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像素电路和驱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2893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8 20:45
一种像素电路,包括:用于串联在第一电平端和第二电平端之间的驱动晶体管和发光元件,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发光元件的第一端,在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和一个导通电极之间连接第二晶体管和存储电容。在初始化阶段,第二晶体管导通,分别初始化存储电容两端的电位和驱动晶体管控制极的电位;在阈值补偿阶段,利用向驱动晶体管控制极提供参考电位,读取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并存储于存储电容,从而实现了对驱动晶体管阈值电压的补偿,继而补偿了像素电路显示的不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及其像素电路和驱动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像素电路和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因具有高亮度、高发光效率、宽视角和低功耗等优点,近年来被人们广泛研究,并迅速应用到新一代的显示当中。OLED显示的驱动方式可以为无源矩阵驱动(PassiveMatrixOLED,PMOLED)和有源矩阵驱动(ActiveMatrixOLED,AMOLED)两种。无源矩阵驱动虽然成本低廉,但是存在交叉串扰现象不能实现高分辨率的显示,且无源矩阵驱动电流大,降低了OLED的使用寿命。相比之下,有源矩阵驱动方式在每个像素上设置数目不同的晶体管作为电流源,避免了交叉串扰,所需的驱动电流较小,功耗较低,使OLED的寿命增加,可以实现高分辨的显示,同时,有源矩阵驱动更容易满足大面积和高灰度级显示的需要。传统AMOLED的像素电路是简单的两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结构,这种电路虽然结构简单,但是不能补偿驱动晶体管T1和OLED阈值电压漂移或因TFT器件采用多晶材料制成而导致面板各处TFT器件的阈值电压不均匀性。当驱动晶体管T1阈值电压、OLED阈值电压发生漂移或在面板上各处的值不一致时,驱动电流IDS就会改变,并且面板上不同的像素因偏置电压的不同漂移情况也不一样,这样就会造成面板显示的不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像素电路和驱动方法,以补偿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不均匀性或者阈值电压漂移。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包括:用于串联在第一电平端和第二电平端之间的驱动晶体管和发光元件,以及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存储电容;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发光元件的第一端形成第三节点,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和发光元件的第二端分别用于连接至第一电平端和第二电平端;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至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形成第一节点,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形成第二节点,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用于输入发光控制信号;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用于提供数据信号或者参考电位的数据线,第三晶体管的控制极用于输入扫描信号;存储电容连接至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之间。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包括:用于串联在第一电平端和第二电平端之间的驱动晶体管和发光元件,以及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和存储电容;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发光元件的第一端形成第三节点,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和发光元件的第二端分别用于连接至第一电平端和第二电平端;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至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形成第一节点,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至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形成第二节点,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用于输入发光控制信号;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用于提供数据信号的数据线,第三晶体管的控制极用于输入扫描信号;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一节点,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用于输入参考电位,第五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至第三晶体管的控制极;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三节点,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用于输入初始化电位,第四晶体管的控制极用于输入初始化控制信号;存储电容连接至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之间。根据第三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像素电路矩阵,所述像素电路矩阵包括排列成n行m列矩阵的上述的像素电路,其中,n和m为大于0的整数;栅极驱动电路,用于产生扫描脉冲信号,并通过沿第一方向形成的各行扫描线向像素电路提供所需的控制信号;数据驱动电路,用于产生代表灰度信息的数据电压信号,并通过沿第二方向形成的各数据线向像素电路提供数据信号;控制器,用于向栅极驱动电路和数据驱动电路提供控制时序。根据第四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像素电路驱动方法,像素电路的每一驱动周期包括初始化阶段、阈值补偿阶段、数据写入阶段和发光阶段,驱动方法包括:在初始化阶段,第二晶体管导通,分别初始化存储电容两端的电位和驱动晶体管控制极的电位;在阈值补偿阶段,第三晶体管和/或第五晶体管导通,向驱动晶体管控制极提供参考电位,读取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信息并通过存储电容存储;在数据写入阶段,第三晶体管导通传输数据电压并存储于存储电容;在发光阶段,第一晶体管根据存储电容两端的压差驱动产生驱动电流,并驱动发光元件发光。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像素电路,通过在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和第一极之间连接第二晶体管和存储电容,并配合时序的控制,利用向驱动晶体管控制极提供参考电位读取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并存储于存储电容,从而实现了对驱动晶体管阈值电压的补偿,继而补偿了像素电路显示的不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a为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像素电路结构图;图1b为实施例一公开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结构图;图2为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像素电路驱动时序图;图3a为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像素电路结构图;图3b为实施例二公开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结构图;图4为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像素电路驱动时序图;图5a为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提供初始化电位变形方案;图5b为实施例二公开的另一种提供初始化电位变形方案;图6a为实施例三公开的一种像素电路结构图;图6b为实施例三公开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结构图;图7为实施例三公开的一种像素电路驱动时序图;图8a为实施例四公开的一种像素电路结构图;图8b为实施例四公开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结构图;图9为实施例四公开的一种像素电路驱动时序图;图10a为实施例五公开的一种像素电路结构图;图10b为实施例五公开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结构图;图11为实施例五公开的一种像素电路驱动时序图;图12为实施例六公开的一种显示装置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首先对一些术语进行说明:本申请中的晶体管可以是任何结构的晶体管,比如双极型晶体管(BJT)或者场效应晶体管(FET)。