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折叠凳的行李车。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多功能行李车,是在折叠椅背后加上一个旅行包架,腿部加轮构成行李 车,虽稳定性好,但整体过于笨重,高度固定,不适合旅游使用。另通过专利查询,较具 有代表性的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63116Y,公开日1994年4月27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 带有折叠凳的行李车,虽然各种功能均可单独使用,但其不足之处是主要机件凳板没有 闭合后固定装置,形体散乱摆动;从其说明书内容和附图所述凳板4及其两个滑槽架 13由塑料一次成形压出,锁片12由螺钉固定在凳板上;其所述滑槽架13为弧形,锁片 12的功用不大,主要机件凳板及滑槽架制造工艺较为复杂;U形脚架5受力点集中到U形支承架6中部位置,座凳的承载能力小,凳板左右稳定性差;采用下部定位锁口固定U形脚架,凳腿拉动时可能出现刮地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带有折叠凳的行李车,解决多功能行李车笨重、座凳的承载能力小、 凳板左右稳定性差、凳腿拉动时可能出现刮地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方案是由伸縮架、支撑架、行李架、转动轮等组成的行李车 的另一侧装有可折叠座凳。可折叠座凳由凳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折叠凳的行李车,其特征是:由伸缩架、支撑架、行李架、转动轮组成的行李车的另一侧装有可折叠座凳;凳面前端与支撑架横梁挂接,凳面前端与外脚架上部连接,外脚架通过挡杆或转动滑槽与内脚架连接,外脚架下部通过折杆与支撑架下部或下部横梁或转动轮轴或内脚架连接;凳面下部滑槽与内脚架上部连接,内脚架通过挡杆或转动滑槽与外脚架连接,内脚架下部与下部横梁或转动轮轴连接;折杆与拉杆连接,拉杆与外脚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