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0257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脚架,包括支杆,其特征是:所述自行车脚架还包括一支撑板,支杆下端固定连接一安装座,支撑板与安装座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在支杆下端设置支撑板,增大自行车停放时脚架的着地面积,使脚架不容易陷入地面,给自行车有力的支撑,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自行车停放时特别是停放在较软的地面时倒下。(*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脚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行车脚架由一支杆作为支撑件,自行车停放时由支杆下端接触地面,对自行车起支撑作用。由于支杆下端着地面积较小,当自行车停放在较软的地面上时,支杆下端容易插入地面,导致自行车倒下,造成一些麻烦,甚至可能碰伤或压伤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脚架,这种脚架具有较大的着地面积,能有效防止自行车在停放时倒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行车脚架,包括支杆,其特征是所述自行车脚架还包括一支撑板,支杆下端固定连接一安装座,支撑板与安装座铰接。优选安装座的上端设有限位凸条或至少一个限位凸块,自行车停放时,支撑板转动一定角度后与限位凸条或限位凸块接触,将位置固定。支撑板可在限位凸条/限位凸块与安装座下端之间转动。为了使支撑板不妨碍自行车的行驶,在支撑板与安装座之间连接有一拉伸弹簧,拉伸弹簧一端连接支撑板的中部或下部,另一端连接安装座的中部或下部。自行车行驶时脚架离开地面,拉伸弹簧能够使支撑板往自行车车身转动并和安装座靠拢,减小自行车横向的尺寸。应当使自行车停放时拉伸弹簧不接触地面,因此拉伸弹簧与支撑板/安装座的连接点位置要合适,优选拉伸弹簧一端连接支撑板的中部,另一端连接安装座的中部或下部;进一步地,支撑板下侧设置至少一个支脚。本技术由于在支杆下端设置支撑板,增大自行车停放时脚架的着地面积,使脚架不容易陷入地面,给自行车有力的支撑,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自行车停放时特别是停放在较软的地面时倒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这种自行车脚架包括支杆1和支撑板2,支杆1下端固定连接安装座3,支撑板2与安装座3铰接。安装座3的上端设有限位凸条4,自行车停放时,支撑板2转动一定角度后与限位凸条4接触,将位置固定。在支撑板2与安装座3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5,拉伸弹簧5一端连接支撑板2的中部,另一端连接安装座3的下部;支撑板2下侧设置两个支脚6。自行车停放时由支撑板2和两个支脚6支撑,拉伸弹簧5不接触地面。停放自行车时,将支杆1转至垂直于地面的方向,然后将支撑板2打开,使支撑板2和支脚6着地,对自行车起支撑作用,此时拉伸弹簧5受拉伸;当要骑自行车时,将支杆1转至平行于地面的方向,支撑板2在拉伸弹簧5的作用下往自行车车身转动并和安装座3靠拢,减小自行车横向的尺寸。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脚架,包括支杆,其特征是所述自行车脚架还包括一支撑板,支杆下端固定连接一安装座,支撑板与安装座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脚架,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座的上端设有限位凸条或至少一个限位凸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脚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板与安装座之间连接有一拉伸弹簧,拉伸弹簧一端连接支撑板的中部或下部,另一端连接安装座的中部或下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脚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板下侧设置至少一个支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脚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板下侧设置至少一个支脚。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脚架,包括支杆,其特征是所述自行车脚架还包括一支撑板,支杆下端固定连接一安装座,支撑板与安装座铰接。本技术由于在支杆下端设置支撑板,增大自行车停放时脚架的着地面积,使脚架不容易陷入地面,给自行车有力的支撑,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自行车停放时特别是停放在较软的地面时倒下。文档编号B62H1/00GK2926010SQ20062006122公开日2007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罗少璋, 许伟鹏, 罗捷 申请人:汕头市龙湖区丹霞小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脚架,包括支杆,其特征是:所述自行车脚架还包括一支撑板,支杆下端固定连接一安装座,支撑板与安装座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少璋许伟鹏罗捷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龙湖区丹霞小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