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下落冲击缓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81174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下落冲击缓和装置缓和下落中的物体(C)的下落冲击,且在上下方向组合有多层过滤器(10~18),并使得过滤器的线位置在上下方向上彼此不同,其中,该过滤器(10~18)将具有物体可通过的间隔而平行地延伸设置有多根线(10b~18b)而成。当使物体下落至过滤器上时,物体与其中一个过滤器的线碰撞,通过线的形变使冲击力缓和,且物体能容易地通过线间,因此,能降低与后续的物体碰撞的频度,从而能防止物体的破裂或缺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物体的下落冲击缓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和自由下落的物体(例如贴片元器件或颗粒物等)的下落冲击,且抑制并阻止物体产生破损或变形的下落冲击缓和装置。本专利技术中的物体是指可能会因规定值以上的下落冲击而产生破裂或缺损、或变形的固态物体,其原材料或用途未限定。
技术介绍
以往,对于在制造步骤中搬送如层叠陶瓷电容器的贴片元器件的情况时,有时必须自某个高度的搬送线向高度低于其的另一搬送线移送贴片元器件。该情况下,以往使用使贴片元器件沿着如滑槽(chuter)那样的滑座滑动而进行搬送的方法,但为了在规定以上的高度滑动,滑槽本身变得大型,并且在水平方向上也必需较大的空间。因此,以往有如下方法:如图15所示,上下多级地配置多根传送带101、102、103,使在最上级的传送带101上搬送的贴片元器件C下落至下一级的带102上,并依次使贴片元器件C下落到下级的带上,从而一边缓和每1级的贴片元器件C的下落冲击一边进行搬送。如层叠陶瓷电容器那样的贴片元器件由于易因下落冲击而产生破裂或缺损,故必须将每1级的贴片元器件的下落高度H控制为容许下落距离以下。例如,当使0.5×0.5×1.0mm的长方体形状的层叠陶瓷电容器自1m的高度自由下落时,下落速度加速至约4m/s。若使贴片元器件以该速度碰撞至刚体板(例如陶瓷板),则通过实验确认贴片元器件会有30%以上的机率受到破裂或缺损等损伤。另一方面,若将下落高度设为50~150mm,则经确认破裂或缺损大致为零,容许下落距离为50~150mm。由此,在从超过150mm的高度下落的情况下,必须采取一些下落冲击缓和对策。若使贴片元器件下落至胺基甲酸酯或海绵等柔软的弹性垫上,则该垫会吸收冲击,而能避免贴片元器件的破损或损伤。然而,当使多个贴片元器件连续下落至垫上时,先下落的贴片元器件与后续的贴片元器件会发生碰撞,该碰撞也会导致产生破裂或缺损。在上述使用带的搬送装置中,为了使后下落的贴片元器件不碰撞至先下落的贴片元器件上,必须调节带的搬送速度。因此,必须一直连续驱动多根带,动能也变大。此外,若一次性使多个贴片元器件下落,则即便提高带的搬送速度也可能无法应对。专利文献1中揭示有以缓和下落冲击为目的的输送机的滑槽装置。该滑槽装置具备于高度方向上排列多级而配置的搬送路径,且包含:下落速度减小单元,其将上下相邻的各搬送路径中位于下侧的搬送路径的上游侧端部转动自如地连接于位于其上侧的搬送路径的下游侧端部,在自由状态下使各搬送路径自上游侧至下游侧向下方倾斜;以及线,其设置于最下级的搬送路径,使该搬送路径上升或下降,从而进行下落速度减小单元的高度调整。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滑槽装置的情况下,有如下等问题:(1)为了充分实现下落冲击的缓和而需要相当长的搬送路径;(2)由于一面呈Z字状移动一面下落,故移动会花费大量时间;(3)由于必须经由铰链轴可转动地连结多条搬送路径,故装置变得大型且复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1535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各个下落物的冲击缓和,并且即便在多个下落物连续下落的情况下也可抑制下落物彼此的碰撞的构造简单的下落冲击缓和装置。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在与一种下落冲击缓和装置,其缓和下落中的物体的下落冲击,其特征在于:在上下方向上组合多层具有上述物体可通过的间隔而平行地延伸设置有多根线的过滤器、或具有上述物体可通过的网眼而将线编成网状的过滤器,且上下的过滤器的线位置在水平方向上彼此不同,并使得上述多层过滤器垂直投影至水平面所得的投影图中的线间隔至少在物体落下来的区域内成为上述物体无法通过的宽度。此处,所谓上下的过滤器的线位置在水平方向上彼此不同,包含上下的过滤器彼此为非平行的情况、或虽平行但水平方向的位置偏移的情况等。一般而言,根据冲力的公式,因物体的碰撞而产生的冲击力F以如下(1)式表示。F=mv/Δt···(1)此处,m为物体的质量,v为速度,Δt为碰撞时间。即,为了使物体受到的冲击力F下降,可通过右边分子的运动量的减小(=速度的减小)、或右边分母的碰撞时间的增加而达成。