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抱箍连接转换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00511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00:22
一种可调式抱箍连接转换件,它包括有抱箍、可调节转换部分、可调节连接部分,可调节转换部分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该第一连接板一端与抱箍片的一个安装耳连接,该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内的板面中心线上与板面垂直焊接有两个螺栓,在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弯折有90°的弯边,在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内的中心线上设有槽孔;可调节连接部分是一个U形连接板,该U形连接板有两个立板,在一个立板的外侧设有连接板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它在已有抱箍的接触上,增加连接构件功能,以减少现场施工的工作量,从根本上降低作业难度及危险系数,保证施工质量;同时增加连接构件的可调节性和灵活性,以使构件装置能够适应更多连接环境,增加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件
,属于一种可调式抱箍连接转换件
技术介绍
目前,普通的抱箍,是应用比较广泛的紧固件,是用一种材料抱住或箍住另外一种材料的构件。由左、右两半片抱箍对合后联接而成,左、右两半片抱箍均呈半圆环状,半圆环两端向外弯折,各形成一个安装耳;多用于杆件结构上。抱箍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多用于依附于杆件主结构的附加结构连接上。但在高处装修使用时,仅能作为紧固件,还需另外增加其他连接结构件。造成现场高处施做业工程量增加,也增加了高处作业的危险系数,同时连接质量也难以有效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抱箍连接转换件,它在已有抱箍的接触上,增加连接构件功能,以减少现场施工的工作量,从根本上降低作业难度及危险系数,保证施工质量;同时增加连接构件的可调节性和灵活性,以使构件装置能够适应更多连接环境,增加实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式抱箍连接转换件,它包括有抱箍(I)、可调节转换部分(2)、可调节连接部分(3),该抱箍(I)由呈半圆环状左、右两半片抱箍片(11、12)构成,半圆环抱箍片两端向外弯折,各形成一个安装耳(1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转换部分(2)包括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该第一连接板(21) —端与抱箍片(11)的一个安装耳(111)连接,该第一连接板(21)的另一端内的板面中心线上与板面垂直焊接有两个螺栓(211、212),在第二连接板(22)的一端弯折有90°的弯边(222),在弯边的中心设有通孔(223),在第二连接板(22)的另一端内的中心线上设有槽孔(221);所述的可调节连接部分(3)是一个U形连接板(31),该U形连接板(31)有两个立板(311),在一个立板的外侧中心垂直设有连接板螺栓(312);所述的第一连接板(21)上的两个螺栓(211、212)穿过第二连接板的槽孔(221),由两个螺栓(211、212)上的螺母将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连接;所述的U形连接板(31)上的连接板螺栓(312)穿过第二连接板上的通孔(223),由连接板螺栓(312)上的螺母将U形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22)连接。其中,所述的抱箍⑴直径d = 200-300mm,可调节转换部分⑵采用两块宽度100mm,厚度10mm,长400mm的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采用机械连接搭接,搭接部分使用两枚M20螺栓(211、212)进行机械连接。其中,所述的第一连接板(21) —端与抱箍片(11)的一个安装耳(111)焊接,另一端头到50mm处焊接第一枚螺栓(211),间距10mm焊接第二枚螺栓(212);第二连接板(22)一端与第一连接板(21)连接,另一端在距端头50mm处弯折90°,弯折部分的弯边(222)中央开直径22mm通孔(223),距第二连接板(22)另一端头10mm处开长度250mm,宽度22mm槽孔(221),套入螺栓(211、212),螺栓(211、212)不上紧。