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水龙专利>正文

汽车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70900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1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消声器,包括筒体、左进气管、右进气管以及出气管,筒体内设置第一消音室、右扩张室、第二消音室、左扩张室以及共振室,左扩张室的容积大于右扩张室的容积;右进气管连接在筒体的右侧壁上,左进气管连接在筒体的左侧壁上。左右两根进气管分别经两侧的消音室进入各自的扩张室时,可对发动机排出的尾气噪音进行初步降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消声器
技术介绍
消声器作为汽车上必不可少的部件,在汽车上越来越得到重视,传统的消声器结构比较简单,主要依靠设置在消声器壳体内的消音棉来降低声音,使用寿命一般较低,使用几年就需要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消声器。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方案:一种汽车消声器,包括筒体、左进气管、右进气管以及出气管,所述筒体内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以及第四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筒体的右侧壁之间形成第一消音室,所述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之间形成右扩张室,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若干通孔;所述第四隔板和筒体左侧壁之间形成第二消音室,所述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之间形成左扩张室,所述第三隔板上开设若干通孔;所述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之间形成共振室,所述的出气管的一端置于共振室内,所述左扩张室的容积大于右扩张室的容积;所述右进气管连接在筒体的右侧壁上,所述左进气管连接在筒体的左侧壁上,所述右进气管的一端穿过第一消音室并置于右扩张室内,所述左进气管的一端穿过第二消音室并置于左扩张室内,所述的第一消音室和第二消音室内分别填充有吸声材料,所述右进气管和左进气管上均布若干开孔。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气管包括多孔直管和扩口管;所述右进气管的多孔直管的一端穿过筒体的右侧壁伸入第一消音室内,所述右进气管的扩口管设置在第一隔板上,所述右进气管的多孔直管出口端插入在该右进气管的扩口管的扩口内,所述右进气管的多孔直管的插入部分与该右进气管的扩口管之间设置隔振原件;所述左进气管的多孔直管一端穿过筒体的左侧壁伸入第二消音室内,所述左进气管的扩口管设置在第二隔板上,所述左进气管的多孔直管的出口端插入在该左进气管的扩口管的扩口内;所述左进气管的多孔直管的插入部分与该左进气管的扩口管之间设置隔振原件。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位于共振室内的一端设有侧通孔,所述侧通孔有若干个并沿出气管周向成排分布。进一步的,所述共振室、左扩张室以及右扩张室的底部设置排水孔。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左右两根进气管分别经两侧的消音室进入各自的扩张室时,可对发动机排出的尾气噪音进行初步降噪。经左右两进气管分别通入左右两扩张室内后,由于左扩张室和右扩张室的容积不相等,使经左扩张室和右扩张室进入共振室的两股高温高压气体不同步相互相消干涉,利于声能进一步降低和衰竭。进气管分设成多孔直管和扩口管,当多孔直管在温度变化发生膨胀收缩时,会克服隔振原件的摩擦力沿轴向产生相对运动,不会受到隔板的限制,由此降低膨胀收缩对多孔直管上开孔区域的作用力,避免了以往整根进气管上开孔区域易开裂的现象,延长进气管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进气管的示意图;其中,1、出气管,2、左进气管,3、右进气管,4、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第三隔板,7、第四隔板,8、第一消音室,9、右扩张室,10、共振室,11、左扩张室,12、第二消音室,13、吸声材料,14、筒体,21、多孔直管,22、扩口管,23、隔振原件。【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汽车消声器,包括筒体14、左进气管2、右进气管3以及出气管1,筒体14内设置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6以及第四隔板7,第一隔板4与筒体14的右侧壁之间形成第一消音室8,第二隔板5与第一隔板4之间形成右扩张室9,第二隔板5上开设若干通孔。