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泸州机器厂专利>正文

自卸车货箱卸料门锁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6472 阅读:3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缸车货箱卸料门的液压锁紧装置。本装置采用油缸活塞杆带动连杆、轴及摇臂运动的一组机构,实现卸料门的机动开闭,锁紧可靠。卸料门与货箱结合部还采用密封材料,密封性能好,不漏物,不漏水,是一种现有弹簧式机械锁紧装置的换代装置。(*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卸车货箱卸料门的液压锁紧装置。由机械工业厅出版社1987年7月出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用汽车分会,专用汽车技术性能手册编委会编辑《专用汽车技术性能手册》P298--415.P600--604;广州市环境卫生研究所1990年6月出版,广州市环境卫生研究所,建设部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编辑《国内外环卫机具产品、科技信息汇编》P4--96给出资料,现有自卸车货箱卸料门(活动门)关合后,采用弹簧式机械锁紧装置锁紧,由于受结构限制,弹簧力偏小,锁紧极不可靠,装料后,在物料自重水平分力压迫下,卸料门与货箱结合部位产生间隙,不能密闭,在运输途中,不断有物料、粉尘漏出,造成对道路、空气污染。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锁紧装置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靠有自卸料门液压锁紧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铰联于车箱底的液压油缸活塞杆的伸缩运动,通过连杆、轴,将运动传给锁紧摇臂,使摇臂上下转动,将卸料门放开、锁紧。卸料门与货箱结合部位采用密封材料,保证密封可靠。本液压锁紧装置,锁紧力足够,锁紧可靠,不会松动,密闭可靠,不漏物,不漏水,克服了现有自卸车锁紧装置的缺陷。以下给出附图,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结构及原理。附图说明图1是卸料门及本装置的正面视图。图2是左视图。图3是油缸带液控单向阀的剖视图。液压油缸5的缸筒端铰联于货箱8底部的支座4上,活塞杆端与连杆6铰联,连杆6与轴3键联接,轴3两端键联接两锁紧摇臂1。活塞杆往复移动,带动与其铰联的连杆6正、反施转,连杆6通过与其配合的轴3处的键,轴3通过与其配后的锁紧摇臂1处的键传递扭矩,使锁紧摇臂1随之产生旋转运动。当货箱8倾翻卸料时,油缸5的活塞杆缩回带动连杆6,轴3及锁紧摇臂1顺时针旋转,摇臂1离开卸料门9,让出卸料门开启位置。当货箱8恢复水平位置,卸料门9因自重闭合后,油缸5的活塞杆伸出,带动锁紧摇臂1逆时针旋转,对卸料门进行锁紧。油缸活塞杆与连杆的配合应保证不在死点位置。为了保持锁紧力不变,应在油缸5的无杆腔油路中加上一个液控单向阀10,图3所示。卸料门与货箱结合部位采用密封材料,保证密封可靠。油缸5的动力,由自卸车原有油泵提供,运动方向由液压换向阀控制。权利要求1.一种自卸车货箱料门锁紧装置,包括摇臂(1)及使摇臂上下转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使摇臂上下转动的机构为液压油缸(5)的一端联于货箱底部的支座(4)上,另一端与连杆(6)铰联,连杆(6)与轴(3)键联,轴(3)支承于货箱底部的两支座(2)、(7)且与其铰联,轴(3)两端键联接两摇臂(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油缸(5)的无杆腔油路中加一个液控单向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卸料门与货箱结合部位采用密封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自缸车货箱卸料门的液压锁紧装置。本装置采用油缸活塞杆带动连杆、轴及摇臂运动的一组机构,实现卸料门的机动开闭,锁紧可靠。卸料门与货箱结合部还采用密封材料,密封性能好,不漏物,不漏水,是一种现有弹簧式机械锁紧装置的换代装置。文档编号B62D33/02GK2122799SQ9221415公开日1992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杨运华, 古孝先, 付兴海 申请人:泸州机器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卸车货箱料门锁紧装置,包括摇臂(1)及使摇臂上下转动的机构,其特征在于使摇臂上下转动的机构为:液压油缸(5)的一端联于货箱底部的支座(4)上,另一端与连杆(6)铰联,连杆(6)与轴(3)键联,轴(3)支承于货箱底部的两支座(2)、(7)且与其铰联,轴(3)两端键联接两摇臂(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运华古孝先付兴海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机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