其中,可调节连接部分(3)使用长度190mm、宽度100mm、厚度1mm钢板三等份弯折成U形连接板(31),在一侧立板(331)外侧焊接一枚M22连接板螺栓(312),插入第二连接板(22)弯边部分中央的通孔(2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在已有抱箍的接触上,增加连接构件功能,以减少现场施工的工作量,从根本上降低作业难度及危险系数,保证施工质量;同时增加连接构件的可调节性和灵活性,以使构件装置能够适应更多连接环境,增加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抱箍(I)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调节连接部分(3)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可调节转换部分(2)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可调式抱箍连接转换件,它包括有抱箍1、可调节转换部分2、可调节连接部分3,该抱箍I由呈半圆环状左、右两半片抱箍片11、12构成,半圆环抱箍片两端向外弯折,各形成一个安装耳11 ;所述的可调节转换部分2包括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该第一连接板21一端与抱箍片11的一个安装耳111连接,该第一连接板21的另一端内的板面中心线上与板面垂直焊接有两个螺栓211、212,在第二连接板22的一端弯折有90°的弯边222,在弯边的中心设有通孔223,在第二连接板22的另一端内的中心线上设有槽孔221 ; 所述的可调节连接部分3是一个U形连接板31,该U形连接板31有两个立板311,在一个立板的外侧中心垂直设有连接板螺栓312 ;所述的第一连接板21上的两个螺栓211、212穿过第二连接板的槽孔221,由两个螺栓211、212上的螺母将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连接;所述的U形连接板31上的连接板螺栓312穿过第二连接板上的通孔223,由连接板螺栓312上的螺母将U形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22连接。其中,抱箍部分采用嵌入式抱箍,根据常规结构杆件规格,所述的抱箍I直径d =200-300_,(此直径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可调节转换部分2采用两块(钢板)宽度100mm,厚度10mm,长400mm的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采用机械连接搭接,搭接部分使用两枚M20螺栓211、212进行机械连接。其中,所述的第一连接板21 —端与抱箍片11的一个安装耳111焊接,另一端头到50mm处焊接第一枚螺栓211,间距10mm焊接第二枚螺栓212 ;第二连接板22 —端与第一连接板21连接,另一端在距端头50mm处弯折90°,弯折部分的弯边222中央开直径22mm通孔223,距第二连接板22另一端头10mm处开长度250mm,宽度22mm槽孔221,套入螺栓211、212,螺栓 211、212 不上紧。其中,可调节连接部分3使用长度190mm、宽度100mm、厚度1mm钢板三等份弯折成U形连接板31,在一侧立板331外侧焊接一枚M22连接板螺栓312,插入第二连接板22弯边部分中央的通孔223。经过加工,产品本身具备抱箍功能及连接件功能,同时产品整体转换部分可进行200_长度调节,可调节连接部分可进行360°角度调节。在目前施工中,杆件结构多为钢结构网架的杆件部分,由于网架结构多有起拱,所以杆件角度、长度均有一定变化。本产品基本可以适应各种杆件结构连接的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由于产品大部分为工厂预制,也能大大降低施工的难度和工作量,有效提高操作效率及安全性。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技术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可调式抱箍连接转换件,它包括有抱箍(I)、可调节转换部分(2)、可调节连接部分(3),该抱箍(I)由呈半圆环状左、右两半片抱箍片(11、12)构成,半圆环抱箍片两端向外弯折,各形成一个安装耳(111),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可调节转换部分(2)包括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抱箍连接转换件,它包括有抱箍(1)、可调节转换部分(2)、可调节连接部分(3),该抱箍(1)由呈半圆环状左、右两半片抱箍片(11、12)构成,半圆环抱箍片两端向外弯折,各形成一个安装耳(1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转换部分(2)包括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该第一连接板(21)一端与抱箍片(11)的一个安装耳(111)连接,该第一连接板(21)的另一端内的板面中心线上与板面垂直焊接有两个螺栓(211、212),在第二连接板(22)的一端弯折有90°的弯边(222),在弯边的中心设有通孔(223),在第二连接板(22)的另一端内的中心线上设有槽孔(221);所述的可调节连接部分(3)是一个U形连接板(31),该U形连接板(31)有两个立板(311),在一个立板的外侧中心垂直设有连接板螺栓(312);所述的第一连接板(21)上的两个螺栓(211、212)穿过第二连接板的槽孔(221),由两个螺栓(211、212)上的螺母将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连接;所述的U形连接板(31)上的连接板螺栓(312)穿过第二连接板上的通孔(223),由连接板螺栓(312)上的螺母将U形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2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重扬王晓月余侠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