当晶体管为双极型晶体管时,其控制极是指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第一极可以为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或发射极,对应的第二极可以为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或集电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射极”和“集电极”可以依据信号流向而互换;当晶体管为场效应晶体管时,其控制极是指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第一极可以为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或源极,对应的第二极可以为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源极”和“漏极”可以依据信号流向而互换。显示器中的晶体管通常为一种场效应晶体管:薄膜晶体管(TFT)。下面以晶体管为场效应晶体管为例对本申请做详细的说明,在其它实施例中晶体管也可以是双极型晶体管。发光元件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其它发光元件。发光元件的第一端可以是阴极或阳极,相应地,则发光元件的第二端为阳极或阴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电流应从发光元件的阳极流向阴极,因此,基于电流的流向,可以确定发光元件的阳极和阴极。有效电平可以是高电平,也可以是低电平,可根据具体元器件的功能实现作适应性地置换。第一电平端和第二电平端是为像素电路工作所提供的电源两端。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电平端可以为高电平端VDD,第二电平端为低电平端VSS或地线,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作适应性地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显示装置及其像素电路和驱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串联在第一电平端(VDD)和第二电平端(VSS)之间的驱动晶体管(T1)和发光元件(OLED),以及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和存储电容(C1);驱动晶体管(T1)的第一极连接至发光元件(OLED)的第一端形成第三节点(C),驱动晶体管(T1)的第二极和发光元件(OLED)的第二端分别用于连接至第一电平端(VDD)和第二电平端(VSS);驱动晶体管(T1)的控制极连接至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形成第一节点(A),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连接至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形成第二节点(B),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极用于输入发光控制信号(VEM);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用于提供数据信号(VDATA)或者参考电位(VREF)的数据线(DATA),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极用于输入扫描信号(VScan);存储电容(C1)连接至第二节点(B)和第三节点(C)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串联在第一电平端(VDD)和第二电平端(VSS)之间的驱动晶体管(T1)和发光元件(OLED),以及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和存储电容(C1);驱动晶体管(T1)的第一极连接至发光元件(OLED)的第一端形成第三节点(C),驱动晶体管(T1)的第二极和发光元件(OLED)的第二端分别用于连接至第一电平端(VDD)和第二电平端(VSS);驱动晶体管(T1)的控制极连接至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形成第一节点(A),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连接至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形成第二节点(B),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极用于输入发光控制信号(VEM);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用于提供数据信号(VDATA)或者参考电位(VREF)的数据线(DATA),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极用于输入扫描信号(VScan);存储电容(C1)连接至第二节点(B)和第三节点(C)之间;在第一阶段,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三晶体管(T3)分别响应发光控制信号(VEM)的第一有效电平和扫描信号(VScan)的第一有效电平导通,向第一节点(A)和第二节点(B)传输参考电位(VREF)初始化第一节点(A)和第二节点(B)的电位,通过相应的信号源向第三节点(C)提供初始化电位,并读取驱动晶体管(T1)的阈值电压(VTH);在第二阶段,第二晶体管(T2)由发光控制信号(VEM)控制在截止状态,第三晶体管(T3)响应扫描信号(VScan)的第二有效电平导通向第二节点(B)传输数据信号(VDATA);在第三阶段,第三晶体管(T3)由扫描信号(VScan)控制在截止状态,第二晶体管(T2)响应发光控制信号(VEM)的第二有效电平导通,驱动晶体管(T1)响应第一节点(A)的电位导通驱动发光元件(OLED)发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段依次包括:初始化阶段和阈值补偿阶段;驱动晶体管(T1)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第一电平端(VDD),发光元件(OLED)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至第二电平端(VSS);在初始化阶段,驱动晶体管(T1)的第二极传输第一电平端(VDD)的初始化电位初始化第三节点(C)的电位;在阈值补偿阶段,驱动晶体管(T1)的第二极传输第一电平端(VDD)的有效电平,存储电容(C1)根据第二节点(B)的电位和第三节点(C)的电位读取驱动晶体管(T1)的阈值电压(VTH);或者,驱动晶体管(T1)的第二极用于连接至第二电平端(VSS),发光元件(OLED)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至第一电平端(VDD);在初始化阶段,驱动晶体管(T1)的第二极传输第二电平端(VSS)的初始化电位初始化第三节点(C)的电位;在阈值补偿阶段,驱动晶体管(T1)的第二极传输第二电平端(VSS)的有效电平,存储电容(C1)根据第二节点(B)的电位和第三节点(C)的电位读取驱动晶体管(T1)的阈值电压(VTH)。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晶体管(T4),所述第一阶段依次包括:初始化阶段和阈值补偿阶段;第四晶体管(T4)的第一极连接至第三节点(C),第四晶体管(T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盛东孟雪冷传利王翠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