉环没有限位装置,在平台震动时,拉环会自由摆动,损坏漆面,产生噪音。方案二:横梁上缺口处焊缝多,加工繁琐,并且缺口降低了横梁的结构刚度。缺口空间有限,操作人员穿戴手套后,把握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内藏在平台内部、易于抓握、避免震动产生噪音、占用空间小的带阻尼旋转的环形拉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带阻尼旋转的环形拉环,包括拉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平台框架内侧的螺柱,所述的拉环通过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和自锁螺母安装在螺柱上,拉环位于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之间,自锁螺母位于第二弹性元件外侧并将第二弹性元件锁紧。前述的带阻尼旋转的环形拉环,所述的弹性元件为阻尼垫或弹簧。前述的带阻尼旋转的环形拉环,所述的第一弹性元件位于拉环与平台框架之间。前述的带阻尼旋转的环形拉环,所述的拉环为半圆弧形。前述的带阻尼旋转的环形拉环,所述的拉环上平面和平台上平面平齐。前述的带阻尼旋转的环形拉环,所述的自锁螺母为预先施加一定的预紧力的自锁螺母,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为对拉环产生弹性阻力的弹性元件。前述的带阻尼旋转的环形拉环,所述的拉环为受到大于弹性阻力的外力时,可绕螺柱360°旋转的拉环。对自锁螺母施加一定预紧力,弹性元件会对拉环产生弹性阻力,使拉环不能自由旋转;当对拉环施加大于弹性阻力的外力,拉环便绕螺柱旋转;当外力消失时拉环能够立刻停止在原位置不动。随着预紧力增大,相应需要更大的外力才能使拉环转动。拉环旋转至平台正上方时,便可方便把握。拉环可以360°旋转,不使用时将其旋转至平台内部即可。本技术的所达到的有益效果:1、该种结构占用空间小,并且不使用时不超过平台表面,降低了人员跌倒、陷落的风险。 2、该种结构简单易用,弧形把手把握更舒适。3、该种拉环旋转带阻尼,不会自由旋转,避免震动产生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结构图;图2为现有技术第一种技术方案的拉环提起过程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第一种技术方案的拉环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带阻尼旋转的环形拉环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的带阻尼旋转的环形拉环的使用状态图;图7为本技术的带阻尼旋转的环形拉环的分解状态图其中,1-拉环  2-阻尼垫  3-自锁螺母  4-螺柱 5-拉环座 6-平台 7-横梁 8-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弹性元件为阻尼垫为例,带阻尼旋转的半圆形拉环由拉环1、阻尼垫2、自锁螺母3、螺柱4组成。螺柱4焊接在平台框架内侧,拉环1通过阻尼垫2、自锁螺母3安装在螺柱4上,拉环1处于两块阻尼垫2中间。拉环1采用半圆环形结构,安装完成后拉环上平面(即拉环最高点的切线所在的水平面)和平台上表面平齐,并且旋转过程所需空间最小。对自锁螺母3施加一定预紧力,阻尼垫2会对拉环1产生弹性阻力,使拉环1不能自由旋转;当对拉环1施加大于弹性阻力的外力,拉环1便绕螺柱4旋转。随着预紧力增大,相应需要更大的外力才能使拉环1转动。拉环1旋转至平台正上方时,便可方便把握。拉环1可以360°旋转,不使用时将其旋转至平台内部即可。本技术的技术关键点为:  1、通过阻尼垫增加拉环旋转阻力,阻止其自由旋转。2、拉环形状采用半圆形,使拉环上表面可以不凸出平台,同时旋转过程中占用空间最小。值得一提的是,本方案中阻尼垫不限于方案中所示结构,可以用弹簧或其他弹性元件代替。本方案中拉环形状不限于方案中所示半圆弧形,其他环形把手也可替代。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阻尼旋转的环形拉环,包括拉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平台框架内侧的螺柱,所述的拉环通过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和自锁螺母安装在螺柱上,拉环位于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之间,自锁螺母位于第二弹性元件外侧并将第二弹性元件锁紧。

【技术特征摘要】
1.带阻尼旋转的环形拉环,包括拉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平台框架内侧的螺柱,所述的拉环通过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和自锁螺母安装在螺柱上,拉环位于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之间,自锁螺母位于第二弹性元件外侧并将第二弹性元件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阻尼旋转的环形拉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元件为阻尼垫或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阻尼旋转的环形拉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性元件位于拉环与平台框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掌丽华刘普王硕高莹张垚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