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动挺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4370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4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挺柱,包括:壳体,具有盲孔并具有布置在该孔的内壁上的搁置槽;主本体,可滑动布置在该壳体的孔中,其中该主本体包括第一台肩;次本体,相对于该主本体套叠设置并具有第二台肩;弹簧机构,布置在所述第一台肩和第二台肩之间;锁定机构,可从该主本体伸出以与该搁置槽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用在内燃机的配气机构中的停动挺柱。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停动液压间隙调节器。
技术介绍
停动液压间隙调节器在内燃机中被用于能根据发动机所需要的功率来启用或停用(停动)气缸。这种发动机的马达管控系统确定是否需要所有的气缸来提供所需要的功率,或者确定可以停动其中一些的气缸。这种停动通过减小相应气门的运动或使相应气门无法运动来实现。例如,US2011061615公开了一种停动液压间隙调节器。这种现有技术的液压间隙调节器或挺柱具有壳体,本体可滑动布置在壳体内。设置弹簧来推动该本体至休止位置,并且锁定销从该本体径向伸出用于将该本体锁定在设于壳体中的搁置槽内。在锁定位置上,该挺柱起到常规挺柱的作用,并且气门将与气缸同步运动。如果需要停动气门,则对挺柱外表面上的槽施加液压。该槽通过端口与该锁定销流体连通。该液压销通过液压被向内压,从而使销脱离销搁置部并且该本体能够在壳体中自由运动。该挺柱以各种形状和不同的尺寸来实现,结果,针对每种应用都须重新设计和制造挺柱。内部构件如弹簧、本体和锁定销也须根据其应用情况例如本体在停动状态下在壳体内所能具有的行程来设计。锁定状态下的本体将会有一定间隙,该间隙需要根据应用情况来调节。在制造这种停动挺柱时,每个挺柱均需要针对该内部间隙来校准。这导致校准壳体内的搁置槽,使得校准停动挺柱成为费力的工作。此外,校准还通过调整保持环的厚度来实现,本体通过该保持环被限制在壳体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减轻或消除上述缺点。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种停动挺柱来实现该目的,其包括:-壳体,具有盲孔并具有布置在该孔的内壁上的搁置槽;-主本体,可滑动布置在该壳体的孔内,其中该主本体包括第一台肩;-次本体,相对于该主本体套叠布置并具有第二台肩;-弹簧机构,布置在所述第一台肩和第二台肩之间;-锁定机构,能从该主本体伸出以与该搁置槽配合。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停动挺柱,可作为独立单元来对待主本体、次本体和弹簧机构,因为弹簧机构布置在主本体的第一台肩和次本体的第二台肩之间。因而,该壳体可以根据特定发动机的需求来单独设计和制造,而挺柱的内部构件可以作为更通用的独立构件来设计制造。所述主本体和次本体套叠相连,这意味着所述主本体和次本体的组合件能通过具有套合滑动的多个部段来变长或缩短。当锁定机构与销搁置部脱接时,这引导了在挺柱内的所需运动,同时弹簧机构保持在各台肩之间并将所述主本体和次本体推压分开。在本专利技术挺柱的优选实施例中,该主本体包括从第一台肩垂直延伸的杆,该次本体包括管状本体,该管状本体具有布置在该管状本体的一端的第二台肩和布置在另一端的缩窄口,并且该杆延伸穿过该缩窄口。所述杆和管状本体套叠设置并且为围绕杆和管状本体布置的弹簧机构提供引导。优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挺柱中,该杆的自由端包括锁定环用于防止杆自由端移出该缩窄口。在这个实施例中,套叠的行程由该锁定环限定,这确保了在所述主本体和次本体的伸展位置上该弹簧机构能在台肩之间张紧设置。这使得人们可以将内部构件设计成具有一定预紧力。当挺柱完全伸展时,该锁定环优选与环垫的圆锥形规准面保持接触。该环垫的圆锥形面设计允许将所述锁定环和环垫之间的接触位置本身定中,从而将作用于环垫表面的接触压力最佳分散到次本体上。这确保了叠置构件之间的最佳接触以及围绕主本体杆的构件的定中。在本专利技术挺柱的又一个实施例中,通气口在该壳体内布置在孔的底部附近和/或底部中。该通气口确保在壳体内的主本体运动不会被该主本体和壳体之间的紧配公差造成的任何压力增大所阻碍。在本专利技术挺柱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外周槽布置在该壳体上,通道在所述外周槽和搁置槽之间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挺柱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布置在孔底部上的垫环。