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9161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1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压料芯和下模座,上模座的底面设置有凹模,凹模的中心设置有斜楔;压料芯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平衡块;下模座上设置有分体式凸模,分体式凸模的中心设置有侧冲凹模套,侧冲凹模套与斜楔相配合;分体式凸模端面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二平衡块;第一平衡块为内凹锥形,第二平衡块为外凸锥形,第一平衡块和第二平衡块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冲压模具,通过上模座带动斜楔进行加工作业,利用第一平衡块的内凹锥形结构和第二平衡块的外凸锥形结构相配合对斜楔在侧冲过程中产生的侧向力进行吸收和分散,从而保证压料芯的工作稳定性,提升制件的加工精度和寿命,减少冲压模具调整和维修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加工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为了汽车形式各异零部件的装配,许多零部件中间设置了或多或少的孔位,其中不少需要冲压模具进行侧冲才能保证孔位精度,部分孔位因为周圈区域孔洞过多,由于斜楔驱动装置设置在冲压模具的下模座,而大部分孔洞周圈区域为制件型面,从而导致斜楔驱动装置需要设置在压料芯上。因为斜楔运动对压料芯会造成侧向力,导致压料芯在压料过程中不稳定,影响制件加工精度和寿命,因此需要对冲压模具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达到侧向力最小化以及压料芯的动作稳定。现有的冲压模具,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压料芯101的稳定性,对于侧向力的防护主要由下模座102上设置的防侧导板103与压料芯101上设置的导滑板104相配合进行导滑。由于所需冲压工件的形状限制,这种结构的冲压模具经常因为周圈修边或在侧向力方向存在其他工作组件而无法布置防侧导板103,并且防侧导板103也常常因为与其他冲压模具定位装置的位置配合不当,使得防侧导板103的防侧能力有限、调试时间长、稳定性差,从而影响了制件的加工精度和寿命,同时增加了冲压模具调整和维修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压料芯和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的底面设置有凹模,所述凹模的中心设置有斜楔;所述压料芯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平衡块;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分体式凸模,所述分体式凸模的中心设置有侧冲凹模套,所述侧冲凹模套与所述斜楔相配合;所述分体式凸模端面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第二平衡块;所述第一平衡块为内凹锥形,所述第二平衡块为外凸锥形,所述第一平衡块和所述第二平衡块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鹏申阮林凡陈世涛李月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