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724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内安全带的保持件(12)的高度调节器(10),该高度调节器包括:与车辆固定的导轨(14)和止动装置(28),其中,安全带的用于保持件(12)的保持装置(16)沿着所述导轨(14)的纵向(L)可移动地支承在该导轨内,所述止动装置能够将保持装置(16)固定在导轨(14)内,该止动装置(28)具有锁栓(32)以及杠杆(36),该锁栓能够沿着移动方向(S)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固定位置中,所述锁栓(32)将保持装置(16)固定在导轨(14)上,并且所述杠杆能够操纵锁栓(32),设定:杠杆(36)使锁栓(32)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的直线的轨道内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内安全带的附件的高度调节器,该高度调节器包括与车辆固定的导轨和止动装置,其中,用于安全带保持件的保持装置沿着所述导轨的纵向可移动地支承在该导轨内,所述止动装置能够将保持装置固定在导轨内,该止动装置具有锁栓以及杠杆,该锁栓能够沿着移动方向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固定位置中,锁栓将保持装置固定在导轨上,并且所述杠杆能够操纵锁栓。
技术介绍
高度调节器用于使安全带保持件的、例如转向配件的位置与相应乘员或者其座椅位置相匹配。这样的高度调节器具有导轨,保持件可移动地支承在该导轨内。为了将保持件固定在期望位置中而设置有用杠杆操作的止动装置。该止动装置例如具有锁栓,该锁栓被弹簧加载地压向导轨。该导轨具有适宜的结构、例如卡锁凸缘,锁栓可以作用到这些卡锁凸缘中并且这样将保持件沿着导轨的纵向固定。为了操纵止动装置而设置有杠杆,该杠杆可以由乘员直接或间接地经由一个附加的、可移动地支承在车辆内衬中的镶饰元件(Verblendungselement)操作,用以克服弹簧力将锁栓移离轨道并且这样解锁。杠杆通常以支承点支撑在止动装置上并且在操作时围绕这个支承点枢转。与杠杆联接的锁栓通过旋转不仅沿着移动方向被拉离导轨,而且跟随杠杆上的支点在一个环形轨道上运动。但是这导致锁栓会在其导向装置中在止动装置上歪斜,使得它不再能几乎无摩擦地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运动。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度调节器,该高度调节器能够实现更加可靠的操作并且可靠地防止锁栓在止动装置上的歪斜。另外,应该能够经由操纵元件的尽可能短的移动行程来尽可能远地控制锁栓并且这样即使在构件的高公差范围上也能够保障完全的锁紧和解锁,所述操纵元件优选由可移动地支承在衬件中的操作键来操作。另外,应该能够确保的是:在构件的尽可能大的公差带上并且按照环境模拟能够保持在确定的狭窄的范围内的操作力。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文首述及类型的高度调节器中规定:杠杆使锁栓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的直线的轨道内运动。在传统的杠杆中,用于锁栓的容纳部和由此贴靠点沿着轨道曲线枢转,在该贴靠点上,锁栓贴靠在杠杆上。因此不仅沿着移动方向的拉力,而且垂直于此作用的、可能导致锁栓在其导向装置中歪斜的横向力也作用在锁栓上。所以根据本专利技术规定:为锁栓如下地构造杠杆或者该杠杆的容纳部,使得杠杆在锁栓上的拉力方向与杠杆的位置无关地始终只沿着移动方向延伸。通过这种方式防止横向力可能作用在锁栓上。锁栓经常刚性地或仅仅可有限运动地支承在杠杆上,因而锁栓相对杠杆的位置是事先规定的并且锁栓与杠杆共同枢转。优选锁栓或杠杆设有销轴,该销轴支承在杠杆侧的或者锁栓侧的缺口内。因此锁栓可以相对杠杆扭转,从而可以始终沿着移动方向对锁栓进行定向。特别地,锁栓可移动且可扭转地支承在杠杆上。于是锁栓不仅会被枢转而且还会被移动,以便始终保障沿着移动方向的定向。相应地构造有容纳部,以便允许锁栓在缺口内移动,因此锁栓在杠杆上的支承点移动,以便始终在用于引导锁栓的延长部中延伸并且仅仅将沿移动方向的拉力施加到锁栓上。例如杠杆可以反向于锁栓的移动方向支撑在设置在止动装置上的支承面上,其中,这个支承面优选垂直于移动方向设置。支承面构成对应支架,该对应支架在杠杆枢转时能够吸收反向于移动方向作用的力。优选杠杆可枢转地且垂直于移动方向可移动地支承在支承面上。由于能够使杠杆附加地在支承面上移动,所以杠杆可以垂直于移动方向定向,使得锁栓在杠杆上的支承点始终设置在一根假想的沿着移动方向延伸的直线上。杠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枢转支承点,杠杆以所述第一枢转支承点贴靠在支承面上。杠杆经由所述第一枢转支承点可枢转地支承在止动装置上。优选这个第一枢转支承点可以垂直于锁栓的移动方向移动(就是说,枢转支承点在基体上“移动”),从而始终可以理想地对杠杆进行定向。要么通过杠杆在其基体上的滚动和/或通过杠杆在基体上的滑动实现枢转支承点的移动,使得接触点和由此枢转支承点并不是固定不动的。另外,在止动装置上设置有第二支承面,该第二支承面优选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承面设置。在杠杆上设置有第二枢转支承点,杠杆以该第二枢转支承点贴靠在所述第二支承面上,其中,第二枢转支承点在杠杆枢转时例如通过杠杆在支承面上滑动而在这个第二支承面上移动。杠杆在枢转时支撑在所述第二枢转支承点上。