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株产纤维素酶的嗜盐黑曲霉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纤维素类物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它是由β-D-1,4葡萄糖苷键组成的多糖,分子量可达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不能为微生物细胞直接利用。纤维素酶是生物降解含β-1,4糖苷键的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类复合酶的总称,主要由3种水解酶类组成,分别是β-葡聚糖苷酶、纤维二糖水解酶和β-葡萄糖苷酶。首先β-葡聚糖苷酶作用于微纤维的非结晶区,使其露出许多末端供外切型酶作用,纤维二糖水解酶从非还原性末端依次分解,产生纤维二糖,然后部分降解的纤维素进一步由β-葡聚糖苷酶和纤维二糖水解酶协同作用,分解生成纤维二糖、三糖等低聚糖,最后由β-葡萄糖苷酶分解成葡萄糖。纤维素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体中,细菌、真菌,动物体内都能产生纤维素酶。其中微生物是纤维素酶的主要来源,如细菌主要有梭菌属(Clostridium)、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高温单胞菌属(T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产纤维素酶的嗜盐黑曲霉菌株,其特征在于,该黑曲霉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94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纤维素酶的嗜盐黑曲霉菌株,其特征在于,该黑曲霉菌株保藏
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94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产纤维素酶的嗜盐黑曲霉菌株,其特征在于,
该黑曲霉菌株在盐浓度为0%~15%的条件下产生纤维素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产纤维素酶的嗜盐黑曲霉菌株,其特征在于,
该黑曲霉菌株产生纤维素酶的发酵培养基的碳源为质量分数1%~3.5%的玉
米芯粉,氮源为质量分数0.2%~1.0%的蛋白胨;该黑曲霉菌株产生纤维素酶
的培养温度为24~32℃,培养时间为1~7天,孢子悬液接种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开辉,张波,丁小维,陈文强,邓百万,杨方玉,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