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生产线上同时运输工件和装配工人的输送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61537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带有至少一个直线生产段(18,20)的生产线(12)上同时运输工件(28)和装配工人的输送系统(10),它包括多个轨迹受约束的运输车(22)。所述运输车分别具有一个在整个运输车长度上延伸并且对于装配工人来说可以行走的装配平台(24),并在沿生产线(12)行驶时可形成联合体(30),在该联合体中,相邻运输车(22)的装配平台(24)基本没有间隙地相互邻接。所述运输车(22)分别具有自己的驱动装置(42)。可这样控制运输车(22)的驱动装置(42),即,在沿直线生产段(18,20)行驶时,使所述驱动装置在联合体(30)中驱动运输车(22)。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沿带有至少一个直线生产段(18,20)的生产线(12)同时运输工件(28)和装配工人的方法,其中,在沿直线生产段(18,20)行驶时,借助于布置在运输车(22)上的驱动装置(42)在联合体(30)中驱动运输车(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具有至少一个直线生产段的生产线上同时运输 工件和装配工人的输送系统和方法,其中,输送系统包括多个轨迹受约束 的运输车,所述运输车a) 分别具有一个在整个运输车长度上延伸的并且对于装配工人来说 可以行走的装配平台;b) 在沿着生产线行驶时可形成联合体(Verband),在联合体中,相 邻运输车的装配平台基本上没有间隙地相互邻接;以及c) 分别具有一个自己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由DE 40 20 286 C2中已知这种类型的输送系统,这种输送系统例如 用在汽车的最终装配中。与被设计成仅用于运输工件的输送系统不同,该 文件中所述的输送系统允许在较长的时间段内随工件一同输送装配工人。 通过这种方式,装配工人可以对工件进行装配或其它的工作,而不必在工 件旁走动。此外,所述运输车沿着生产线的直线生产段形成一推进联合体 (Schubverband)。这里,各最后面的运输车推动在前面行驶的运输车通 过直线生产段,其中最后面的运输车由位置固定的外部驱动装置驱动。所 述驱动装置例如是从外侧作用在装配平台的纵向侧上并以这种方式施加向 前运动所需的推力的摩擦轮。通过从后面进行推动可实现,在推动联合体 内的推动平台始终基本上没有间隙地相互邻接,因此装配工人可以尽可能 不受阻碍且没有危险地在装配平台上移动,特别是从一个装配平台走到下一个装配平台上。在直线生产段的末端,通过将单个运输车被垂直或水平地转换到转换 工位中或在弯道行驶时将其输送到另 一直线生产段上,推动联合体被再次解散。在由DE40 20 286C2已知的输送系统中,运输车具有自己的驱动装 置,从而运输车可以在直线生产段之间独立地移动。当运输车被接收到推 动联合体中中,就关闭自己的驱动装置。装配平台不仅必须承载装配工人和工件,而且也必须接受并导出大的 纵向力以及常见的横向力。特别是在纵向方向上作用有这样的推力,由于 在推动联合体中行驶而使所述推力作用在单个运输车上。在总是被驱动并 因而在行驶方向最后面的运输车中的纵向力最大,因为整个推动联合体的 运动阻力都作用在该运输车上。横向力可能主要由外部的驱动装置例如摩 擦轮引起。由于施加在装配平台上的力,装配平台承受大的应力,因此,这些装 配平台必须制造得具有超过由待承载的工件和装配工人的重量得到的要求 的刚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输送系统,在所述输送系 统中施加在装配平台上的力减小。所述目的在开头所述类型的输送系统中这样来实现,即,可这样来控 制运输车的驱动装置,使得所述驱动装置在沿直线生产段行驶时(使运输 车保持)在联合体中驱动所述运输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弃用施加横向力的外部驱动结构,例如摩擦轮。 各运输车始终由其自己的驱动装置来驱动,从而在推动联合体中在行驶方 向上最后面的运输车上也作用较小的纵向力,因为该运输车现在不再承受 推动联合体的总运动阻力。这里,如果这样控制运输车的驱动装置,即,运输车在联合体中越位 置靠后,由运输车的驱动装置产生的转矩就越大,则是有利的。由此可保证,整个联合体始终均匀地被向前推进,并且这里相邻运输车的装配平台 始终基本上没有间隙地相互邻接。转矩相同时会存在这样的危险,即,由 于不同的摩擦阻力相邻的运输车相互分开。这里,基本上没有间隙是指,在两相邻运输车的装配平台之间仍可以留下最大5cm,优选小于lcm的间隙,该间隙例如由橡胶凸起来跨接。