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版装置及具有该制版装置的孔版印刷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5331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6 01:27
提供一种制版装置和具有该制版装置的孔版印刷机。该制版装置包括母版辊、热头、设于和该热头相对位置的压版辊,通过一边驱动该压版辊旋转输送来自母版辊的母版,一边用热头对该母版制版而形成所希望的图案,包括用于将母版从压版辊剥离的母版剥离机构。该母版剥离机构包括:设置在压版辊的输送下游侧的刀片,该刀片朝向和压版辊的外周面脱离了接触的母版与该外周面之间的空间延伸;和驱动刀片以使刀片的刀刃接近并压靠外周面、或者远离外周面的方式在空间中摆动的刀片致动机构。如此,不必搭载复杂的输送控制,仅利用简单的机构,即使在母版牢固地粘附于压版辊的情况下,也不会引起输送塞纸问题,能可靠地进行母版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版装置及具有该制版装置的孔版印刷机,更具体地,涉及在例如但不限于感热孔版用母版的输送机构中防止由于母版粘附于压版辊而导致的输送不良的制版装置及具有该制版装置的孔版印刷机。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平199726303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孔版印刷机的母版输送机构,其在用于输送母版的辊(压版辊)表面使用橡胶材料,由于老化而从该橡胶材料渗出的油分或添加物,会使母版粘附于辊上而产生输送塞纸问题。在上述公报中,为了防止油分和添加物的渗出,提出在辊的橡胶材料上涂敷油分和添加物不能通过的非通液性的材料的方法。但是,即使涂敷非通液性的材料,在用户可触及的位置配置辊时,也会因污染导致的外界因素而发生粘附,可能发生输送塞纸问题。另外,在孔版印刷机中,通过将压版辊向热头按压,可实现穿孔的均匀性。但如上述公报所示,在使用了卷绕有非通液性管的辊的情况下,由于其表面的凹凸和摩擦将难以实现穿孔的均匀性。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必须针对辊的表面的凹凸和摩擦性要求高精度,这将增加辊制作时的工序,导致成本大幅度地上涨。另外,如上述公报所示,提出了根据放置的条件,进行改变动作模式的控制以解除粘附,但为了可靠地剥离,必须细致地设定该动作模式,导致控制变得复杂。并且,在作为记录介质的母版牢固地固定的情况下,仅通过进行粘附部的移动动作将粘附解除的张力不足,无法将粘附解除。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12730号公报中记载有记录装置、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程序。在记录介质被热头按压的状态下放置时,发生记录介质粘附于热头的情况。与放置的条件相对应地设置多个使记录介质自热头移动的动作模式,进行输送控制,从而解除粘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版装置及具有该制版装置的孔版印刷机,其不再对辊的输送性等产生影响,且不必搭载复杂的输送控制,仅利用简单的机构,即使在母版(原纸)牢固地粘附于辊的情况下,也不会引起输送塞纸问题,能可靠地进行母版输送。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本技术第I方案的一种制版装置,包括母版供给部、制版部、设于和该制版部相对位置的压版辊,在该制版装置中,一边驱动该压版辊旋转输送来自所述母版供给部的母版,一边用所述制版部对该母版制版而形成所希望的图案,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母版从所述压版辊剥离的母版剥离机构,该母版剥离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版辊的输送下游侧的刀片,该刀片朝向在和所述压版辊的外周面脱离了接触的母版与该外周面之间的空间延伸,和驱动所述刀片以使所述刀片的刀刃接近并压靠所述外周面、或者远离所述外周面的方式在所述空间中摆动的刀片致动机构。根据本技术第2方案的制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I方案的制版装置中,具有:控制部,其用于对所述压版辊的旋转和所述刀片致动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以及温湿度传感器,其连接于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压版辊附近的温度和/或湿度进行检测,当所检测到的温度和/或湿度为规定值以上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刀片致动机构动作,驱动所述刀片使所述刀刃接近并抵靠于所述压版辊的外周面,同时驱动控制所述压版辊向输送方向旋转,以将母版从所述压版辊剥离。根据本技术第3方案的制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I方案的制版装置中,具有:控制部,其用于对所述压版辊的旋转和所述刀片致动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以及放置时间检测部,其对所述母版放置于所述压版辊的放置时间进行计时,当该计时所得的放置时间为规定值以上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刀片致动机构以驱动所述刀片使所述刀刃接近并抵靠于所述压版辊的外周面,同时驱动控制所述压版辊向输送方向旋转,以将母版从所述压版辊剥离。