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抗剪性能动态研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12092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12:26
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抗剪性能动态研究设备,包括设备底座、载物台、荷载台、荷载台动力系统、压力泵、压力产生系统、温控系统、荷载轮和位移传感装置;载物台、荷载台动力系统以及压力产生系统均设置在设备底座上;待测试试样设置在载物台的上表面;荷载轮设置在荷载台底部;位移传感装置设置在荷载台上,位移传感装置的下表面与荷载轮的下表面在自然状态下处于同一水平面;压力泵通过荷载台以及荷载轮将压力传递至待测试试样的面层;荷载台动力系统通过荷载台带动荷载轮在面层上表面移动;温控系统设置在载物台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考虑了沥青混凝土在路面结构中的受剪切特性,可有效的模拟评价复合式路面中沥青层的抗剪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涉及一种道路工程结构性能研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抗剪性能动态研宄设备。
技术介绍
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我国高等级公路的主要类型。水泥路面具有刚度大、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抗疲劳特性好、养护费用少、施工取材更方便等优点。但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材料的脆性,加上施工质量差的原因,水泥路面常常会发生大面积快速的破坏,从而增加路面维修的难度;路面雨水沿水泥混凝土的接缝渗入路面中,进而使路面发生如错台、唧泥等病害,导致路面不平整,行车跳动现象严重,影响行车舒适性。沥青混凝土路面较水泥混凝土路面而言,具有初期造价低、路面平整度好、行车舒适性好等优点,并且便于修复,应用比例逐渐增加。为了改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功能特性、增加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行车舒适性,综合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两种路面的特性,常选择以水泥混凝土作为依托承重层,用沥青混凝土改善谁混凝土的服务性能,即刚柔复合式路面。刚柔复合式路面,最明显的问题在于:(一)裂缝反射病害,荷载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自身设置裂缝、水泥混凝土破坏裂缝会传递到沥青面层;(二)塑性变形病害,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弹性模量相差较大,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更容易发生挤压变形。多项研宄表明沥青混凝土发生塑性变形的根本原因在于,材料的抗剪强度不足,为此单轴贯入试验、三轴剪切试验、抽转剪切试验、三轴蠕变试验等试验方法用于评价材料的抗剪性能。而针对裂缝反射,沥青混凝土材料结构性抗剪的试验方法,以及在荷载动态作用下材料的疲劳抗剪性能研宄,仍未见相关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沥青混凝土面层抗剪性能评价方法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分考虑了沥青混凝土在路面结构中的抗剪性能、兼顾了材料的动态抗变形能力及疲劳特性以及可提高复合式路面的使用性能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抗剪性能动态研宄设备。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抗剪性能动态研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抗剪性能动态研宄设备包括设备底座、载物台、荷载台、荷载台动力系统、压力泵、压力产生系统、温控系统、荷载轮以及位移传感装置;所述载物台以及压力产生系统均设置在设备底座上;待测试试样包括基层、第一结构层、第二结构层以及面层;第一结构层与第二结构层处于同一水平面且二者之间设置有裂缝;第一结构层与第二结构层拼接后形成结构层;面层、结构层以及基层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载物台的上表面;所述荷载轮设置在荷载台底部;所述位移传感装置设置在荷载台上,所述位移传感装置的下表面与荷载轮的下表面在自然状态下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压力产生系统与压力泵相连并向压力泵提供压力;所述荷载轮设置在面层上表面;所述压力泵依次通过荷载台以及荷载轮将压力传递至面层;所述荷载台动力系统通过荷载台带动荷载轮在面层上表面移动;所述温控系统设置在载物台中。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第一结构层与第二结构层之间的间隙是可调整的。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抗剪性能动态研宄设备还包括设置在载物台上的试样承载台,所述试样承载台包括夹具、活动夹板以及固定螺栓;所述夹具呈L型;所述夹具设置在载物台上;所述活动夹板竖立在夹具上并与夹具通过固定螺栓固定;所述夹具与活动夹板之间形成U型空腔;所述面层、结构层以及基层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夹具与活动夹板之间所形成的U型空腔中;所述活动夹板与夹具之间的距离是可调整的。