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抗转换电路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58960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22:27
阻抗转换电路按以下顺序来进行设计。[1]根据阻抗比来决定变压器电路所需要的变压比。[2]分别决定第一电感元件(环状导体(L1A、L1B))与第二电感元件(环状导体(L2A、L2B))之间的耦合系数、第一电感元件的电感以及第二电感元件的电感。[3]决定第二电感元件的形状。[4]决定第一电感元件的形状,使得至少用2层环形导体来构成第一电感元件,并确定各环形导体间的层间距离,使得第一电感元件的电感值成为所希望的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支持多频带的蜂窝终端用的天线装置等的阻抗转换电路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的支持多频带的移动通信终端要求支持低频带(LowBand)(例如824~960MHz)和高频带(HighBand)(例如1710~2170MHz)这两个频带,要求其天线装置具有频带非常宽的频率特性。同时,移动通信终端的小型化也正在进行,要求能用一个天线元件来实现可同时支持低频带和高频带这两个频带的天线装置。在这样的天线装置中,根据频带对一个天线元件分配有不同的动作模式。通常,设计成在基波模式下支持低频带,在谐波模式下支持高频带。于是,天线元件的输入阻抗根据其模式(谐振点)的不同而不同。对于移动电话终端用天线元件,为了减小其尺寸,输入阻抗例如在低频带下为8Ω左右,在高频带下为15Ω左右。另一方面,有时会利用具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结构的阻抗转换电路。该阻抗转换电路是利用了变压器电路的匹配电路,能在较宽的频带中进行阻抗匹配。然而,若为了根据频率来使输入阻抗不同的天线元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抗转换电路的设计方法,所述阻抗转换电路具有变压器电路,该变压器电路包括连接在第一高频电路与第二高频电路之间且互相耦合的第一电感元件和第二电感元件,所述第一电感元件和所述第二电感元件分别在层间互相耦合,所述第一电感元件沿层方向相邻接,所述第二电感元件以沿层方向夹住所述第一电感元件的方式进行配置,所述阻抗转换电路的设计方法的特征在于,依次实施以下各步骤:[1]基于所述第一高频电路的阻抗和所述第二高频电路的阻抗,来决定所述变压器电路所需要的变压比;[2]分别决定所述第一电感元件与所述第二电感元件的耦合系数、所述第一电感元件的电感以及所述第二电感元件的电感;[3]决定所述第二电感元件的形状;以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9.28 JP 2012-217709;2012.12.28 JP 2012-288931.一种阻抗转换电路的设计方法,所述阻抗转换电路具有变压器电路,
该变压器电路包括连接在第一高频电路与第二高频电路之间且互相耦合的
第一电感元件和第二电感元件,所述第一电感元件和所述第二电感元件分
别在层间互相耦合,所述第一电感元件沿层方向相邻接,所述第二电感元
件以沿层方向夹住所述第一电感元件的方式进行配置,所述阻抗转换电路
的设计方法的特征在于,
依次实施以下各步骤:
[1]基于所述第一高频电路的阻抗和所述第二高频电路的阻抗,来决定
所述变压器电路所需要的变压比;
[2]分别决定所述第一电感元件与所述第二电感元件的耦合系数、所述
第一电感元件的电感以及所述第二电感元件的电感;
[3]决定所述第二电感元件的形状;以及
[4]决定第一电感元件的形状,使得至少用2层环形导体来构成所述第一
电感元件,并确定各环形导体间的层间距离,使得第一电感元件的电感值
成为所希望的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抗转换电路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感元件和所述第二电感元件在俯视时环绕几乎同一位置,
每1层分别形成为不满1匝的环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抗转换电路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沿层方向相邻接的第一环状导体和第二环状导体构成所述第一电感
元件,由第三环状导体和第四环状导体构成所述第二电感元件,所述第三
环状导体和所述第四环状导体配置成沿层方向夹住所述第一环状导体和所
述第二环状导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抗转换电路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3中,决定所述第三环状导体和所述第四环状导体的形状,
使得所述第二电感元件的电感成为在所述步骤2中所决定的值,
在所述步骤4中,决定所述第一环状导体和所述第二环状导体的形状,

\t使得成为与所述第三环状导体与所述第四环状导体的形状大致相同的形
状,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塚健一中矶俊幸西田浩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