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蓝贯仁专利>正文

具有拉引连动机构的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0588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拉引连动机构的婴儿车,包含一骨架,以及至少一拉引连动机构,该骨架具有一架杆,此架杆具有一个沿着长度方向设置并界定出一通道的杆壁,在杆壁的一个单侧部上具有一个沿着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槽,而该拉引连动机构包括:一安装在骨架上的拉控单元,以及一受拉控单元控制并具弹性复位力的连动单元,上述连动单元包括两个分别位在单侧部的内侧及外侧的连动件,以及一个连动地穿过连动件并通过杆壁的长槽的联结组件,上述联结组件可以使连动件间的距离大于杆壁的厚度,并包括两支沿着长槽的长度方向配置且将连动件固结在一起的紧扣件。借此可以让拉引连动机构平顺确实地穿过杆壁的单侧,并减少拉引连动机构在操作时各元件间的晃动量。(*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拉引连动机构的婴儿车
技术介绍
以往婴儿车在设计上,为了让婴儿车在使用及收合上更为方便,通常会在骨架的适当位置处利用例如拉绳、拉板等等的元件,来连动两个间隔的元件,并使其中一个元件产生预定的动作,而以往婴儿车可能使用到拉引连动机构来操控的部位有收合及展开机构、煞车机构、前轮定向机构等等。但由于以往婴儿车的拉引连动机构在设计上,不是引拉的套筒元件或条状元件突出在骨架外不美观,就是在力量的传递上不够确实,本技术就是针对以上的缺失作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具有拉引连动机构的婴儿车,使拉引力量的传递是可以横向穿过骨架的杆壁的单侧,可平顺、确实地传递拉引力量,并减少拉引连动机构在操作时各元件间的晃动量。本技术的具有拉引连动机构的婴儿车,包含一骨架,该骨架包括至少一支第一架杆,该第一架杆具有一个沿着长度方向设置并界定出一第一通道的杆壁,该杆壁的一个单侧部上具有一个沿着长度方向的第一长槽;以及至少一个拉引连动机构,包括一个安装在骨架上的拉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引连动机构还包括一个具弹性复位力地安装在骨架的第一架杆上并受到拉控单元控制的第一连动单元,上述第一连动单元包括一个对应第一长槽的第一连动件、一个对应第一长槽并与第一连动件分别位在单侧部的内侧及外侧上的第二连动件,以及两支连动地连结第一及第二连动件并可在第一长槽内移动的第一联结组件,上述第一联结组件使第一及第二连动件间的距离大于杆壁的单侧部厚度,所述第一联结组件并包括二支沿着第一长槽的长度方向配置并将第一及第二连动件固结在一起的第一紧扣件。本技术除了可以利用拉控单元带动连动单元沿着第一架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外,所述紧扣件同时穿过位在杆壁的单侧部内侧及外侧的连动件,也可以平顺、确实地传递横向穿过杆壁的单侧部的拉引力量,使具有拉引连动机构的婴儿车在拉引的操作上更为顺畅,同时减少各连动元件间的晃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婴儿车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中该婴儿车是位在一个展开位置;图2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未完整的侧面剖视图,图中该婴儿车的一个第二连动单元位在一个卡掣位置;图3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未完整立体分解图,单独显示该婴儿车的一个第一连动单元;图4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未完整正面剖视图,图中该第一连动单元位在一正常位置;图5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个未完整立体分解图,单独显示该婴儿车的第二连动单元;图6是沿图1中6-6线所取的一剖视图7是一类似图4的未完整正面剖视图,图中该第一连动单元位在一作工位置;图8是一类似图2的未完整侧面剖视图,图中该第二连动单元被第一单元连动后位在一非卡掣位置;图9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侧视图,图中该婴儿车将要进行收合;图10是一类似图9的侧视图,图中该婴儿车位在一个收合位置;及图11是一类似图4的未完整正面剖视图,显示该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部份构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具有拉引连动机构的婴儿车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2、3,本技术婴儿车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骨架1,以及两个左右间隔地安装在骨架1上的拉引连动机构10,每个拉引连动机构10都包括一个拉控单元2、一个直接受到拉控单元2控制而可在一正常位置及一作工位置间转换的第一连动单元3,以及一个和第一连动单元3具有连动关系并可在一卡掣位置及一非卡掣位置间转换的第二连动单元4。