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童车的可调节推把,涉及一种童车的推把。它包括定位座、至少一根把手和至少一根推杆,定位座固定在推杆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设有至少一个把手插槽,把手插槽的数目与把手的数目相同,并且把手与把手插槽一一对应,所述把手底端插入对应的把手插槽内,所述把手与把手插槽之间还设有离合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有离合机构,当离合机构的外齿轮与弧形齿条啮合时,手把无法转动,使用者可以正常使用可调节推把;当离合机构的外齿轮与弧形齿条处于不啮合状态时,使用者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调节把手的角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其结构简单、不容易发生故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童车的推把,更具体地说涉及ー种把手的角度可以调节的童车的可调节推把。
技术介绍
现有的童车,其推把的顶端通常设有把手,但是把手通常是直接固定在推把顶端,无法转动。由于通常推动童车的使用者不止一位,而不同的使用者,往往有不同的使用习惯,比如有的使用者喜欢把手末端朝下,有的使用者则喜欢把手末端朝上。因此这种无法转动的把手无法让这些使用者都满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童车的可调节推把,这种童车的可调节推把能够让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把手的角度。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童车的可调节推把,包括定位座、至少ー根把手和至少ー根推杆,定位座固定在推杆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设有至少ー个把手插槽,把手插槽的数目与把手的数目相同,并且把手与把手插槽一一对应,所述把手底端插入对应的把手插槽内,所述把手与把手插槽之间还设有离合机构。通过调节离合机构到不同的状态,使得把手处于可转动状态或不可转动状态。较优的方案,所述离合机构包括外齿轮、弹性回位件和至少ー根可与外齿轮啮合的弧形齿条,所述把手插槽还设有环形槽盖,环形槽盖设在把手插槽上端开ロ处,并且环形槽盖套在把手上,所述外齿轮固定在把手底端,所述弧形齿条固定在把手插槽底面上,所述弾性回位件套在把手上,弾性回位件底端抵住外齿轮的上表面,弾性回位件顶端抵住环形槽盖底面。初始状态,弾性回位件压迫外齿轮的上表面,将外齿轮压到把手插槽底面上,夕卜齿轮与弧形齿条啮合,因此把手无法转动,使用者可以正常使用把手。当需要转动把手的时候,将把手向上提起,使外齿轮克服弾性回位件的力上升,直到外齿轮位于弧形齿条上方,不再与弧形齿条啮合。然后使用者就可以将把手转动到合适的角度后,松开手,在弾性回位件的力作用下,外齿轮下降,回到把手插槽底面上,外齿轮与弧形齿条啮合,此时把手又无法转动,使用者可以继续正常使用把手。较优的方案,所述弹性回位件为弹簧。优选的方案,所述把手插槽的数目与把手的数目均为两个。由于使用者有两个手,因此两个把手可以让使用者更好的推动童车。更优的方案,所述推杆的数目为两根,并且两根推杆顶端分别位于定位座底面的左右两侧。因为两根推杆能够给定位座提供更好的支撑力,減少定位座受カ发生转动的弧度,以便使用者推动童车更好的用力和把握方向。本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有离合机构,当离合机构的外齿轮与弧形齿条啮合时,手把无法转动,使用者可以正常使用可调节推把;当离合机构的外齿轮与弧形齿条处于不啮合状态时,使用者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调节把手的角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其结构简单、不容易发生故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优选实施例的零件分解图。图中各标记的含义如下I、第一推杆;2、;3、定位座;301、第一把手插槽;302、第二把手插槽;303、第一环形槽盖;304、第二环形槽盖;4、第一把手;5、第二把手;6、第一外齿轮;7、第二外齿轮;8、第一弾性回位件;9、第二弾性回位件;10、第一弧形齿条;11、第二弧形齿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童车的可调节推把,包括定位座3、第一把手4、第二把手5、第一推杆I、第二推杆2。所述定位座3固定在第一推杆I顶端、第二推杆2顶端,第一推杆I顶端、第二推杆2顶端分别位于定位座3底面的左右两侧。定位座3设有第一把手插槽301、第二把手插槽302。第一把手4与第一把手插槽301对应,所述第一把手4底端插入对应的第一把手插槽301内,所述第一把手4与第一把手插槽301之间还设有第一离合机构。第二把手5与第二把手插槽302对应,第二把手5底端插入对应的第二把手插槽302内,第二把手5与第ニ把手插槽302之间还设有第二离合机构。所述第一离合机构包括第一外齿轮6、第一弾性回位件8和两根可与第一外齿轮6啮合的第一弧形齿条10 (图中只能看见ー根),所述第一把手插槽301还设有第一环形槽盖303,第一环形槽盖303设在第一把手插槽301上端开ロ处,并且第一环形槽盖303套在第一把手4上,所述第一外齿轮6固定在第一把手4底端,所述第一弧形齿条10固定在第一把手插槽301底面上,所述第一弾性回位件8套在第一把手4上,第一弾性回位件8底端抵住第一外齿轮6的上表面,第一弹性回位件8顶端抵住第一环形槽盖303底面。所述第二离合机构包括第二外齿轮7、第二弹性回位件9和两根可与第二外齿轮7啮合的第二弧形齿条11 (图中只能看见ー根),所述第二把手插槽302还设有第二环形槽盖304,第二环形槽盖304设在第二把手插槽302上端开ロ处,并且第二环形槽盖304套在第ニ把手5上,所述第二外齿轮7固定在第二把手5底端,所述第二弧形齿条11固定在第二把手插槽302底面上,所述第二弾性回位件9套在第二把手5上,第二弾性回位件9底端抵住第二外齿轮7的上表面,第二弾性回位件9顶端抵住第二环形槽盖304底面。所述第一弾性回位件8、第二弾性回位件9均采用弹簧。下面介绍ー下使用过程 初始状态,第一弾性回位件8压迫第一外齿轮6的上表面,将第一外齿轮6压到第一把手插槽301底面上,第一外齿轮6与第一弧形齿条10哨合,因此第一把手4无法转动,使用者可以正常使用第一把手4。当需要转动第一把手4的时候,将第一把手4向上提起,使第一外齿轮6克服第一弾性回位件8的力上升,直到第一外齿轮6位于第一弧形齿条10上方,不再与第一弧形齿条10啮合。然后使用者就可以将第一把手4转动到合适的角度后,松开手,在第一弾性回位件8的力作用下,第一外齿轮6下降,回到第一把手插槽301底面上,第一外齿轮6与第一弧形齿条10啮合,此时第一把手4又无法转动,使用者可以继续正常使用第一把手4。第二把手5也是相同的原理,因此不再多加描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 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均为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覆至JHL 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童车的可调节推把,包括定位座、至少一根把手和至少一根推杆,定位座固定在推杆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设有至少一个把手插槽,把手插槽的数目与把手的数目相同,并且把手与把手插槽一一对应,所述把手底端插入对应的把手插槽内,所述把手与把手插槽之间还设有离合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童车的可调节推把,包括定位座、至少一根把手和至少一根推杆,定位座固定在推杆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设有至少一个把手插槽,把手插槽的数目与把手的数目相同,并且把手与把手插槽一一对应,所述把手底端插入对应的把手插槽内,所述把手与把手插槽之间还设有离合机构。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童车的可调节推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包括外齿轮、弹性回位件和至少一根可与外齿轮啮合的弧形齿条,所述把手插槽还设有环形槽盖,环形槽盖设在把手插槽上端开口处,并且环形槽盖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怀东,张少林,王珏,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华美乐童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