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桥上推力杆和气室的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4404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后桥上推力杆和气室的固定支架,包括分体式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一组或多组螺栓连接,并通过所述螺栓固定在后桥上;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上推力杆固定部,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气室固定部;固定支架所受的上推力杆作用力和气室用力不会叠加,降低了支架损坏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固定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后桥上推力杆和气室的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上推力杆和气室都是汽车中的关键部件,由于整车装配的要求,上推力杆和气室通常共用一个支架在整车中固定。图1为现有技术中上推力杆和气室的固定支架的装配示意图,其中上推力杆和气室的固定支架I’是一个整体铸造件,通过六组螺栓装配固定在桥壳2’上。所述固定支架I’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端面设有U形固定柱12’,所述U形固定柱12’上的安装孔用于左、右推力杆的固定;所述底座11’的左右侧面上分别设有气室固定部13’,用于气室3’的固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支架会频繁的受到推力杆的推拉作用力,同时由于车辆制动,气室也会对支架有反复的作用力,在两种力的叠加作用下,支架很容易损坏,影响固定部件的工作性能。因此,提高后桥上推力杆和气室固定支架的强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桥上推力杆和气室的固定支架,支架所受作用力较小,不易损坏,工作可靠性较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桥上推力杆和气室的固定支架,包括分体式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一组或多组螺栓连接,并通过所述螺栓固定在桥壳上;所述第一支架设有上推力杆固定部,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气室固定部。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矩形板结构的第一底座,所述上推力杆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的上表面上。优选地,所述上推力杆固定部包括分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上表面左右两侧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且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上分别开设有上推力杆固定孔。优选地,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均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开设有所述上推力杆固定孔的矩形块,下部分为与所述第一底座固定的梯形块。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的上表面具有中部凹槽,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分置于所述中部凹槽的左右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矩形板结构的第二底座,所述气室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的左右侧面上。优选地,所述气室固定部包括与所述第二底座连接的固定块及连接于所述固定块顶端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开口朝向固定支架的外侧,且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气室固定孔。优选地,所述第二底座上开设有减重孔。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下放置,所述第二底座的与所述第一底座接触的表面大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与所述第二底座接触的表面,且所述第二底座的与所述第一底座的非重叠部分开设有第二螺栓过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的中心开设有第一定位销孔,所述第二底座上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销孔配合的第二定位销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两个分体式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用于固定上推力杆和气室,两个支架所受的作用力不会叠加,因此固定支架的受力减小,降低了损坏概率;并且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一组或多组螺栓连接,并通过所述螺栓同时固定在后桥上,也能够满足上推力杆和气室在整车中的布置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后桥上推力杆和气室的固定支架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支架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I’-固定支架,2’-桥壳,3’-气室;11’-底座,12’-U形固定柱,13’-气室固定部;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气室,4-桥壳;11-推力杆固定部,12-第一底座,13-第一立柱,14-第二立柱,15-上推力杆固定孔,16-中部凹槽,17-第一定位销孔,18-第一螺栓过孔;21-气室固定部,22-第二底座,23-气室固定孔,24-减重孔,25-第二螺栓过孔,26-第二定位销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介绍。如图2?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后桥上推力杆和气室的固定支架,包括分体式的第一支架I和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上推力杆固定部11,用于上推力杆的固定,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气室固定部21,用于气室3的固定,将两个部件采用分立的支架固定,部件对各自对应支架的作用力不会叠加,相对于一体式的支架结构,固定支架的受力较小,因此降低了损坏概率;另外,所述第一支架I和所述第二支架2通过一组或多组螺栓连接,并通过所述螺栓同时固定在桥壳4上,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架I上开设有多组第一螺栓过孔18,所述第二支架2上开设有对应的螺栓过孔,螺栓依次穿过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桥壳4,然后锁紧固定,两个独立的支架通过这种连接形成整体结构,能够满足推力杆和气室在整车中的布置。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I包括矩形板结构的第一底座12,所述上推力杆固定部11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12的上表面上,所述上推力杆固定部11包括分置于所述第一底座12上表面左右两侧的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且所述第一立柱13和所述第二立柱14上分别开设有上推力杆固定孔15,分别用于左右上推力杆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13和所述第二立柱14均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开设有所述上推力杆固定孔15的矩形块,下部分为与所述第一底座12固定的梯形块,下部的梯形块结构,能够有效保证立柱的强度,而上部的矩形块可防止部件干涉,便于布置。所述矩形块和所述梯形块可为一体式结构或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另外,所述第一底座12的上表面具有中部凹槽16,所述第一立柱13和所述第二立柱14分置于所述中部凹槽16的两侧,这种结构利于应力的分布,以提高底座的强度。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支架2包括矩形板结构的第二底座22,所述气室固定部21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22的左右侧面上,具体地,所述气室固定部21包括与所述第二底座22连接的固定块及连接于所述固定块顶端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开口朝向固定支架的外侦牝且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气室固定孔23,用于气室的固定。可以理解地,所述推力杆固定部11和所述气室固定部21也可选择设有固定孔的矩形块、圆柱或其他结构形式。所述第二底座上还开设有减重孔24,所述减重孔为一组或多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支架I和所述第二支架2上下放置,所述第二底座22与所述第一底座12接触的表面大于所述第一底座12与所述第二底座22接触的表面,且所述第二底座22与所述第一底座12非重叠部分开设有第二螺栓过孔25,通过所述第二螺栓过孔25,形成了第二支架2与桥壳4的第二种固定结构,在所述第一螺栓过孔18中的连接螺栓断裂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气室的固定和工作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12的中心还可开设有第一定位销孔17,所述第二底座上2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销孔17配合的第二定位销孔26,用于在支架固定过程中,与桥壳定位连接。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桥上推力杆和气室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式的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通过一组或多组螺栓连接,并通过所述螺栓固定在桥壳上;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上推力杆固定部(11),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气室固定部(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登平李露柯何俊陈传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