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器用翅片的拉深加工装置、用该加工装置加工的热交换器用翅片、以及具有该翅片的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交叉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具有被层叠而成的方形的翅片、和贯穿被层叠而成的翅片的导热管。各翅片由金属薄板形成。导热管贯穿在各翅片形成的套管部。套管部将翅片间的层叠间距保持固定,并且提高翅片与导热管的导热性能。套管部是通过对金属薄板进行鼓凸成形加工、深冲加工、冲孔翻边加工、拉深加工及扩口加工而制得的。拉深加工是通过使拉深凸模的前端部进入拉深凹模的通孔中进行的。有时将拉深凸模的前端部和拉深凹模的内表面称为拉深加工部。对于拉深加工,为了防止套管部的裂纹和开裂及提高套管部的精度等,因此对拉深加工部供给润滑油来进行加工是很重要的。在过去用于对拉深凸模的前端部供给润滑油的方法中,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润滑油从在起模板形成的给油路径供给到在起模板的通孔的内壁面开口的喷射孔中。在专利文献2中,润滑油通过在拉深凸模的轴心设置的纵向给油路径(轴向的给油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用翅片的拉深加工装置,其中,该拉深加工装置具有:上模(60),其具有拉深凹模(61);以及下模(70),其具有拉深凸模(71),该拉深凸模(71)包括进入所述拉深凹模(61)的前端部,所述下模(70)具有:凸模固定板(72),其保持所述拉深凸模(71);以及高度调整装置(77),其调整所述拉深凸模(71)的上端面的高度位置;下模模座(52a),其支撑所述高度调整装置(77);纵向给油路径(81),其形成于所述拉深凸模(71)的轴心;给油管(75),其用于向所述纵向给油路径(81)供给润滑油;给油板(76),其构成为连通所述给油管(75)和所述纵向给油路径(81) ...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2.09 JP 2013-2544471.一种热交换器用翅片的拉深加工装置,其中,该拉深加工装置具有:
上模(60),其具有拉深凹模(61);以及
下模(70),其具有拉深凸模(71),该拉深凸模(71)包括进入所述拉深凹模(61)
的前端部,
所述下模(70)具有:
凸模固定板(72),其保持所述拉深凸模(71);以及
高度调整装置(77),其调整所述拉深凸模(71)的上端面的高度位置;
下模模座(52a),其支撑所述高度调整装置(77);
纵向给油路径(81),其形成于所述拉深凸模(71)的轴心;
给油管(75),其用于向所述纵向给油路径(81)供给润滑油;
给油板(76),其构成为连通所述给油管(75)和所述纵向给油路径(81),以便
将来自所述给油管(75)的润滑油供给到所述纵向给油路径(81)中,并且,该给油
板(76)配置在所述拉深凸模(71)的下表面和所述高度调整装置(77)的上表面之
间;以及
给油管配置空间(87),其形成于所述凸模固定板(72)和所述下模模座(52a)
之间,用于配置所述给油管(75),
所述拉深凸模(71)、所述给油板(76)及所述给油管(75)构成为,在通过所
述高度调整装置(77)调整所述拉深凸模(71)的上端面的高度位置时一体地上下移
动,
在所述给油管配置空间(87)中,在所述给油管(75)的上下形成有间隙,以便
能够进行所述给油管(75)的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用翅片的拉深加工装置,其中,
所述给油管配置空间(87)由形成于所述凸模固定板(72)的下表面的凹部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用翅片的拉深加工装置,其中,
所述给油板(76)具有:
给油管连接口(83),用于连接所述给油管(75);
润滑油储存部(84),其由与所述给油板(76)的下表面接触的所述高度调整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直,信井省治,原口拓也,片田由人,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