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脖多纵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7204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鹅脖多纵梁结构,包括构成车架的横梁(1)、(5)和纵梁(2),其特征在于:在纵梁(2)的一侧设置有副纵梁(3),并且副纵梁(3)还与横梁(1)、(5)和副横梁(4)相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拖车中半挂车车架的改进,具体为一种鹅脖多纵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道路运输业的发展,货运半挂车在道路运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货运半挂车的稳定性是货运半挂车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标。半挂车重心的高度直接影响到半挂车运行的稳定性。半挂车承载面高度根据牵引车鞍座结合面而定(鞍座结合面高度+鹅脖高度),目前国内牵引车鞍座结合面高度较高在1.3-1.4米,甚至更高。挂车承载面升高,引起半挂车重心高度的升高,直接影响到半挂车运行的稳定性,甚至会引起运行过程中翻车的恶性事故。另外,在国家规定总高4米高度内,挂车承载面过高会减小货物装载空间,降低运输效率,增加运输成本。降低承载面对于具有高度要求的货物(如集装箱)也是非常必要的。现在,大多数降低承载面的方法是降低车架纵梁的鹅脖截面高度,而降低鹅脖截面高度会降低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在降低承载面的同时又能增强承载能力的鹅脖多纵梁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构成车架的横梁和纵梁,在纵梁的一侧设置有副纵梁,并且副纵梁还与横梁和副横梁相连接。副纵梁下还可以设置加固板,副纵梁的安装位置是在两纵梁的内侧或外侧。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在降低承载面的同时又能增强承载能力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纵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构成车架的横梁1、5和纵梁2,在纵梁2的一侧设置有副纵梁3,并且副纵梁3还与横梁1、5和副横梁4相连接,连接后横梁1、5、副横梁4、纵梁2与副纵梁3一起构成车架的重要支撑,同时在副纵梁3下还设置有加固板6。副纵梁3的安装位置是在两纵梁2的内侧或外侧,数量可以是若干根,图示以内侧两根为例。本技术即能降低截面高度又能增加强度。这种结构的理论依据是截面降低时强度减小,可通过增加其数量来增加整个鹅脖部位的强度。主要结构是在两纵梁2的内侧或外侧增加若干副纵梁3(图示以内侧两根为例)通过若干根横梁1、4、5把纵梁和副纵梁连接起来,在必要的地方可增加加固板6,副纵梁的长短可根据车型而定。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即降低了承载面的高度,又弥补了因鹅脖截面高度降低而引起的强度不足。权利要求1.一种鹅脖多纵梁结构,包括构成车架的横梁(1)、(5)和纵梁(2),其特征在于在纵梁(2)的一侧设置有副纵梁(3),并且副纵梁(3)还与横梁(1)、(5)和副横梁(4)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鹅脖多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副纵梁(3)下还可以设置加固板(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鹅脖多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副纵梁(3)的安装位置是在两纵梁(2)的内侧或外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对拖车中半挂车车架的改进,具体为一种鹅脖多纵梁结构,包括构成车架的横梁和纵梁,在纵梁的一侧设置有副纵梁,副纵梁还与横梁和副横梁相连接,副纵梁下还设置加固板,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在降低承载面的同时又能增强承载能力的优点。文档编号B62D21/02GK2642623SQ03284138公开日2004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6日专利技术者郏连喜, 董华周, 唐华, 刘春霞, 刘亚, 李华田 申请人:驻马店市华骏车辆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郏连喜董华周唐华刘春霞刘亚李华田
申请(专利权)人:驻马店市华骏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