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安全锁及具备安全锁的婴儿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9524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婴儿车安全锁,包括第一枢接座,具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第一枢接孔及限位组件;滑块,设置凸台、至少一限位凸出部及一穿孔,穿孔贯穿滑块及凸台;及第二枢接座,具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置第二枢接孔并盖设于第一枢接座,使滑块容纳于第二凹槽内,第二枢接座通过枢接轴穿过第二枢接孔、滑块之穿孔及第一枢接座之第一枢接孔后与第一枢接座枢接;其中第一枢接座与第二枢接座将滑块包覆并枢接后,滑块通过弹性组件之弹力使凸台与第一枢接座之限位组件产生卡合,以锁定第一枢接座及第二枢接座之相对位置,当按压滑块使凸台离开第一枢接座之限位组件后,完成第一枢接座及第二枢接座之释锁,让脚架与第一枢接座可以相对旋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安全锁,特别是用于婴儿车做为防止收合机 构意外激活造成危险的防护安全锁及具备安全锁的婴儿车车架。
技术介绍
目前的一般习知婴儿车设有用来将其收合成较小体积的收合机构;有些 婴儿车还进一步设有安全锁,用来防止因无意间的碰触而意外激活收合机构 致发生危险。台湾专利公告第577298号即揭露一种具有防止婴儿车意外收折 的设计,但是,其结构较复杂,操作也不甚方便。美国专利US 6,478,328号 也揭露了一种用于婴儿车的安全锁,但是,其安全锁是设置在把手上,用来 防止把手被意外操作而发生危险。因此,创作人基于前述理由,因而进行改 良习知技术所具有之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用于婴儿车之安全锁,做为当收合机构释锁后的另一道防 护,避免收合机构在无意间释锁所造成之危险,并可设置于婴儿车之连接关 节处。基于前述目的,本技术之婴儿车安全锁,包括一第一枢接座,具有 一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内设置一第一枢接孔及一限位组件; 一滑块, 一端 套设一弹性组件并设置于该第一枢接座之第一凹槽内,该滑块上设置一凸台、 至少一限位凸出部及一穿孔,该穿孔贯穿该滑块及该凸台;及一第二枢接座, 具有一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内设置一第二枢接孔并盖设于该滑块上,该第 二枢接座通过一枢接轴穿过该第二枢接孔、滑块之穿孔及第一枢接座之第一 枢接孔后与该第一枢接座枢接;其中该第一枢接座与第二枢接座将滑块包覆 并枢接后,该滑块通过该弹性组件之弹力使所述凸台与该第一枢接座之限位 组件产生卡合,以锁定该第一枢接座及该第二枢接座之相对位置,当按压滑 块使该凸台离开第一枢接座之限位组件后,完成该第一枢接座及该第二枢接座之释锁,让脚架与第一枢接座可以相对旋转而能收合婴儿车。为使本领域 技术人员了解本技术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兹通过下述具体实施例,并 配合附图,详加说明如后。根据本技术,可提供一种避免收合机构在无意间释锁所造成危险的 婴儿车安全锁,并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婴儿车车架。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安全锁设在婴儿车之位置之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婴儿车安全锁第一实施例之分解立体图; 图3表示本技术婴儿车安全锁第一实施例之组合立体图; 图4A表示本技术婴儿车安全锁第一实施例在卡合锁定状态下之左 视剖面图4B表示本技术婴儿车安全锁第一实施例在卡合锁定状态下之前 视剖面图4C表示本技术婴儿车安全锁第一实施例在卡合锁定状态下之右 视剖面图5A表示本技术婴儿车安全锁第一实施例在释锁状态下之左视剖 面图5B表示本技术婴儿车安全锁第一实施例在释锁状态下之前视剖 面图5C表示本技术婴儿车安全锁第一实施例在释锁状态下之右视剖 面图6表示本技术婴儿车安全锁第二实施例之分解立体图; 图7表示本技术婴儿车安全锁第二实施例之组合立体图; 图8A表示本技术婴儿车安全锁第二实施例在卡合锁定状态下之左 视剖面图8B表示本技术婴儿车安全锁第二实施例在卡合锁定状态下之前 视剖面图8C表示本技术婴儿车安全锁第二实施例在卡合锁定状态下之右 视剖面图9A表示本技术婴儿车安全锁第二实施例在释锁状态下之左视剖 面图9B表示本技术婴儿车安全锁第二实施例在释锁状态下之前视剖 面图;及图9C表示本技术婴儿车安全锁第二实施例在释锁状态下之右视剖 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显示本技术之安全锁设置在婴儿车车架之位置之立体图;图 中显示婴儿车的车架包含有前脚F与后脚R,该前脚F与后脚R的连接处设 置本技术的安全锁1。