第二支承面的和杠杆的接触面――在那里在杠杆枢转时发生两者之间的接触――彼此相对地具有一个这样的几何形状,即,随着杠杆围绕第一枢转支承点从固定位置向释放位置的方向的进一步的枢转,第一枢转支承点继续向着锁栓的方向移动。在此,这个向着锁栓的方向的移动部分地对通过杠杆的枢转造成的锁栓的支承点的移动和本来具有的弧线进行平衡,锁栓在杠杆枢转时会在所述弧线上移动,由此产生锁栓的一个或多个直线运动。可以通过锁栓的缺口的轮廓或销轴的缺口的轮廓附加地对这个运动施加正面的影响。第二支承面例如可以与第一支承面构造成一体的、即构成一个共同的构件。然而第二支承面也可以是与第一支承面分离的构件。如果第二贴靠面是平坦的并且垂直于第一贴靠面,那么第二枢转支承点位于其上的、杠杆上的接触面是弯曲的轨道或面,其与第一枢转支承点的间距持续不断地随着杠杆枢转的增加而增加。根据本专利技术,销轴在杠杆的缺口内的支承点与杠杆的位置和角度无关地始终位于一根虚拟的直线上,该虚拟的直线沿着移动方向或平行于该移动方向延伸。由此确保的是:杠杆的反向于弹簧力作用的拉力能够始终沿着移动方向延伸并且没有横向力能够作用到锁栓上。优选销轴的支承点在杠杆的每个位置中都位于缺口的距导轨最近的点上。缺口可以在销轴贴靠在该缺口上的区域内构造成凹形的并且沿着高度调节方向相对带动件构造有间隙,因而销轴和由此锁栓可以在杠杆上移动和扭转。例如缺口具有用于销轴的U形贴靠面,其最小的曲面具有的半径比销轴在其贴合区域内的半径大至少1.0、优选至少1.3的系数。贴靠面的曲率在销轴贴靠在固定方位中的第一区域内可以小于在第二区域内的曲率,在该第二区域内销轴在移动中移入释放位置中或贴靠在释放位置中,特别是曲率从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持续增大。在高度调节器上,还可以设置有具有触碰面的操作键,杠杆在该杠杆的每个位置中贴靠在所述触碰面上,其中,触碰面的平面相对锁栓的轨道倾斜最大15°的夹角、特别是平行于这个轨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度调节器

【技术保护点】
用于车辆内安全带的保持件(12)的高度调节器(10),该高度调节器包括:与车辆固定的导轨(14)和止动装置(28),其中,安全带的保持装置(16)沿着所述导轨(14)的纵向(L)可移动地支承在该导轨内,所述止动装置能够将保持装置(16)固定在导轨(14)内,该止动装置(28)具有锁栓(32)以及杠杆(36),所述锁栓能够沿着移动方向(S)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固定位置中,所述锁栓(32)将保持装置(16)固定在导轨(14)上,并且所述杠杆能够操纵锁栓(32),其特征在于:杠杆(36)使锁栓(32)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的直线的轨道内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8.01 DE 102012015126.81.用于车辆内安全带的保持件(12)的高度调节器(10),该高
度调节器包括:与车辆固定的导轨(14)和止动装置(28),其中,安
全带的保持装置(16)沿着所述导轨(14)的纵向(L)可移动地支
承在该导轨内,所述止动装置能够将保持装置(16)固定在导轨(14)
内,该止动装置(28)具有锁栓(32)以及杠杆(36),所述锁栓能够
沿着移动方向(S)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固定位
置中,所述锁栓(32)将保持装置(16)固定在导轨(14)上,并且
所述杠杆能够操纵锁栓(32),其特征在于:杠杆(36)使锁栓(32)
在固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的直线的轨道内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锁栓(32)
上或在杠杆(3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销轴(40,40′),所述销轴支承
在杠杆侧的或者锁栓侧的缺口(42)内,特别是相对锁栓(32)或者
相对杠杆(36)能够移动和扭转。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杠杆(36)反向于锁栓(32)的移动方向(S)支撑在设置在止动装置
(28)上的支承面(44)上,该支承面优选垂直于移动方向(S)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杠杆(36)可
枢转地并且垂直于移动方向(S)可移动地支承在支承面(44)上。
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杠
杆(36)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枢转支承点(46),杠杆(36)以所述第一
枢转支承点贴靠在支承面(44)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转
支承点(46)在杠杆(36)枢转时在支承面(44)上滑动。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止动装
置(28)上设置有第二支承面(52),该第二支承面优选垂直于所述第

\t一支承面(44)设置,并且在杠杆(36)上设置有第二枢转支承点(54),
杠杆(36)以该第二枢转支承点贴靠在所述第二支承面(52)上,其
中,所述第二枢转支承点(54)在杠杆(36)枢转时在所述第二支承
面上移动。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朔伊尔曼B·赫塔希
申请(专利权)人: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