根据本技术第4方案的制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3方案的制版装置中,具有:转速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压版辊附近,用于检测所述压版辊的转速;在所述转速传感器检测到的转速为零时触发所述放置时间检测部的计时,并将计时结果作为所述放置时间发送至所述控制部。根据本技术第5方案的制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1-4中任一方案的制版装置中,所述刀刃大致沿所述压版辊的轴向延伸。根据本技术第6方案的制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1-4中任一方案的制版装置中,所述母版剥离机构具有:板金片,所述刀片与该板金片固定连结或一体地形成;所述刀片致动机构具有致动器,其用于驱动所述板金片,使所述刀片随着所述板金片摆动,以接近并压靠所述压版辊的外周面、或远离该外周面。根据本技术第7方案的制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1-4中任一方案的制版装置中,所述刀刃的延伸线相对于所述压版辊的轴线倾斜而大致形成规定夹角。根据本技术第8方案的制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7方案的制版装置中,所述刀刃抵靠所述压版辊的外周面时,在所述压版辊的轴向上,所述刀刃的延伸线与所述压版辊的外周面连续地接触。根据本技术第9方案的制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1-3中任一方案的制版装置中所述刀片由塑料制成。根据本技术第10方案的一种孔版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9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制版装置,该孔版印刷机一边通过所述压版辊旋转输送作为所述母版的孔版原纸,一边利用作为所述制版部的热头对所述孔版原纸进行穿孔制版而形成所希望的图像。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的制版装置,通过使刀片的刀刃靠近并压靠于压版辊的外周面,从而能够使刀刃位于母版与压版辊的粘附部位的移动轨迹上,由此能可靠地将母版剥离。在剥离母版时,通过使刀刃的延伸线相对于压版辊的轴线倾斜形成规定夹角,从而可有利地改善剥离效果。另外,利用刀刃与压版辊的外周面连续地逐渐进行接触,可以有效地将母版沿着压版辊的表面进行全线剥离。【附图说明】图1表示孔版印刷机内部制版装置及周边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孔版印刷机内部设有母版剥离机构的制版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母版剥离机构的待机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母版剥离机构的剥离动作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剥离动作时刀片与压版辊的位置关系的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版装置中的剥离动作的控制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本技术的制版装置适用于孔版印刷机中的感热孔版用母版的制版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制版装置及其周边结构的立体图。制版装置I大致由母版辊10、压版辊13、热头12以及对制版装置的整体进行控制的控制部(未示出)、压版辊驱动部等构成。下面,参照图2,具体地对制版装置I进行说明。制版装置I具有:母版收纳部201,其用于收纳母版辊10 ;热头12,其用于对从母版辊10输送来的母版15实施穿孔以进行制版;以及压版辊13,其与热头12相对配置用以向下游方向输送母版15。另外,制版装置I还具有刀片5以及致动机构7,刀片5的前端部在压版辊13的外周面与经过了压版辊13输送而离开了该外周面的母版之间的空间,朝向母版与压版辊13的接触部延伸,刀片5的另一端部经由支点轴固定于该板金片6。该致动机构7具有:施力弹簧9,其连接于板金片6的一端侧与机体框架之间,时常向板金片6施加沿母版输送方向的拉力;螺线管8,其可线性移动的前端连接于板金片6的另一端侧以驱动板金片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版装置,包括母版供给部、制版部、设于和该制版部相对位置的压版辊,在该制版装置中,一边驱动该压版辊旋转输送来自所述母版供给部的母版,一边用所述制版部对该母版制版而形成所希望的图案,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母版从所述压版辊剥离的母版剥离机构,该母版剥离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版辊的输送下游侧的刀片,该刀片朝向在和所述压版辊的外周面脱离了接触的母版与该外周面之间的空间延伸,和驱动所述刀片以使所述刀片的刀刃接近并压靠所述外周面、或者远离所述外周面的方式在所述空间中摆动的刀片致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上刚
申请(专利权)人: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