参阅图2与图3,本技术之婴儿车安全锁1 ,包括一第一枢接座10、 一第二枢接座20、 一滑块31与一弹性组件32;所述第一枢接座10连接于婴 儿车架的前脚F侧边的适当位置,该第一枢接座10具有由限位组件12所构 成且位于前脚F之垂直面的一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内的底面设置一位 于水平位置的第一枢接孔110;该限位组件12可以由复数肋骨组构而成,藉 以使所述第一凹槽11形成U形状;在本实施例中,该U形状的开口朝向前脚 F的下端。所述第二枢接座20用来连接于婴儿车架的后脚R,该第二枢接座20 — 端的侧面具有一可容纳所述滑块31在其中自由滑动的第二凹槽21,该第二 凹槽21的一端为封闭,相对的另一端具有开口;第二枢接座20还设有一从 该第二凹槽21底面贯通至其外表面的第二枢接孔22。所述滑块31的第一实施例是采用一体成型的技术制造,其包含有分别位 于相对两端的操作部316与定位柱318,该操作部316的一侧面水平延伸有 一圆柱形的凸台310,以及在操作部316设有贯穿该凸台310中心的长形穿 孔312,以该穿孔312为中心的操作部316相对两侧则设置限位凸出部311; 所述凸台310的外径略小于所述第一凹槽11的宽度。弹性组件32的较佳实施例为压縮弹簧,其一端连接于滑块31的定位柱 318后,再将凸台310置于第一枢接座10的第一凹槽11内,然后将第二枢 接座20的第二凹槽21覆盖于滑块31,再通过一枢接轴40(例如铆钉)穿过第二枢接孔22、滑块31之穿孔312及第一枢接座10之第一枢接孔110,并完 成枢接,使得滑块31被包覆于第一枢接座10与第二枢接座20之间,滑块 31的操作部316伸出开口,但滑块31的操作部316两侧可以受到第二凹槽 21内部两侧的导引件导引而在其中滑动,滑块31 二侧的限位凸出部311抵 靠于导引件上,以防止滑块31脱离第二枢接座20。所述弹性组件32的另一 端抵靠于第二凹槽21的封闭端,通过弹性组件32的弹力作用于滑块31,得 以在不受到外力作用的自然状态下,让凸台310恒保持在第一凹槽11内的位 置。当婴儿车展开成使用状态时,婴儿车架的前脚F与后脚R乃相对旋转呈 一端相互远离如图l所示的展开状态,此时,通过弹性组件32的弹力作用于 滑块31而使凸台310移位至第一枢接座10的第一凹槽11内(参阅图4A至图 4C所示),造成凸台310的中心同时和第一枢接孔110及第二枢接孔22相对 偏心,此时滑块31的相对两侧受到第一凹槽11内的相对两侧阻挡,形成滑 块31将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21卡掣固定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即使婴儿 车的收合机构被意外的激活,也能通过此一安全装置的设计而防止车架被意 外收合,从而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图5A至图5C为显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操作方式;当要收合婴儿 车架,使用者只要以手指按压滑块31的操作部316,便能使凸台310往第一 凹槽11的U形开口方向移位,直到凸台310的中心同时与第一枢接孔110及 第二枢接孔22呈同心时,滑块31的两侧不受限位组件12阻挡,此时弹性组 件32同时被压縮,致让使用者再操作收合机构时,得以让第一枢接座10与 第二枢接座20相对旋转,最终将前脚F与后脚R —端相互靠近达收合状态。图6与图7为显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该第二实施与前述 第一实施例的差异,仅在于滑块31结构的不同,第一枢接座与第二枢接座则 与前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该滑块31的第二实施例包含有各自独立的一滑块 本体30与一按钮33,该滑块本体30具有分别位于相对两端的固定槽314与 定位柱318,滑块本体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安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枢接座,具有一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内设置一第一枢接孔;    一第二枢接座,具有一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内的底面设置一第二枢接孔;    一滑块,设置于该第二枢接座的该第二凹槽内,该滑块上设置一圆柱形的凸台及一长形穿孔,该穿孔贯穿该滑块及该凸台;    一弹性组件,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滑块与第二凹槽的一端;    一枢接轴,穿过所述第二枢接孔、穿孔与第一枢接孔,以将该第一枢接座、第二枢接座及滑块枢接,使该滑块可在该第二凹槽中滑动,且该凸台在该第一凹槽中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舜民易泽华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