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抗剪性能动态研宄设备还包括设置在压力泵与荷载台之间的压力泵固定杆;所述压力泵依次通过压力泵固定杆、荷载台以及荷载轮将压力传递至面层;所述压力泵固定杆是竖向可伸缩的。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位移传感装置包括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固定杆以及滑动小轮;所述位移传感器通过位移传感器固定杆设置在荷载台上;所述滑动小轮设置在位移传感器底部;所述滑动小轮的下表面与荷载轮的下表面在自然状态下处于同一水平面并与面层相接触;所述位移传感器固定杆是竖向可伸缩的。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位移传感器的位移测量范围是0-50mm,分辨率0.005mm,最大移动速度1.5m/s。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荷载台动力系统包括转轮、转动轴、电动机以及连杆;所述电动机设置在载物台上;所述转轮通过连杆与荷载台相连;所述连杆与荷载台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电动机与转动轴相连;所述电动机依次通过转动轴带动转轮旋转;所述转轮通过连杆以及荷载台带动荷载轮周期性的在面层上表面移动。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压力产生系统包括压力控制型增压设备以及连接管;所述压力控制型增压设备将产生的压力通过连接管输送至压力泵。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压力控制型增压设备的可控制压强范围是3-8bar。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温控系统包括电源、温控仪、热电偶以及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以及热电偶分别镶嵌于载物台中;所述温度探头以及热电偶分别与温控仪相连;所述温控仪与电源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抗剪性能动态研宄设备,当荷载(由荷载轮提供)从试件的一侧向另一侧移动且荷载靠近结构层中间的裂缝时,负有载荷的结构层一侧向下变形,而荷载另一侧有向上变形趋势,裂缝正上方的材料一侧向下受力,另一侧向上受力,这样形成典型的荷载剪切作用;荷载移动到裂缝的另一侧时,出现于上述相反的受力状态,依然是典型的荷载剪切作用,荷载往复移动,就是多次重复的剪切作用,通过测试面层的破坏时作用次数、竖向挠曲位移等,达到对面层结构层的抗剪性能评价。本专利技术采用滑动小轮测试荷载作用下的面层材料动态相对位移评价材料的抗剪性能,减小了传统车辙试验定点取值对试验数据的影响;充分考虑了沥青混凝土材料用作面层时的结构性抗剪性能,可对沥青混凝土的抗裂缝反射性能以及抗疲劳性能进行评价,可对不同类型路面及不同裂缝宽度的路面结构性抗剪性能进行评价;同时,本专利技术采用温控仪对试件进行温度点控,改进了传统的热气流温度环境控制方法,提高了温度控制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抗剪性能动态研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纵向位移测量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试件以及控温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荷载移动原理示意图;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转轮;2_转动轴;3_电动机;4-连杆;5_荷载固定杆;6_压力泵;7_荷载台;8-荷载轮;9-夹具;10_载物台;11_载物台支座;12_压力控制型增压设备;13_连接管;14-外壳;15_位移传感器;16_位移传感器固定杆;17_滑动小轮;18_活动夹板;19_固定螺栓;20_温控仪;21_电热偶;22_温度探头;23_电源;24_面层;25_结构层;26_基层;27-压力泵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2、图3以及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抗剪性能动态研宄设备,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抗剪性能动态研宄设备包括设备底座、以及设置在其上的载物台、动力系统、压力系统、试验承载系统和位移测试系统;载物台由支座支撑;动力系统的动力由电动机通过转动轴、转轮和连杆提供,保证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抗剪性能动态研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抗剪性能动态研究设备包括设备底座、载物台、荷载台、荷载台动力系统、压力泵、压力产生系统、温控系统、荷载轮以及位移传感装置;所述载物台以及压力产生系统均设置在设备底座上;待测试试样包括基层、第一结构层、第二结构层以及面层;第一结构层与第二结构层处于同一水平面且二者之间设置有裂缝;第一结构层与第二结构层拼接后形成结构层;面层、结构层以及基层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载物台的上表面;所述荷载轮设置在荷载台底部;所述位移传感装置设置在荷载台上,所述位移传感装置的下表面与荷载轮的下表面在自然状态下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压力产生系统与压力泵相连并向压力泵提供压力;所述荷载轮设置在面层上表面;所述压力泵依次通过荷载台以及荷载轮将压力传递至面层;所述荷载台动力系统通过荷载台带动荷载轮在面层上表面移动;所述温控系统设置在载物台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胜申俊敏张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