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气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46069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5 0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夹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去气泡装置,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传力压板,所述传力压板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上固定板上,所述传力压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传力压板的另一端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传力压板,并使传力压板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于上固定板上,同时在传力压板的另一端设置滚轮,该滚轮可旋转地设置于传力压板的另一端上,可以一次性地将胶层与手机或PAD的后盖之间存在的气泡全部排出,从而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去气泡所耗费的时间,提高去气泡的效率,同时提高产品良率和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去气泡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夹具
,特别涉及一种去气泡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手机或PAD后盖贴胶的方法为:先将胶贴在后盖上,然后操作人员再用刮棒将贴胶时存在的气泡排出。整个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小心地用刮棒逐个将气泡排出,费时费力,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而且,人工去气泡还容易导致有些肉眼不易看到的气泡未被排出,从而影响产品的良率。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去气泡装置,其能一次性地将胶层与手机或PAD的后盖之间存在的气泡全部排出,从而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去气泡所耗费的时间,提高去气泡的效率,同时提高产品良率和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去气泡装置,其能一次性地将胶层与手机或PAD的后盖之间存在的气泡全部排出,从而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去气泡所耗费的时间,提高去气泡的效率,同时提高产品良率和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去气泡装置,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传力压板,所述传力压板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上固定板上,所述传力压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传力压板的另一端上。作为本专利技术去气泡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固定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压板固定板,所述传力压板的一端与所述压板固定板轴接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去气泡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压板固定板包括基板和从所述基板的两侧向下延伸的耳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上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压板固定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固定螺丝与所述上固定板连接;所述耳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传力压板包括压板主体和设置于所述压板主体的一端且可嵌入所述耳板之间的嵌入部,并且所述嵌入部横向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传力压板通过穿入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轴承或销轴与所述压板固定板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去气泡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基板和所述传力压板的一端之间连接有弹性部件。作为本专利技术去气泡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为拉簧。作为本专利技术去气泡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嵌入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压板主体的宽度。作为本专利技术去气泡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下固定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由凸起块围成的容置槽,所述凸起块包括第一U形凸起块和第二U形凸起块,所述第一U形凸起块的开口和所述第二U形凸起块的开口相对设置,并且所述第一U形凸起块的开口边缘和所述第二凸起块的开口边缘之间留有空隙。作为本专利技术去气泡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压板主体的另一端的两侧延伸有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滚轮的容置空间,并且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穿孔,所述滚轮通过穿过所述穿孔的销轴或轴承与所述连接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去气泡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下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贯穿孔,所述上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贯穿孔,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贯穿孔和所述第二贯穿孔的立柱连接,并且所述上固定板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立柱上。作为本专利技术去气泡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固定板上方设置有气缸或快速夹。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传力压板,并使传力压板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于上固定板上,同时在传力压板的另一端设置滚轮,该滚轮可旋转地设置于传力压板的另一端上,使用时,只需将贴胶后的手机或PAD的后盖胶面朝上地放置在下固定板上,然后下压上固定板,使滚轮从胶层的一端逐渐滚压至胶层的另一端,从而可以一次性地将胶层与手机或PAD的后盖之间存在的气泡全部排出,从而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去气泡所耗费的时间,提高去气泡的效率,同时提高产品良率和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四。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五。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传力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固定板,11-第二固定孔,12-第二贯穿孔,2-下固定板,21-第一贯穿孔,3-传力压板,31-压板主体,32-嵌入部,321-第二连接孔,33-连接部,331-穿孔,4-滚轮,5-压板固定板,51-基板,511-第一固定孔,52-耳板,6-第一轴承,7-弹性部件,8-凸起块,81-第一U形凸起块,82-第二U形凸起块,83-空隙,9-容置槽,10-第二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如图1至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去气泡装置,包括上固定板1、下固定板2和传力压板3,传力压板3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于上固定板1上,传力压板3的另一端设置有滚轮4,滚轮4可旋转地设置于传力压板3的另一端上。滚轮4的表面光滑,本实施例中,滚轮4的材质为聚酯,因为这种材质的滚轮4刚性小于金属材质的滚轮4,从而在去除气泡的同时不会损害胶层。其中,上固定板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压板固定板5,传力压板3的一端与压板固定板5轴接连接,从而实现传力压板3在上固定板1上的可旋转连接。本实施例中,在未使用状态下,上固定板1和传力压板3之间的夹角为100度,即为钝角,随着上固定板1逐渐被下压,上固定板1和传力压板3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直到180度,即上固定板1和传力压板3贴合在一起。压板固定板5包括基板51和从基板51的两侧向下延伸的耳板52,基板51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511,上固定板1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11,压板固定板5通过穿过第一固定孔511和第二固定孔11的固定螺丝与上固定板1连接;耳板5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传力压板3包括压板主体31和设置于压板主体31的一端且可嵌入耳板52之间的嵌入部32,并且嵌入部32横向设置有第二连接孔321,传力压板3通过穿入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321的第一轴承6与压板固定板5连接,当然,可以通过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321的销轴连接,只要能够实现传力压板3与压板固定板5的可旋转连接即可,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嵌入部31被U形凹槽分为两块。基板51和传力压板3的一端之间连接有弹性部件7。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7设置为拉簧。弹性部件7的作用在于完成去气泡操作后,弹性部件7的弹力回复作用可以使得传力压板3回复到初始位置,以进行下一次的去气泡操作。而且由于弹性部件7的“阻力”作用,使得在去气泡的过程中,滚轮4可以缓慢地压过胶层的表面,以尽可能完全地除去胶层与手机或PAD的后壳之间的气泡,大大提高产品的良率。嵌入部32的宽度小于压板主体31的宽度。下固定板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由凸起块8围成的容置槽9,以固定住手机或PAD的后壳,防止在去气泡的过程中,手机或PAD的后壳发生移动,凸起块8包括第一U形凸起块81和第二U形凸起块82,第一U形凸起块81的开口和第二U形凸起块82的开口相对设置,并且第一U形凸起块81的开口边缘和第二凸起块82的开口边缘之间留有空隙83,以便于将手机或PAD后壳取出。压板主体31的另一端的两侧延伸有连接部33,两个连接部33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滚轮4的容置空间,并且连接部33上设置有穿孔331,滚轮4通过穿过穿孔331的第二轴承10与连接部33连接,从而实现滚轮4与传力压板3的可旋转连接。当然,滚轮4也可以通过穿过穿孔331的销轴与连接部33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去气泡装置

【技术保护点】
去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传力压板,所述传力压板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上固定板上,所述传力压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传力压板的另一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去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传力压板,所述传力压板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上固定板上,所述传力压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传力压板的另一端上;所述上固定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压板固定板,所述传力压板的一端与所述压板固定板轴接连接;所述压板固定板包括基板和从所述基板的两侧向下延伸的耳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上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压板固定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固定螺丝与所述上固定板连接;所述耳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传力压板包括压板主体和设置于所述压板主体的一端且可嵌入所述耳板之间的嵌入部,并且所述嵌入部横向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传力压板通过穿入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轴承或销轴与所述压板固定板连接;所述基板和所述传力压板的一端之间连接有弹性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为拉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气泡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加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