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景文专利>正文

手扶拖拉机双尾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7715 阅读:4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手扶拖拉机双尾轮装置,属于手扶拖拉机的尾轮。该装置由机架、乘座、左右尾轮装置,双尾轮转向装置组成,左右尾轮装置连接在机架的后端的下部,乘座连接在机架后端的上部,双尾轮转向装置连接在左右尾轮装置上。使用左右尾轮装置,双尾轮转向装置,机架和乘座,手扶拖拉机靠左右尾轮支撑,通过脚蹬板或者手动扳杆使转向轴转动,再通过转向齿轮和摇臂连接杆上的齿条、摇臂销、摇臂、转向套尾轮升降套使左右尾轮转动,当需要调整手扶拖拉机旋耕机工作高度时,通过调节手柄,使尾轮升降螺杆转动,带动尾轮升降套杆使尾轮升降,从而完成双尾轮支撑,转向和升降功能,运行稳定性好。优点:该装置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操作简单,控制方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扶拖拉机的尾轮,特别是一种手扶拖拉机双尾轮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手扶拖拉机其尾轮均是约定俗成的单轮,它位于手扶拖拉机后端的中间位置,该尾轮虽然结构简单,但存在着稳定性差的缺点,特别是需要配套保持作 业稳定的机具时,其缺点更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手扶拖拉机双尾轮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由机架、乘座、左右尾轮装置,双尾轮转向装置组成,左右尾轮装置连接在机架的后端的下部,乘座连接在机架后端的上部,双尾轮转向装置连接在左右尾轮装置上。左右尾轮装置有左右尾轮(9)、尾轮支套(7)、尾轮转向套(5)、尾轮升降螺杆(4)、 尾轮升降套(27)、尾轮转向套挡圈(6)、尾轮叉板(11)、转向轴支套(18)和尾轮升降 套(27),尾轮升降螺杆(4)连接在尾轮支套(7)内,尾轮转向套(5)和尾轮转向套挡圈(6)顺序位于尾轮支套(7)的上端,尾轮支套(7)固定在机架侧杆上,转向轴支套 (18)固定在机架中间连接杆(19)上,尾轮转向套(5)安装在尾轮支套(7)内;尾轮升降套(27)连接尾轮转向套挡圈(6)固定在尾轮转向套(5)上;左右尾轮(9)固定在尾轮升降套(27)下部的尾轮叉板(U)上,左右尾轮(9)连接在尾轮叉板(11)上。双尾轮转向装置有摇臂(2)、摇臂销轴(16)、尾轮转向套(5)、摇臂连接杆(14)、 转向轴支套(18)、转向轴(24)、转向齿轮(23)、脚蹬板(26)、手动扳杆(28)、机架中间连接杆(19),尾轮转向套(5)通过摇臂(2)和摇臂销轴(16)连接在摇臂连接杆(15)的两端,摇臂连接杆(15)的一侧为齿条与转向齿轮(23)相啮合,转向轴支套(18) 位于机架中间连接杆(19)的中间位置,转向轴支套(18)的上端连接转向齿轮(23),转向轴(24)的下端有脚蹬板(26),转向轴连接在转向轴支套(18)内;或者在转向轴 的上端连接手动扳杆(28)。机架有机架侧杆(12)、机架固定板(20)、机架中间连接杆(19)、机架横梁(22),机架侧杆(12)的一端连接有尾轮支套(7)和尾轮转向套(5);另一端连接在机架横梁 (22)的两端;机架横梁(22)的中间位置与机架中间连接杆(19)连接;机架中间连接 杆(19)一端与转向轴支套(18)和转向轴(24)连接,另一端与手扶拖拉机挂接框(21) 连接,在机架侧杆(12)与机架横梁(22)上连接有机架固定板(20);机架通过机架支 撑杆(13)、(14)和机架固定板(20)与手扶拖拉机旋耕机固定成一体。有益效果由于采了了上述方案,使用左右尾轮装置,双尾轮转向装置,机架和乘座,手扶拖拉机靠左右尾轮支撑,通过脚蹬板或者手动扳杆使转向轴转动,再通过转向齿轮和摇臂连接杆上的齿条、摇臂销、摇臂、转向套尾轮升降套使左右尾轮转动,当需要调整手扶拖拉机旋耕机工作高度时,通过调节手柄,使尾轮升降螺杆转动,带动尾轮升降套杆使 尾轮升降,从而完成双尾轮支撑,转向和升降功能,运行稳定性好,达到了本技术的 目的。