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收合按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921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藉两组收合按钮机构,可允许先行压按一组定位,以行单方解掣,再操作另组按钮以完成收合,勿需两组同时操作,当,车体张开时,两组按钮机构均可自动滑位,同时按钮亦受弹力作用而易与把手杆上的凸销卡掣,藉此以防止车体折收的意外状况发生,同时亦兼具有易于滑移嵌设定位的功效。(*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婴儿车的收合按钮装置,尤指按钮可易于滑位卡掣并兼具安全性的装置。由于现代年轻父母对婴儿的重视,其婴儿用品的要求也日渐严苛,且因现代人越来越会精打细算,也因此婴儿用品更是推陈出新,设计要求(功能要求)也日趋细腻,尤其婴儿手推车,主要用于看护宝贝和父母一起出外,故由早期单纯推车加头部上方的护罩,演进到骨架在平时可收折以省空间,然于易折收的同时,却无考虑到婴儿车平时置于的安全性,其结构如图8所示,其为一采踏式而摺收的婴儿车,其包括有手推杆A、前脚杆B、后脚杆C、另有连接前述各构件以达可收摺之二连杆D、E,通常其可收摺的设计乃使整体婴儿车于收藏时较不占空间,然而为了使婴儿车伸展开时易于嵌设稳固,通常于婴儿车手推杆A下端一枢轴A1侧面枢设一卡钩片A2,并使该卡钩片A2钩固于连杆D上所设之一卡掣柱D1,令婴儿车可呈嵌扣平稳状态,然而此种设置因采踏式收合,如不小心稍于枢轴A1往下按设,如图9所示,则卡钩片A2即受连动而脱离卡掣柱D1,易令婴儿车发生意外收摺,极具高度危险性,安全性堪虑。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乃针对上述婴儿车的缺点,而萌思设计,且经屡次失败后,终有本技术的产生。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车的收合按钮装置,是藉两组收合按钮机构,可允许先行押按一组定位以行单方解掣,再操作另组按钮以完成收合,勿需两组同时操作,且非押按同步,亦可防止车体摺收的意外状况发生,安全性佳,同时当车体欲张开时,两组按钮可自动滑位并使按钮受弹力作用而易与杆体的凸销相互卡掣,以易于嵌设并滑移定位。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婴儿车收合按钮装置,是由一把手杆、二前轮杆、二后轮杆及一按钮机构所构成,其中前、后轮杆一端可与按钮机构枢设而供联动,另把手杆为一ㄇ状亦可穿设于按钮机构一端的枢接孔内,并受按钮机构上的按钮操控而供把手杆定位及自动滑位卡掣,其特征在于把手杆,是于一侧的适当处设有二凸销;按钮机构,包含有枢接座、簧件、活片、按钮、铆钉等组件;其中枢接座,于一端设有直立方向的枢接孔,另该面缘一侧则形成一容置槽,槽的一端恰与上述的枢接孔贯通,同时底端两侧亦形成两凸垣,且槽的另端亦隆凸有凸粒可供簧件套置,而具复位弹力;活片,可容设于上述的容置槽内,于两侧则设有定位卡梢,同时活片的一端则具有二卡掣端,而另端亦预设有凸块;按钮,对应于活片的卡掣端设有勾体,且于另端于两侧亦形成有外突斜肋,以易于把手杆滑移时供凸销嵌掣;藉枢接座的枢接孔恰供把手杆穿设滑移,当车体欲张开定位时,按钮因受簧件的复位弹力作用而足令把手杆的凸销嵌掣于按钮的两外突斜肋内;而收合时,只需押下按钮,其按钮的一端勾体即勾掣活片的卡掣端,此时活片另端则抵于凸销,令凸销脱离外突斜肋,同时松放后,按钮与活片则呈联动而同步的结构。有关本技术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其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说明如下,以使审委员对本技术的构造及特征能深入而具体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按钮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按钮与杆体凸销卡掣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按钮与杆体凸销脱离的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勾体与活片脱离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欲张开位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无活片的构造示意图图8是现用的立体图图9是现用收摺操作的作动图兹配合图式、图号将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敬请参阅图1是本技术车架的立体图,是由一把手杆2、二前轮杆3、二后轮杆4及一按钮机构1所组成