通过使多个物体自过滤器的上方下落,从而物体碰撞至其中一根线,通过线的形变使物体与线的碰撞时间Δt延长,从而使冲击力降低。例如,与线碰撞的下落物通过线的形变,其碰撞时间Δt相较于与刚体板的碰撞达到数倍~10倍以上,因其碰撞而产生的冲击力F相较于与刚体板的碰撞达到几分之1至1/10以下。由于上下的过滤器的线位置于水平方向上彼此不同,并使上下组合的多层过滤器垂直投影至水平面而成的投影图中的线间隔至少在物体落下来的区域内成为物体无法通过的宽度,故无论物体以何种姿态下落,均不会通过全部过滤器而不停。也即,即便是穿过上层过滤器的物体,也仍会碰撞至下层的某一个过滤器的线。通过与多层线的碰撞而使下落速度阶梯型地降低,从而能减小每一次的冲击力,通过重复进行低于容许冲击力的碰撞,能无破裂缺损地回收下落的物体。此外,由于过滤器具有下落物可通过的间隔且平行地延伸设置多根线或将多根线构成为网状,故物体易于通过过滤器,从而能抑制物体残留于最上层的过滤器上。因此,即便使多个物体连续下落,下落物也会快速地通过最上层的过滤器,而能避免与后续的下落物的碰撞。若将该下落冲击缓和装置应用于高度不同的搬送线,则在1次下落中可获得充分的高度(例如1m以上),从而能减小平面方向的空间,并且能使物体连续下落,从而提高处理效率。而且,由于无需驱动装置,故构造简单,可削减动能。作为过滤器,也可采用如下构造:具备框体、及平行地延伸设置于该框体的内侧空间的多根弹性线,且框体可在上下方向上层叠。在该情况下,通过上下层叠多个框体,而不会对各根线施加负载,且能准确地定位各根线的位置。作为线,既可为金属线,也可为树脂线,但较理想为具有在物体碰撞时可发挥充分的缓冲效果的杨氏模数、且不易断线的线。此外,过滤器也可以通过对一块金属板进行刻蚀来将多根线与框部形成为一体而形成。该情况下,由于通过刻蚀使框部与线形成为一体,因此,无需进行将线保持于框体的作业,能简单地制作过滤器。通过在该过滤器之间设置间隔物来层叠多层过滤器,从而能构成下落冲击缓和装置。此外,关于过滤器的线间隔,相较于上层的过滤器而缩小下层的过滤器的构造也有效。换言之,过滤器各层的线间隔也可以越为上部的层越疏、越为下部的层越密的方式设定。当使多个物体自过滤器的上方连续下落时,某个物体碰撞至最上层的线,而另一物体穿过最上层的线而碰撞至下方的线。由于上层的线的间隔较下层过滤器的间隔宽,故物体易于穿过最上层的过滤器,已穿过的物体碰撞至下层的其中一个过滤器,下落冲击得以缓和。如此,通过降低与上层的线碰撞的物体的碰撞机率,而使在上层过滤器上弹跳的物体的数量减少,故能使弹跳的物体彼此的碰撞频度、或弹跳的物体与自上方落下来的物体的碰撞频度下降,从而能防止物体的缺损或破裂。此外,由于能抑制物体滞留于最上层的过滤器上,故能抑制物体彼此的碰撞。也可采用在从铅垂上方观察时相邻的上下层过滤器的线方向非平行地配置的构造。换言之,也可以以从铅垂上方观察时线彼此交叉的方式相对于上层过滤器而配置下层过滤器。当使多个物体自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物体的下落冲击缓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落冲击缓和装置,缓和下落中的物体的下落冲击,其特征在于:在上下方向组合多层具有所述物体可通过的间隔且平行地延伸设置有多根线的过滤器、或具有所述物体可通过的网眼且将线编成网状的过滤器,上下的过滤器的线位置在水平方向上互不相同,以使得所述多层过滤器垂直投影至水平面所得的投影图中的线间隔至少在物体落下来的区域内成为所述物体无法通过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10.15 JP 2012-2275661.一种下落冲击缓和装置,缓和下落中的物体的下落冲击,其特征在于:在上下方向组合多层具有所述物体可通过的间隔且平行地延伸设置有多根线的过滤器、或具有所述物体可通过的网眼且将线编成网状的过滤器,上下的过滤器的线位置在水平方向上互不相同,以使得所述多层过滤器垂直投影至水平面所得的投影图中的线间隔至少在物体落下来的区域内成为所述物体无法通过的宽度,所述物体与所述线碰撞时,通过所述线的形变增加与所述线的碰撞时间,从而降低冲击力,所述碰撞时间与和刚体的碰撞相比长达10倍以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落冲击缓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包含框体、及平行地延伸设置于该框体的内侧的所述多根线,所述框体可在上下方向上层叠。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落冲击缓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通过对一块金属板进行刻蚀,从而使多根线与框部形成为一体而得到。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下落冲击缓和装置,其特征在于,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秋本茂谷和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