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天文专利>正文

双推八功能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916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双推八功能童车是一种供婴幼儿至学龄儿童使用的多功能童车。它由车轮、底盘、车座、三轮车架、推把、后靠背、转向轮组件及附件组成。车坐的前后支管与底盘的前后支腿为可动连接,转向轮具有能够前后翻转的结构,三轮车架可以从底盘的前后轴中取出,底盘的摇管是穿在摇管固定器中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各部分均可方便地拆装,根据需要实现不同的功能,一车多用,一料多用,重量轻、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使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一种童车,主要是供婴幼儿至学龄儿童使用的多功能童车。目前,国内生产的童车功能较少,且不同的童车只适于特定年龄段的儿童使用,产品寿命较长而实际使用时间很短,在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的当今,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资源浪费。例如,上海产的某种童车仅具有坐卧功能,江苏生产的一种童车进行了一些结构上的改进,增加了单坐、学步及摇的功能,但受其结构限制,功能仍较少。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制造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多样、重量轻、使用范围广、服务年限长的童车,除具有上述两种童车的功能外,还可做为自行车的儿童后车坐、摇篮、三轮童车和活动课桌,满足婴儿至学龄儿童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该童车底盘的前后轴上分别装有前后轮、前后轴间安装有车架,底盘上也装接有车座,并通过底盘和车座装接有推把、后靠背等。它们的安装或装接皆用活动件。推把上所装拉弓上的碰钩凹槽分别进入车座中的前支管或靠把上的凸柱内可成为可向前推也可向后推的童车。车座的前后支管与底盘的前后支腿为活动连接,后靠背和车座部分从底盘等部分分离后。车座的前后坐管用固定板固定在自行车后座上,脚蹬板夹在自行车后梁与后轮瓦间,可作自行车的儿童后车座。底盘后轴上的后轮为转向轮,并具有能够前后翻转的结构,如拧下转向轮上的紧固螺钉,转向轮向前翻到底盘上的摇管中段就可使车具有坐摇、卧摇、行摇的功能。抽出车座上的扶把将脚蹬板翻向上再插入扶把可做为摇篮,也可停摇也可行摇。三轮车架可从底盘的前后轴取出,再加装若干附件又可组成三轮童车,并在车架上装有调整卡可调整车架的长短,以适应不同年龄儿童需要。底盘上的摇管是插入摇管固定器中的,如将摇管从摇管固定器中抽出,将车坐的扶把从后支管中抽出调转180°后再装入,支起附件中的小桌面就成为活动课桌。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童车除具有坐卧、学步、单坐及摇的功能外,还可做为自行车的儿童后车坐、摇篮、三轮童车和活动课桌。各部分均可方便地拆装,根据需要实现不同的功能,满足婴幼儿至学龄儿童不同年龄段的不同需要,重量轻,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使用范围广。具体实施由下列附图及实施例给出。附附图说明图1为整车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自行车儿童后车坐结构示意图右视图。附图3为自行车儿童后车坐结构示意图主视图。附图4为摇篮结构示意图主视图。附图5为摇篮结构示意图左视图。附图6为三轮童车结构示意图主视图。附图7为三轮童车结构示意图左视图。附图8为活动课桌结构示意图。图1中示出该童车由车轮1、底盘2、三轮车架4、推把5、后靠背6、转向轮7等组成,从图中还可看到车坐3的前后支管3-2、3-4与底盘2的前后支腿2-4、2-7为可动连接;转向轮7具有能够前后翻转的结构;三轮车架4是连接在底盘2的前后轴2-1、2-6中的;底盘2的摇管2-5是穿在摇管固定器2-2中的。为表达清楚,图中某些组件的一些零件未示出。图2图3示出车坐3的结构及与后靠背6的靠把6-1与连接板6-2的连接。将车坐3的前支管3-2,后支管3-4分别从底盘2的前支腿2-4,后支腿2-7中抽出,把前坐管3-1(与两前支管连接)、后坐管3-6(通过连接板6-2与两后支管连接)分别与固定板3-8用紧固螺钉3-7,蝶形螺母3-9固定在自行车后衣架上,脚蹬板3-11为中空结构,可夹在自行车后梁与后轮瓦之间,连同后靠背6该车即可做为儿童可坐可卧的自行车后车坐。