优点该装置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操作简单,控制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与手扶拖拉机结合状态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左右尾轮装置和机架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左右尾轮装置和机架的单体连接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双尾轮转向装置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双尾轮转向装置俯视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双尾轮转向装置手动转向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1、摇臂销轴挡圈;2、摇臂;3、旋转手柄;4、尾轮升降螺杆;5、尾轮 转向套;6、尾轮转向套挡圈;7、尾轮支套;8、乘座;9、左右尾轮;10、旋耕机;11、 尾轮叉板;12、机架侧杆;13、 14、机架支撑杆;15、摇臂连接杆;16、摇臂销轴;17、 手扶拖拉机挂接装置;18、转向轴支套;19、机架中间连接杆;20、机架固定板;21、手 扶拖拉挂接框;22、机架横梁;23、转向齿轮;24、转向轴;25、脚踏板;26、脚蹬 板;27、尾轮升降套;28、手动扳杆。该装置由机架、乘座、左右尾轮装置,双尾轮转向装置组成,左右尾轮装置连接在机 架的后端的下部,乘座连接在机架后端的上部,双尾轮转向装置连接在左右尾轮装置上。左右尾轮装置有左右尾轮9、尾轮支套7、尾轮转向套5、尾轮升降螺杆4、尾轮升降 套27、尾轮转向套挡圈6、尾轮叉板ll、转向轴支套18和尾轮升降套27,尾轮升降螺杆 4连接在尾轮支套7内,尾轮转向套5和尾轮转向套挡圈6顺序位于尾轮支套7的上端, 尾轮支套7固定在机架侧杆上,转向轴支套18固定在机架中间连接杆19上,尾轮转向套 5安装在尾轮支套7内;尾轮升降套27连接尾轮转向套挡圈6固定在尾轮转向套5上; 左右尾轮9固定在尾轮升降套27下部的尾轮叉板11上,左右尾轮9连接在尾轮叉板11 上。双尾轮转向装置有摇臂2、摇臂销轴16、尾轮转向套5、摇臂连接杆14、转向轴支套 18、转向轴24、转向齿轮23、脚蹬板26、手动扳杆28、机架中间连接杆19,尾轮转向 套5通过摇臂2和摇臂销轴16连接在摇臂连接杆15的两端,摇臂连接杆15的一侧为齿 条与转向齿轮23相啮合,转向轴支套18位于机架中间连接杆19的中间位置,转向轴支 套18的上端连接转向齿轮23,转向轴24的下端有脚蹬板26,转向轴连接在转向轴支套 18内;或者在转向轴的上端连接手动扳杆28。机架有机架侧杆12、机架固定板20、机架中间连接杆19、机架横梁22,机架侧杆 12的一端连接有尾轮支套7和尾轮转向套5;另一端连接在机架横梁22的两端;机架横 梁22的中间位置与机架中间连接杆19连接;机架中间连接杆19 一端与转向轴支套18和 转向轴24连接,另一端与手扶拖拉机挂接框21连接,在机架侧杆12与机架横梁22上连 接有机架固定板20;机架通过机架支撑杆13、 14和机架固定板20与手扶拖拉机旋耕机固定成一体。摇臂销轴挡圈1安装在在摇臂销轴16上,通过摇臂销轴16将摇臂2、摇臂连接杆15 连接在一起,摇臂2固定在尾轮转向套5上,尾轮转向套5是一个内方套,它安装在尾轮 支套7内,尾轮支套7固定在机架侧杆12上,机架侧杆12,机架中间连接杆19,机架横 梁22,机架固定板连接成一个整体。机架单体连接时,通过机架中间连接杆19与手扶拖 拉机挂接框21连成一体安装在手扶拖拉机挂接装置17上。当机架与旋耕机10连接时, 通过机架固定板20与旋耕机10连接,再通过机架支撑杆13、 14将机架整体与手扶拖拉 机连接。尾轮转向轴支套18固定在机架中间连接杆19上,转向轴24安装在转向轴支套18内, 轴向齿轮23固定在转向轴24上与摇臂连接杆15相齿合。脚蹬板26固定在转向轴24的下部,其作用是用脚力蹬动脚蹬板26带动转向轴24转 动,完成转向功能。手把杆28安装在转向轴24的上部,其作用是用手力扳动手把杆28 带动转向轴24转动,脚踏板25安装在转向轴支套18上,机手将脚放置上面,旋转手柄 3安装在尾轮升降螺杆4上,尾轮升降螺杆4与尾轮升降套27连接,尾轮升降套27是一 个外方套,它安装在尾轮转向套5内,其下部固定有尾轮叉板11,左右尾轮9安装在叉 板11内。乘座8固定在转向支套18上。实施例2:在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扶拖拉机双尾轮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由机架、乘座、左右尾轮装置,双尾轮转向装置组成,左右尾轮装置连接在机架的后端的下部,乘座连接在机架后端的上部,双尾轮转向装置连接在左右尾轮装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景文曹玲曹勇
申请(专利权)人:曹景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