该垫环使人们能够容易地校准挺柱内部间隙。环的厚度限定所述主本体和次本体在壳体内的轴向位置,因而限定该锁定机构相对于该搁置槽的位置。在该挺柱的又一个实施例中,该主本体在背对次本体的端部中包括用于容纳例如液压间隙调节器的空腔。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挺柱中,该锁定机构优选包括布置在径向延伸的通道内的弹簧加载销。以下将结合附图来阐释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特征。【附图说明】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停动挺柱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示出图1实施例的一部分。图3示出在停动状态下的图1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停动挺柱I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停动挺柱I具有壳体2,该壳体具有内部空间3和底部4。挺柱I还具有主本体5,该主本体能在壳体2的内部空间3中轴向运动。主本体5在顶部具有用于容纳例如液压间隙调节器的空腔6。为此设有第一端口 8,该第一端口连通内部空间3和外槽9,该外槽又通过第二端口 10被连通至壳体2内的外槽11。液压流体如油可以经由此路径8、9、10和11被供应至空腔6,以供例如液压间隙调节器使用。主本体5在底部具有杆7,该杆垂直于第一台肩12,主弹簧13和副弹簧14支撑在第一台肩上。围绕杆7地布置有带有第二台肩16的管状本体15。第二台肩16也支撑弹簧13、14,从而使主本体和次本体被推压分开。在管状本体15的顶部设有缩窄口 17,杆7延伸穿过该缩窄口。杆7的末端设有锁定环23,用于防止杆7的末端移出缩窄口 17。当挺柱I完全伸展时,使锁定环23保持接触环垫27的圆锥形规准面。环垫27的圆锥形面设计允许将锁定环23与环垫27之间的接触位置本身定中,于是,相对于管状本体15最佳分散作用于环垫27表面的接触压力,并允许围绕主本体杆7的构件定中。主本体5还包括销18、19,所述销布置在径向延伸的通道内。销18、19被弹簧20径向向外推动,从而使得销18、19通过设置在壳体2的内壁中的搁置槽21被锁定。第三端口 22设置在壳体2中用于抵抗弹簧加载的销18、19泵送控制用液压流体,以使销18、19脱离搁置槽21。在壳体2的底部4附近设有通气口 24、25用于防止压力升高,压力升高会妨碍停动挺柱I的功能。图2示出图1实施例的一部分。主本体5和次本体15套叠相连,从而使弹簧13、14能被安置在台肩12和16之间。这使得人们可以分别处理壳体2和内部构件5、15、13和14ο如图1所示,垫环26位于壳体2的底部4和内部构件5、15、13和14的副台肩16之间。可通过该垫环26来校准销18、19与搁置槽21之间的间隙。图3示出停动状态中的图1的实施例,此时,第三端口被供应加压流体以向内推动销18、19并使其脱离搁置槽21。由此一来,主本体5可以抵抗弹簧13、14的压力相对于壳体2轴向运动,以使杆7套叠滑进次本体15的缩窄口 17中。通过这种方式,挺柱I的功能可被停用以便例如关停内燃机的配气机构中的一气门。【主权项】1.一种停动挺柱,包括: -壳体,该壳体具有盲孔并具有布置在该孔的内壁上的搁置槽; -主本体,该主本体可滑动布置在该壳体的该孔中并包括第一台肩; -次本体,该次主体相对于所述主本体套叠布置并具有第二台肩; -弹簧机构,该弹簧机构布置在所述第一台肩和所述第二台肩之间; -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能从所述主本体伸出以与所述搁置槽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动挺柱,其特征是,所述主本体包括从所述第一台肩垂直延伸的杆,其中所述次本体包括管状本体,所述管状本体具有布置在所述管状本体的一端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停动挺柱,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盲孔并具有布置在该孔的内壁上的搁置槽;‑主本体,该主本体可滑动布置在该壳体的该孔中并包括第一台肩;‑次本体,该次主体相对于所述主本体套叠布置并具有第二台肩;‑弹簧机构,该弹簧机构布置在所述第一台肩和所述第二台肩之间;‑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能从所述主本体伸出以与所述搁置槽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艾莫布特S·菲诺基亚罗A·库尔蒂尔P·帕尔梅贾尼
申请(专利权)人:伊顿意大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