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庆海专利>正文

汽车延时启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10908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19:47
汽车延时启动器,其结构为:电阻I的一端连接在电源控制点,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晶闸管开关的A极、电阻II和电阻III,电阻III的另一端连接电容I之后接地,单结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电阻III与电容I之间,第一基极串联电阻IV之后与电容I共地,第二基极连接在电阻II的另一端;晶闸管开关的G极连接在单结晶体管的第一基极,K极连接在可控硅的G极上;电容II一端连接在电源控制端上,另一端与电容I共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汽车延时启动器内设置有单结晶体管、晶闸管开关和可控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电磁线圈吸合有触点的机械装置存在的启动时会产生电火花,浪费电能且容易发热、烧灼和粘连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延时启动器,尤其是一种汽车延时启动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延时启动装置是由电磁线圈吸合有触点的机械装置,在启动时两触点会产生电火花,有损耗电能的缺点,启动时会有60-80瓦左右的电磁线圈电量损耗,并且通电的瞬间两触点会产生火花,引起发热、烧灼、粘连等现象,在下次启动时达不到延时效果。如果起动器粘连,甚至会引起起动机小齿甩轮与发动机大齿圈结合不上,带来刺耳打齿现象,最严重时使起动机连转,进而烧毁起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延时启动器。通过在汽车蓄电池和起动机之间设置一个汽车延时启动器,在汽车延时启动器内设置有单结晶体管晶闸管开关和可控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电磁线圈吸合有触点的机械装置存在的启动时会产生电火花,浪费电能且容易发热、烧灼和粘连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延时启动器,其特征在于:电阻I的一端连接在电源控制点,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晶闸管开关的A极、电阻II和电阻III,电阻III的另一端连接电容I之后接地,单结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电阻III与电容I之间,第一基极串联电阻IV之后与电容I共地,第二基极连接在电阻II的另一端;晶闸管开关的G极连接在单结晶体管的第一基极,K极连接在可控硅的G极上;电容II一端连接在电源控制端上,另一端与电容I共地。在单结晶体管的第一基极和晶闸管开关的G极之间,串联有一个快恢复二极管,脉冲电流从单结晶体管的第一基极经快恢复二极管流向晶闸管开关的G极。可控硅的A极连接在汽车蓄电池上,K极连接在起动机上。所述的电源控制点连接在启动继电器与起动机电磁开关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电磁线圈吸合有触点的机械装置存在的启动时会产生电火花,浪费电能且容易发热、烧灼和粘连的技术问题。且采用内部带有单结晶体管、晶闸管开关和可控硅的汽车延时启动器电路,采用一种无触点电子元件,启动时电损耗小,不会产生电火花,防止了二次电能损耗,且不能有触点烧灼粘连的现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图2:本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接线图。图3:为本技术组装后的实物图。图4:为图3的主视图。图5:为图3中阳极连电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阴极连电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装配完成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的汽车延时启动器,其结构为:电阻I1的一端连接在电源控制点11,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晶闸管开关2的A极、电阻II3和电阻III4,电阻III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I5之后接地,单结晶体管6的发射极连接在电阻III4与电容I5之间,第一基极串联电阻IV7之后与电容I5共地,第二基极连接在电阻II3的另一端;晶闸管开关2的G极连接在单结晶体管6的第一基极,K极连接在可控硅8的G极上;电容II9一端连接在电源控制端上,另一端与电容I5共地。可以在单结晶体管6的第一基极和晶闸管开关2的G极之间,串联有一个快恢复二极管10,电流从在单结晶体管6的第一基极的脉冲电流经快恢复二极管流向晶闸管开关2的G极。在电容II9和电阻I1之间还可以并联有一个电阻V25,此电阻V25为放电电阻,当电路工作结束时,该电阻V25释放掉电容中剩余的电荷。在启动时,起动机的启动继电器向触发电路供电,延时30-50微秒,在延时期间起动机的甩轮(从动齿)与发动机的齿圈(被动齿)已全部结合,这时可控硅8导通强大电流向起动机供电。起动机得电转动,启动了发动机。如图2所示,可控硅8的A极连接在汽车蓄电池上,K极连接在起动机上,电源控制点11连接在启动继电器与起动机电磁开关之间。如图5所示,在可控硅8上方的A极上安装有阳极连电板12,在阳极连电板12的一侧设置有阳极连线端子13,螺杆I14上带有防脱弹簧垫与平垫片15,连接在阳极接线端子13上。螺杆I14电压为可控硅8的A极电压。如图6所示,在可控硅8下方的K极上安装有阴极连电板16,在阴极连电板16的一侧设置有阴极连线端子17,螺杆II18上带有防带脱弹簧垫与平垫15,连接在阴极接线端子17上。螺杆II18的电压为可控硅8的K极电压。如图3-4所示,在阳极连电板12的上表面设置有绝缘垫23,阴极连电板16的下表面设置有底座19,螺杆III20和螺杆IV21依次竖直的穿过绝缘垫23、阳极连电板12、阴极连电板16和底座19,将上述结构夹紧固定。在绝缘垫23上设置有控制盒22,将汽车延时启动器的控制电路封装在其内部,且内部填充树胶介质,起到封装的作用,将电源控制点11外接出来。如图7所示,使用壳体24,将如图3所示的结构封装起来,将螺杆I14、螺杆II18和电源控制点11外接,可控硅8的A极即为螺杆I14处,连接在汽车蓄电池上,可控硅8的K极即为螺杆II18处,连接在起动机上电磁开关接线柱上,电源控制点11连接在启动继电器与起动机电磁开关之间。当点火开关打开,电流从蓄电池正极流过,停留在延时启动器的可控硅8的A极。在启动时,打开启动开关,启动继电器吸合并通电,并向启动机电磁开关与延时启动器的触发电路同时供电,起动机电磁开关得电吸合,并推动丛动齿(甩轮的小齿)插入发动机大齿圈。同时,延时启动点火装置的触发电路通电,使其向后延时时间为30-50微秒,延时信号,启动点火装置得到信号并导通。电流进入起动机,起动机开始工作。启动完毕后点火开关关闭(停电),继电器复位,起动机电磁开关复位,起动机没有电流流过,启动点火装置自动关闭,等待下次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延时启动器,其特征在于:电阻I(1)的一端连接在电源控制点(11),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晶闸管开关(2)的A极、电阻II(3)和电阻III(4),电阻III(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I(5)之后接地,单结晶体管(6)的发射极连接在电阻III(4)与电容I(5)之间,第一基极串联电阻IV(7)之后与电容I(5)共地,第二基极连接在电阻II(3)的另一端;晶闸管开关(2)的G极连接在单结晶体管(6)的第一基极,K极连接在可控硅(8)的G极上;电容II(9)一端连接在电源控制端上,另一端与电容I(5)共地。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延时启动器,其特征在于:电阻I(1)的一端连接在电源控制点(11),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晶闸管开关(2)的A极、电阻II(3)和电阻III(4),电阻III(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I(5)之后接地,单结晶体管(6)的发射极连接在电阻III(4)与电容I(5)之间,第一基极串联电阻IV(7)之后与电容I(5)共地,第二基极连接在电阻II(3)的另一端;晶闸管开关(2)的G极连接在单结晶体管(6)的第一基极,K极连接在可控硅(8)的G极上;电容II(9)一端连接在电源控制端上,另一端与电容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海
申请(专利权)人:张庆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