,其中前轮杆3、后轮杆4则呈联动并容设于按钮机构1的枢接座11一侧下缘预设的枢接槽116内,同时并以铆钉45铆设枢接,另把手杆2则穿设于枢接前11另侧的枢接孔111,并藉把手杆2适当处的凸销21与按钮机构1相互嵌掣,以完成定位,并受按钮机构1的按压解掣;至于按钮机构1则请参阅图2,其是由枢接座11、簧件12、活片13、按钮14、铆钉15等组件所构成;其中枢接座11是于一端有直立方向的枢接孔111,用以供型的把手杆2穿透容置,且于面缘一侧设有一容置槽112,槽112之一端恰与上述的枢接孔111相互贯通,另于容置槽112顶端两侧中央亦具有枢接孔113,而该容置槽112底端两侧同时亦形成两凸垣114,两凸垣114内则供活片13的定位凸梢131容设,另该容置槽112于底端的适当处亦隆突有凸粒115,此凸粒115可方便簧件12套设定位;簧件12,用以抵掣按钮14,并令按钮14可呈一弹性复位活片13于两侧设有定位卡梢131,同时藉定位卡梢131恰可令活片13容设于枢接座11的容置槽112内,且于活片13之一端则具有二卡掣端132,可与按钮14的勾体142嵌合、分离,而活片13的另端下缘亦形成有凸块133;按钮14,是于顶缘中央具有枢接孔141,可供铆钉15穿透,同时于一端且对应活片13的卡掣端132设有勾体142,而另端于两则亦具有外突斜肋143,以易于把手杆2滑移时供把手杆2的凸销21易于嵌入;组合及其实施状态则如图3-6所示,是利用枢座11面缘一侧的容置槽112可供活片13置放,再以一簧件12套置于容置槽112底端的凸粒115上,此时再将按钮14组设,复以铆钉15穿透按钮14顶缘中央的枢接孔141及容置槽112顶端的枢接孔113,足令按钮14与枢接座11结合为一体;当车体张开定位时(如图3、4所示),其按钮14因受簧件12的复位弹力作用,而使按钮14呈一定角度的状态,且把手杆2受作动滑移时,把手杆2上的凸销21恰作动活片13一端的凸块133,使另端的卡掣端132与按钮14的勾体142分离,令把手杆2的凸销21嵌设于按钮14的两外突斜肋143间距内,而完成定位;欲收合车体时(请参阅图2,并配合图1),其车体的两侧按钮机构1,可允许先行押下按钮14以令簧件12压缩,令按钮14的勾体142勾掣活片13的卡掣端132,松放后,按钮14与活片13则呈联动而同步,同时活片13的凸块133因抵于把手杆2的凸销21,而限制按钮14亦定位于该同一位置,而呈按钮14脱离凸销21状,以行单方解掣,再操作另组按钮14[两组中仅一组内设有活片13,其无活片13的构造则如图7]以完成收合,且勿需同时操作,又上述的按钮14只要一脱离凸销21,则活片13则失去抵点,加以簧件12的复位弹力作动按钮14,此时活片13会旋动,促使活片13的卡掣端132偏移,令把手杆2的凸销21与按钮14脱离,而行收合(如图5A),同时收合的尽处,把手杆2亦设有另一凸销21以行嵌固,期使收合稳固;另该把手杆2于枢接座11的枢接孔111滑移时,因按钮14一侧的外突斜肋143缘面亦具导斜,只需拉动把手杆2,则两组的按钮机构1即均可自动滑位卡掣(如图6所示),而达致易于定位,并呈安全性佳的结构。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婴儿的收合按钮装置,藉按钮受簧件的复位弹力作用,使把手杆滑移的同时,其把手杆上的凸销恰卡掣于按钮两侧外突斜肋间,以完成张开定位,另欲收合车体时,只需先行押下按钮,令按钮一端的勾体勾掣活片的卡掣端,松放后按钮与活片则呈联动而同步,以足令把手杆的凸销脱离定位的位置,并允许先行单方解掣,而后再按押另组按钮以行自动滑位,藉此以防止车体摺收的意外状况发生,同时亦兼具有易于卡掣定位的功效。权利要求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的收合按钮装置,是由一把手杆、二前轮杆、二后轮杆及一按钮机构所构成,其中前、后轮杆一端可与按钮机构枢设而供联动,另把手杆为一冂状亦可穿设于按钮机构一端的枢接孔内,并受按钮机构上的按钮操控而供把手杆定位及自动滑位卡掣,其特征在于:把手杆,是于一侧的适当处设有二凸销;按钮机构,包含有枢接座、簧件、活片、按钮、铆钉等组件;其中:枢接座,于一端设有直立方向的枢接孔,另该面缘一侧则形成一容置槽,槽的一端恰与上述的枢接孔贯通,同时底端两侧亦形成两凸垣,且槽的另端亦隆凸有 凸粒可供簧件套置,而具复位弹力;活片,可容设于上述的容置槽内,于两侧则设有定位卡梢,同时活片的一端则具有二卡掣端,而另端亦预设有凸块;按钮,对应于活片的卡掣端设有勾体,且于另端于两侧亦形成有外突斜肋,以易于把手杆滑移时供凸销嵌掣; 藉枢接座的枢接孔恰供把手杆穿设滑移,当车体欲张开定位时,按钮因受簧件的复位弹力作用而足令把手杆的凸销嵌掣于按钮的两外突斜肋内;而收合时,只需押下按钮,其按钮的一端勾体即勾掣活片的卡掣端,此时活片另端则抵于凸销,令凸销脱离外突斜肋,同时松放后,按钮与活片则呈联动而同步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月娥
申请(专利权)人:宸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