图4图5示出底盘2、转向轮7等组件的结构。拧下转向轮7上的紧固螺钉7-7、7-8,转向轮向前翻转到底盘2的摇管2-5中段,就可坐摇、卧摇、行摇。抽出扶把3-10,脚蹬板3-11翻向上再插入扶把,就可做为婴儿摇篮,即可停摇,也可行摇。图中2-1为底盘的前轴,2-2为摇管固定器,2-3为连接器,2-4为前支腿,2-5为摇管,2-6为后轴,2-7为后支腿,7-1为转向轮的车轴,7-2为塑料轮,7-3为转向器,7-4为连接管,7-5为转向块,7-6为平管。图6图7示出三轮童车的结构。把三轮车架4从底盘2的前轴2-1和后轴2-6中取出,把后轴2-6装上车轮1做为三轮童车的后轮,与附件8中的三轮前轮8-1,泥瓦8-2、三轮车把8-3、三轮车坐8-4、大围圈8-5、支棍8-6、前叉8-7、脚蹬8-8组装起来即成为三轮童车。三轮车架4上装有调整卡4-1,和紧固件一起可方便地调整车架长短供不同年龄的儿童骑用。图8示出该童车做为活动课桌和向前推的结构。5-1为推把5的塑料管,5-2为拉弓,5-3为推把管,5-4为碰钩(其凹槽在靠把6-1的凸柱内)。把底盘2的摇管2-5从摇管固定器2-2中抽出,将车坐3的扶把3-10从后支管3-4中抽出调转180°后再穿入,支起附件8中的小桌面8-9,就成为活动课桌,儿童可舒适的坐着学习。该实施例是婴儿至学龄儿童不同年龄段均可以使用的理想童车。权利要求1.双推八功能童车属一种童车、主要是供婴幼儿至学龄儿童使用的多功能童车,该童车的底盘(1)的前后轴分别装有前后轮,前后轴间装有车架(4),底盘(1)上也装接有车座(3),并通过底盘(1)和车座(3)装有推把(5)、后靠背(6)等,其特征在于它们的安装或装接皆用活动件,推把(5)上所装的拉弓上的碰钩凹槽分别进入车座(3)中的前支管(3-2)或靠把(6-11)上的凸柱内可成为向前推也可向后推的童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车坐(3)的前后支管(3-2)、(3-4)与底盘(2)的前后支腿(2-4)、(2-7)为可动连接,车坐3的前支管(3-2),后支管(3-4)分别从底盘2的前支腿(2-4)、后支腿(2-7)中抽出,把前坐管(3-1),后坐管(3-6)分别用紧固螺钉(3-7),固定板(3-8)、蝶形螺母(3-9)固定在自行车后衣架上,脚蹬板(3-11)为中空结构,可夹在自行车后梁与后轮瓦之间,穿入脚蹬板棍(3-12),(连同后靠背6)做为儿童可坐可卧的自行车后车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转向轮(7)具有能够前后翻转的结构,拧下转向轮7上的紧固螺钉(7-7)、(7-8),转向轮(7)向前翻转到底盘(2)的摇管(2-5)的中段,就可坐摇、卧摇、行摇,抽出扶把(3-10),把脚蹬板(3-11)翻向上再插入扶把,可做为婴儿摇篮,即可停摇,也可行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三轮车架(4)可以从底盘(2)前后轴(2-1)、(2-6)中取出,把三轮车架(4)从底盘(2)的前轴(2-1)、后轴(2-6)中取出,与车轮(1)及三轮附件可组装成三轮童车、三轮车架4上装有调整卡(4-1),用于调整车架长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底盘(2)的摇管(2-5)是穿在摇管固定器(2-2)中的,把底盘(2)的摇管(2-5)从摇篮固定器(2-2)中抽出,将车坐(3)的扶把(3-10)从后支管(3-4)中抽出调转180°后再穿入,支起附件(8)中的小桌面(8-9),就成为活动课桌。专利摘要双推八功能童车是一种供婴幼儿至学龄儿童使用的多功能童车。它由车轮、底盘、车座、三轮车架、推把、后靠背、转向轮组件及附件组成。车坐的前后支管与底盘的前后支腿为可动连接,转向轮具有能够前后翻转的结构,三轮车架可以从底盘的前后轴中取出,底盘的摇管是穿在摇管固定器中的。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推八功能童车属一种童车、主要是供婴幼儿至学龄儿童使用的多功能童车,该童车的底盘(1)的前后轴分别装有前后轮,前后轴间安装有车架(4),底盘(1)上也装接有车座(3),并通过底盘(1)和车座(3)装有推把(5)、后靠背(6)等,其特征在于:它们的安装或装接皆用活动件,推把(5)上所装的拉弓上的碰钩凹槽分别进入车座(3)中的前支管(3-2)或靠把(6-11)上的凸柱内可成为向前推也可向后推的童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天文
申请(专利权)人:常天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