为了使作用在装配平台上的推力不要太大,如果这样来控制运输车的 驱动装置,即,使得在相邻的运输车之间在其行驶方向上没有作用超过一 阈值的推力,则是有利的。总体上,所述阈值取决于生产线或输送系统的 要求,这些要求特别是受待装配和/或待加工的工件的影响。此外,如果运输车在联合体中行驶时可通过离合器相互连接起来,则 是有利的。由此,即使单个运输车或其驱动装置的控制系统可能失灵或控 制系统由于其设计在原则上不能阻止联合体中的运输车分离,也确保了联动。已经证明特别有利的是,在彼此行驶靠近时离合器自动地相互卡锁。 为了确保运输车在联合体中行驶时不分开,如果在运输车上设置用于测定由运输车的驱动装置产生的推力的装置,例如压力传感器,则是有利的。此时这样来控制在联合体中行驶的运输车的驱动装置,即,使得测得 的推力处于预先给定的区间内。为了使装配工人没有危险地从一辆运输车的装配平台行走到到相邻运 输车的装配平台上,如果相邻运输车的装配平台在联合体中行驶时相互隔 开小于5cm、优选小于lcm,则是有利的。该距离则由橡胶凸起等来跨接。为了将待装配的和/或待加工的工件对于装配工人来说容易接近地布 置在装配平台上,如果在运输车上布置有功能单元,则是有利的。该功能 单元在技术上较简单地可以是升降台,通过该升降台布置可以将其上的工 件移动到不同的高度上。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减小施加在装配平台上的力。所述目的由开头所述类型的方法来实现,在该方法中,运输车借助于 布置在运输车上的驱动装置在沿直线生产段行驶时在联合体中被驱动。本方法的有利的改进形式参见权利要求14至22,其优点可合理地从 上述说明中得到。附图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 一 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中示出 图1示出输送系统的实施例的极为筒化的俯视图; 图2示出在图1中示出的输送系统的单个运输车的放大的俯视图。 图3示出在图1中示出的输送系统的运输车在其上没有工件时的放大 的侧浮见图;图4示出在图1中示出的输送系统的运输车在其上没有工件时的放大 的后一见图;图5示出用于连接运输车的离合器在卡锁过程中的放大的简化侧视 图;以及图6示出处于已卡锁状态的图5中示出的离合器。具体实施方式图1以极为简化的俯视图示出输送系统10的一实施例,该输送系统设 置在在图1中部分示出的生产线12上用于同时运输工件和装配工人。输送 系统10包括由导轨14、 16形成的行驶路径。在所示出的简化实施例中设 置有两个生产段18、 20,导轨14、 16沿着所述生产段直线延伸。导轨14、 16尽可能平布设在装配车间内,其中生产线12总体上可能包括其它的这 种直线的生产段18、 20。在生产段18、 20之间,导轨14、 16在路段17 内弧形弯曲,由此形成封闭的行马史路径。构造成相同类型的运输车22在导轨14、 16上循环运行,其中一辆在 图2中以俯4见图;^大示出。运输车22分别具有一装配平台24并在中央分别承载一升降台26,在该升降台上在高度上可移动地固定有待装配的工 件。在这里示出的实施例中,工件28是准备好进行最终装配的汽车白车身, 这在图l和2中仅非常示意性示出。运输车22沿生产段18、 20形成联合体30,在该联合体中装配平台24 基本上没有间隙地相互邻接。以这种方式形成一个对于装配工人可连续的 通行的表面,装配工人在装配工件28时可以在该表面上移动。为了清楚起见,在图3和4中未示出工件28,于是可以更容易地辨识 出升降台26。该升降台借助于剪形传动机构34在高度上是可调的,如在 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那样。为了防止装配工人可能进入到剪形传动机构34 中,升降台26周围用波紋管36相对于装配平台24封闭,其中在图4中横 向于导轨14、 16地去掉了波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带有至少一个直线生产段(18,20)的生产线(12)上同时运输工件(28)和装配工人的输送系统,其中,所述输送系统(10)包括多个轨迹受约束的运输车(22),所述运输车    a)分别具有一个在整个运输车长度上延伸的并且对于装配工人来说可以行走的装配平台(24);    b)在沿生产线(12)行驶时能够形成联合体(30),在联合体中,相邻的运输车(22)的装配平台(24)基本上没有间隙地相互邻接;以及    c)分别具有一自己的驱动装置(42),    所述输送系统的特征在于,能够这样来控制运输车(22)的驱动装置(42),即,使得所述驱动装置在运输车沿直线生产段(18,20)行驶时在所述联合体(30)中驱动所述运输车(2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罗克尔W斯沃博达
申请(专利权)人:艾森曼设备制造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