第四隔板7和筒体14左侧壁之间形成第二消音室12,第三隔板6和第四隔板7之间形成左扩张室11,第三隔板6上开设若干通孔;第二隔板5和第三隔板6之间形成共振室10,出气管I的一端置于共振室10内,左扩张室11的容积大于右扩张室9的容积。 右进气管3连接在筒体14的右侧壁上,左进气管2连接在筒体14的左侧壁上,右进气管3的一端穿过第一消音室8并置于右扩张室9内,左进气管2的一端穿过第二消音室12并置于左扩张室11内,第一消音室8和第二消音室12内分别填充有吸声材料13,右进气管3和左进气管2上均布若干开孔。如图2所示,进气管包括多孔直管21和扩口管22。多孔直管21和扩口管22之间设置隔振元件23。多孔直管21上具有开孔分布区。右进气管3的多孔直管的一端穿过筒体14的右侧壁伸入第一消音室8内,右进气管3的扩口管设置在第一隔板4上,右进气管3的多孔直管出口端插入在该右进气管3的扩口管的扩口内,右进气管3的多孔直管的插入部分与该右进气管3的扩口管之间设置隔振原件23。左进气管2的多孔直管一端穿过筒体14的左侧壁伸入第二消音室12内,左进气管2的扩口管设置在第二隔板5上,左进气管2的多孔直管的出口端插入在该左进气管2的扩口管的扩口内;左进气管2的多孔直管的插入部分与该左进气管2的扩口管之间设置隔振原件23。出气管I位于共振室10内的一端设有侧通孔,侧通孔有若干个并沿出气管I周向成排分布。共振室10、左扩张室11以及右扩张室9的底部设置排水孔。排水孔便于将积水排出,防止腐蚀。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主权项】1.一种汽车消声器,其特征,包括筒体(14)、左进气管(2)、右进气管(3)以及出气管(1),所述筒体(14)内设置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6)以及第四隔板(7),所述第一隔板(4)与筒体(14)的右侧壁之间形成第一消音室(8),所述第二隔板(5)与第一隔板(4)之间形成右扩张室(9),所述第二隔板(5)上开设若干通孔; 所述第四隔板(7)和筒体(14)左侧壁之间形成第二消音室(12),所述第三隔板(6)和第四隔板(7)之间形成左扩张室(11),所述第三隔板(6)上开设若干通孔;所述第二隔板(5)和第三隔板(6)之间形成共振室(10),所述的出气管(I)的一端置于共振室(10)内,所述左扩张室(11)的容积大于右扩张室(9)的容积; 所述右进气管(3)连接在筒体(14)的右侧壁上,所述左进气管(2)连接在筒体(14)的左侧壁上,所述右进气管(3)的一端穿过第一消音室(8)并置于右扩张室(9)内,所述左进气管(2)的一端穿过第二消音室(12)并置于左扩张室(11)内,所述的第一消音室(8)和第二消音室(12)内分别填充有吸声材料(13),所述右进气管(3)和左进气管(2)上均布若干开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消声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气管包括多孔直管(21)和扩口管(22); 所述右进气管(3)的多孔直管的一端穿过筒体(14)的右侧壁伸入第一消音室(8)内,所述右进气管(3 )的扩口管设置在第一隔板(4 )上,所述右进气管(3 )的多孔直管出口端插入在该右进气管(3)的扩口管的扩口内,所述右进气管(3)的多孔直管的插入部分与该右进气管(3)的扩口管之间设置隔振原件(23); 所述左进气管(2)的多孔直管一端穿过筒体(14)的左侧壁伸入第二消音室(12)内,所述左进气管(2)的扩口管设置在第二隔板(5)上,所述左进气管(2)的多孔直管的出口端插入在该左进气管(2)的扩口管的扩口内;所述左进气管(2)的多孔直管的插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消声器,其特征,包括筒体(14)、左进气管(2)、右进气管(3)以及出气管(1),所述筒体(14)内设置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6)以及第四隔板(7),所述第一隔板(4)与筒体(14)的右侧壁之间形成第一消音室(8),所述第二隔板(5)与第一隔板(4)之间形成右扩张室(9),所述第二隔板(5)上开设若干通孔;所述第四隔板(7)和筒体(14)左侧壁之间形成第二消音室(12),所述第三隔板(6)和第四隔板(7)之间形成左扩张室(11),所述第三隔板(6)上开设若干通孔;所述第二隔板(5)和第三隔板(6)之间形成共振室(10),所述的出气管(1)的一端置于共振室(10)内,所述左扩张室(11)的容积大于右扩张室(9)的容积;所述右进气管(3)连接在筒体(14)的右侧壁上,所述左进气管(2)连接在筒体(14)的左侧壁上,所述右进气管(3)的一端穿过第一消音室(8)并置于右扩张室(9)内,所述左进气管(2)的一端穿过第二消音室(12)并置于左扩张室(11)内,所述的第一消音室(8)和第二消音室(12)内分别填充有吸声材料(13),所述右进气管(3)和左进气管(2)上均布若干开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水龙
申请(专利权)人:卢水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