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乔森专利>正文

电子节温控制系统及客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630240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0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节温控制系统及客车,本电子节温控制系统包括:ECU模块、用于检测发动机运行状态的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依次通过调整电路模块、AD模块与ECU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ECU模块的控制输出端通过相应继电器模块分别控制节温器、电子风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过传感器组实时采集发动机运行状态的多种数据,全面检查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对ECU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提供数据支持,并且在多种数据的基础上,实现了发动机温度的精确控制;本电子节温控制系统可以广泛用于客车等大型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节温控制系统及客车
技术介绍
随着发动机采用更加紧凑的设计和具有更大的比功率,发动机产生的废热密度也随之明显增大。车辆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使用的散热能力一般应满足发动机满负荷时的散热需求。由于传统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属于被动式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然而,在部分负荷时,冷却系统会发生功率损失,水泵所提供的冷却液流量超过所需的流量。部分负荷时过大的散热能力将导致发动机功率浪费。对于大多数时间都在市区内或长时间使用发动机部分负荷行驶的车辆来说,现在的冷却系统体积较大,导致冷却效率降低,增大了冷却系统的功率需求,延长了发动机暖机时间,燃料利用率下降,排放增加。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设计一种适于精确控制发动机温度的电子节温控制系统是本领域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节温控制系统,以解决精确控制发动机温度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节温控制系统,包括:E⑶模块、用于检测发动机运行状态的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依次通过调整电路模块、AD模块与ECU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ECU模块的控制输出端通过相应继电器模块分别控制节温器、电子风扇;其中所述调整电路模块包括:第一、第二通道单元,通道选择单元,所述通道选择单元包括:比较器,该比较器的同相端作为调整电路模块的输入端,反相端接入一基准电压,该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与NPN三极管、PNP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NPN三极管的集电极、PNP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电源端相连,所述NPN三极管的发射极、PNP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通道单元、第二通道单元的供电端相连;所述比较器的同相端还分别与第一、第二通道单元的输入端相连,第一通道单元包括: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降压的分压电路,分压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二通道单元包括:第二电压跟随器,所述第一、第二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相连作为调整电路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优选的,为了实时采集发动机运行状态的多种数据,所述传感器组包括:进出水温传感器、发动机进气温度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燃料温度传感器、机油温度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各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一多路模拟开关的输入端相连,该多路模拟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调整电路模块相连。优选的,为了显示传感器数据反应发动机当前的运转状态,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所述ECU模块的显示输出端与一显示模块相连。又一方面,在上述电子节温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客车,所述客车安装所述电子节温控制系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通过传感器组实时采集发动机运行状态的多种数据,全面检查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对ECU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提供数据支持,并且在多种数据的基础上,实现了发动机温度的精确控制;本电子节温控制系统可以广泛用于客车等大型车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示出了电子节温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图2示出了调整电路模块的原理框图;图3示出了通道选择单元的原理框图。图中:比较器U1A、NPN三极管Tl、PNP三极管T2、第一集成运算放大器U1A、第二集成运算放大器U1B、第三集成运算放大器U1C。【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1图1示出了电子节温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电子节温控制系统,包括:ECU模块、用于检测发动机运行状态的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依次通过调整电路模块、AD模块与ECU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ECU模块的控制输出端通过相应继电器模块分别控制节温器、电子风扇;其中所述调整电路模块包括:第一、第二通道单元,通道选择单元,所述通道选择单元包括:比较器,该比较器的同相端作为调整电路模块的输入端,反相端接入一基准电压,该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与NPN三极管、PNP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NPN三极管的集电极、PNP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电源端相连,所述NPN三极管的发射极、PNP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通道单元、第二通道单元的供电端相连;所述比较器的同相端还分别与第一、第二通道单元的输入端相连,第一通道单元包括: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降压的分压电路,分压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二通道单元包括:第二电压跟随器,所述第一、第二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相连作为调整电路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其中,EOJ模块为Electronic Control Unit,行车电脑或车载电脑。所述节温器为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的阀门。图2示出了调整电路模块的原理框图。图3示出了通道选择单元的原理框图。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调整电路模块包括:第一、第二通道单元,通道选择单元,所述通道选择单元包括:比较器U1A,该比较器U1A的同相端作为调整电路模块的输入端,反相端接入一基准电压,该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与NPN三极管Tl、PNP三极管T2的基极相连,所述NPN三极管T1的集电极、PNP三极管T2的发射极分别与电源端相连,所述NPN三极管T1的发射极、PNP三极管T2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通道单元、第二通道单元的供电端相连;所述比较器UlA的同相端还分别与第一、第二通道单元的输入端相连,第一通道单元包括: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降压的分压电路,分压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二通道单元包括:第二电压跟随器,所述第一、第二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相连作为调整电路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其中,所述分压电路通过电阻R2和电阻R3串联构成,电阻R2的一端接入输入信号Ui,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并作为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出端,且电阻R2或者电阻R3可以采用可调电位器(多圈电位器)对其输出电压进行调节。所述比较器和第一、第二电压跟随器分别采用第一集成运算放大器U1A、第二集成运算放大器U1B、第三集成运算放大器U1C。所述调整电路模块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基准电压与输入信号Ui进行比较,例如基准电压采用5V,即,输入信号Ui范围大于5V,则通过第一通道单元降低电压值,即通过分压电路调整到5V范围之内,经过第一电压跟随器后接入AD模块,若输入信号Ui范围小于5V,则直接通过第二通道中的第一电压跟随器进行AD模块,因此,本调整电路模块能够对大于或小于基准电压的输入信号均能进行调理,提高了调整电路模块的通用性。由于分压电阻对信号的处理是线性的,因此,信号处理不会失真,并且提高了信号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传感器组包括:进出水温传感器、发动机进气温度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燃料温度传感器、机油温度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以及各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一多路模拟开关的输入端相连,该多路模拟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调整电路模块相连。为了显示传感器数据反应发动机当前的运转状态,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所述ECU模块的显示输出端与一显示模块相连。所述显示模块可以采用触摸屏或者液晶屏。实施例2在在上述实施例1电子节温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客车,所述客车安装所述电子节温控制系统。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节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ECU模块、用于检测发动机运行状态的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依次通过调整电路模块、AD模块与ECU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ECU模块的控制输出端通过相应继电器模块分别控制节温器、电子风扇;其中所述调整电路模块包括:第一、第二通道单元,通道选择单元,所述通道选择单元包括:比较器,该比较器的同相端作为调整电路模块的输入端,反相端接入一基准电压,该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与NPN三极管、PNP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NPN三极管的集电极、PNP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电源端相连,所述NPN三极管的发射极、PNP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通道单元、第二通道单元的供电端相连;所述比较器的同相端还分别与第一、第二通道单元的输入端相连,第一通道单元包括: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降压的分压电路,分压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二通道单元包括:第二电压跟随器,所述第一、第二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相连作为调整电路模块的信号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森
申请(专利权)人:乔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