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增文专利>正文

一种载重前驱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6296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重前驱车,包括:车厢、底盘,所述车厢与底盘之间设有曲杠杆,所述曲杠杆的一端与车厢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盘固定连接,所述底盘上固定设有用来支撑曲杠杆的支座,所述车厢与底盘之间的曲杠杆为四个,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车辆的车厢与底盘之间设有曲杠杆,固定三角形支座,底盘与车厢之间通过连接,曲杠杆的一端与车厢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盘上的三角形支座固定连接。车辆所载物体压力可以分解为向前的力,就增加了车辆向前的驱动力,这样就实现了节能的目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具体说涉及一种载重前驱车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载重车包括驾驶室、底盘、车厢,车辆的结构是车厢与底盘直接接触,这种车厢所载物体对底盘施加压力,行驶时车辆重心后置,重力对车辆产生较大的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车辆所载物体重量的载重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载重前驱车,包括车厢、底盘,其特征是所述车厢与底盘之间设有曲杠杆,所述曲杠杆的一端与车厢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盘固定连接,所述底盘上固定设有用来支撑曲杠杆的支座。以下是上述方案的几种改进方式其中一种改进为,所述车厢与底盘之间的曲杠杆为四个。另一种改进为,曲杠杆的形状是Z形。再一种改进,曲杠杆的截面形状是圆形或矩形形状。再一种改进,所述车辆底盘上用来支撑曲杠杆的支座为三角形,三角形成后仰状。再一种改进,所述底盘上固定设有用来支撑曲杠杆的支座与曲杠杆之间存在间隙。由于本技术在车辆的车厢与底盘之间设有曲杠杆,固定三角形支座,底盘与车厢之间通过连接,曲杠杆的一端与车厢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盘上的三角形支架固定连接。车辆所载物体压力可以分解为向前的力,就增加了车辆向前的驱动力,这样就实现了节能的目的。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载重前驱车,包括车厢1、底盘2,所述车厢1与底盘2之间设有曲杠杆3,所述车厢1与底盘2之间的曲杠杆3为四个,曲杠杆3的形状是Z形,曲杠杆3的截面形状是圆形或矩形形状,所述曲杠杆3的一端与车厢1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盘2固定连接,所述底盘2上固定设有用来支撑曲杠杆3的支座4,所述支座4为三角形,呈后仰状,所述支座4与曲杠杆3之间存在间隙。权利要求1.一种载重前驱车,包括车厢、底盘,其特征是所述车厢与底盘之间设有曲杠杆,所述曲杠杆的一端与车厢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盘固定连接,所述底盘上固定设有用来支撑曲杠杆的支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重前驱车,其特征是所述车厢与底盘之间的曲杠杆为四个。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载重前驱车,其特征是曲杠杆的形状是Z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载重前驱车,其特征是曲杠杆的截面形状是圆形或矩形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重前驱车,其特征是所述车辆底盘上用来支撑曲杠杆的支座为三角形,三角形成后仰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重前驱车,其特征是所述底盘上固定设有用来支撑曲杠杆的支座与曲杠杆之间存在间隙。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载重前驱车,包括车厢、底盘,所述车厢与底盘之间设有曲杠杆,所述曲杠杆的一端与车厢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盘固定连接,所述底盘上固定设有用来支撑曲杠杆的支座,所述车厢与底盘之间的曲杠杆为四个,由于本技术在车辆的车厢与底盘之间设有曲杠杆,固定三角形支座,底盘与车厢之间通过连接,曲杠杆的一端与车厢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盘上的三角形支座固定连接。车辆所载物体压力可以分解为向前的力,就增加了车辆向前的驱动力,这样就实现了节能的目的。文档编号B62D33/077GK2803865SQ200520082979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李增文, 蔺景美 申请人:李增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载重前驱车,包括:车厢、底盘,其特征是:所述车厢与底盘之间设有曲杠杆,所述曲杠杆的一端与车厢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盘固定连接,所述底盘上固定设有用来支撑曲杠杆的支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增文蔺景美
申请(专利权)人:李增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