本实施例的骨架1包括两个左右间隔的枢接座11、两支左右间隔并由枢接座11往后上方斜伸的第一架杆12、一支横向连接第一架杆12并和第一架杆12共同组成扶手的横连杆13、一个架设在枢接座11间的后轮框14、两支和第一架杆12大致上平行斜伸的第二架杆15、两个各别固定地安装在第二架杆15邻近下方位置的枢摆连座16,以及两支将第一架杆12以可枢摆方式安装在同侧枢摆连座16前方的第一支轴17。每个枢接座11都具有一个由前上方往后下方斜伸的穿道111、一个位在穿道111上方并供枢摆连座16伸入的凹缘112,以及一个位在穿道111后上方且开口朝向凹缘112的卡掣插孔113,该卡掣插孔113对应第二架杆15,并且和穿道111垂直。而第一架杆12具有一个沿着长度方向设置并界定出一第一通道121的杆壁122,该杆壁122具有一朝内的第一单侧部123、一个朝外的第二单侧部124,以及两个衔接在所述单侧部123、124间的弧形衔接部125,在第一单侧部123上贯穿两个沿着第一架杆12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长槽126。而该第二架杆15也是具有一个沿长度方向设置并界定出一第二通道151的杆壁152,以及一个固定地安装在杆壁152上方的端座153,在杆壁152的一个单侧部上开设两个沿着第二架杆15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长槽154。该后轮框14则是具有两支左右间隔并各别穿出同侧穿道111的后轮杆141,又该骨架1还包括一个U形并具有两左右间隔前轮杆190的前轮框19,以及两支各别穿过同侧的前轮杆191及第二架杆15的第二支轴18。在设计上该第一架杆12可以第一支轴17为支点往第二架杆15靠近并卡合,或者往后轮杆141靠近并卡合,目的在于使扶手可以换向,但前述扶手换向设计已另案申请并与本技术改良重点无关,不再说明。参阅2、3、4,本技术的拉控单元2包括一个可沿着第一架杆12的长度方向移动地穿套在该第一杆壁122外的拉控座21、一支穿过拉控件21及第一架杆12上的一个对应长槽的拉控杆20,以及一条位在第一通道121内的拉控连件22,该拉控连件22具有一个固定地安装在拉控杆20上第一端221,以及一个往第一通道121底端延伸的第二端222。本实施例的第一连动单元3包括一个安装在第一架杆12底缘的弹簧定位座31、一个邻近该弹簧定位座31并位在第一通道121内部的第一连动件32、一个紧靠在第一架杆12的第一单侧部123外侧并对应第一连动件32的第二连动件33、一个使第一连动件32具复位作用力的第一弹簧34,以及一个连结第一及第二连动件32、33的第一联结组件35,上述第一联结组件35具有两支沿着第一长槽126长度方向配置的第一紧扣件351,以及两个可转动地各别套设在第一紧扣件351上的衬隔件352,上述衬隔件352的长度大于杆壁122的第一单侧部123的厚度,也就是说,借由衬隔件352的区隔,该第一及第二连动件32、33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单侧部123的厚度,而该第一紧扣件351是拉钉(BLIND RIVET)的形式,其是借由穿过第一连动件32、衬隔件352及第二连动件33,而将第一及第二连动件32、33固结在一起。该弹簧定位座31具有一个抵靠在第一架杆12底缘的定位突部311,以及一个伸入第一架杆12的第一通道121的弹簧组装部312,该弹簧组装部312具有一个位在上方的环突壁313,以及一个位在环突壁313下方的弹簧容槽314,此环突壁313并具有一个朝向第一长槽126的缺口316。而该第一连动件32具有一片位在环突壁313上方的连动壁321、一片与连动壁321间隔并伸入弹簧容槽314的弹簧架壁322,以及一片直立连接该连动壁321及弹簧架壁322并由缺口316伸出的连接基壁323,该连接基壁323具有两个分别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拉引连动机构的婴儿车,包含:    一骨架,该骨架包括至少一支第一架杆,该第一架杆具有一个沿着长度方向设置并界定出一第一通道的杆壁,该杆壁的一个单侧部上具有一个沿着长度方向的第一长槽;以及    至少一个拉引连动机构,包括一个安装在骨架上的拉控单元;    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引连动机构还包括:一个具弹性复位力地安装在骨架的第一架杆上并受到拉控单元控制的第一连动单元,上述第一连动单元包括:一个对应第一长槽的第一连动件、一个对应第一长槽并与第一连动件分别位在单侧部的内侧及外侧上的第二连动件,以及两支连动地连结第一及第二连动件并可在第一长槽内移动的第一联结组件,上述第一联结组件使第一及第二连动件间的距离大于杆壁的单侧部厚度,所述第一联结组件并包括二支沿着第一长槽的长度方向配置并将第一及第二连动件固结在一起的第一紧扣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贯仁
申请(专利权)人:蓝贯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