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光钰专利>正文

多用椅式行李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7530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用椅式行李车,其特征是由前架、后架、U型件、滑套、座板兼货板、一对轮子组成; 前架(1)与后架(2)通过U型件(3)的铆钉(7)相连接;U型件由铆钉(8)固定;后架(2)的低端有一对轮子(4),座板兼货板(5)通过滑套(6)的铆钉(10)与后架(2)相连接;滑套(6)的上定位由铆钉(9)连接;座板(5)通过座板中部两侧边的铆钉卡口将铆钉(11)卡住相连接;使前架(1)的中段、后架(2)的上段、座板(5)的后段,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座板(5)与前架(1)上半段角度为91-130°;后架(2)的上端向前倾斜与地面的角度为50-89°; 靠背板(15)通过铆钉(12)相连接;挂钩(14)通过铆钉(13)相连接;滑套(6)的前下端内侧有向内凸出的货板(5)的定位支撑(16),铆钉(17)是滑套(6)的下定位铆钉;货板支架(18),非金属垫子(19)用铆钉与前架(1)下端的横杆连接; 后架(2)的左右两杆的低端装有U型件或矩型、半园型立方体,中间有孔装上轮子(4)的轮轴; 滑套件(3)后侧有槽形或矩形、半园形的立方体、内有销钉或弹簧销钉。(*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具有椅子、运物、背物、运物上楼梯等多种功能的行李车,适合于出差、旅行、经商、赴学、住家等人员使用,特别适用于乘车、船长途旅行、旅游的人们。现在人们使用的行李车,虽然分别具有上述功能,但是还没有同时具备上述功能的行李车,因此还不能适应经常出差旅行的人们的多种需要。我国技术专利公告CN2130733Y公开了一种有椅子和运物功能的行李车,它的结构是由前架,后架、滑套件,座板(兼货板)及一对轮子组成;它的缺点是靠背板是分离式的,使用中不太方便;前架在滑套中滑行的行程太长,对前架镀、涂层磨损太大,影响产品美观和使用寿命;尤其是两对滑套件的固定,都是由销钉,弹簧卡,螺栓来固定,使用中觉得很不方便;何况它还缺乏背运物品的功能,不能更好地适应旅行人员的需要。于是人们就迫切地需要一种更加方便、舒适、适合人们多种需要的多用椅式行李车。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舒适座椅和方便运物,背物的多用行李车,本技术还可以装上楼梯轮,为楼房的居民提供方便。这种多用椅式行李车,结构精简合理,组装快捷,不用时可以折叠、携带和收捡都更加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由前架、后架、U型件、滑套、座板(兼货板)、一对轮子组成。各构件均可以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造。以钢木结构为例,座板、靠背与一般钢木折叠椅相同;前架的中上段通过U型件、铆钉与后架上端相连接;座板(兼货板)通过滑套件、铆钉与后架的上端连接;座板左右两侧边的中段有铆钉卡口与前架中段的铆钉相卡住;通过以上连接,使前架的中段、后架的上段、座板的后段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椅子组装完成时,座板与前架上段的角度为91-130°;后架上端向前倾斜,与地面的角度为50-89°。组装行李车时,抬住座板前端,使座板两侧边中段的铆钉卡口与铆钉分离,让座板(兼货板)的后端及滑套件滑到后架下段定位铆钉处,将前架下端向上翻,使货板前端货板支架接触地面,继续把前架下端向上翻到顶端,挂住左右挂勾,行李车组装完成。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在行李车前架的下段,装有一U型小管,U型小管的左右两杆分别插入前架下段的左右两杆中,并可通过销钉与园孔的作用,调节前架的长度。组装行李背架时,将座板(兼货板)、滑套件降到后架低处后,缩短前架的长度,并把前架下端向后架下端靠拢;用扣件或软带子分别穿过左右U型架下侧前架、后架的中间空隙,扣好扣件或扣紧拴好软带子;再把左右两根软带子的另一端分别拴在或扣在前、后架下端的左右两边横杆上;给两个轮子装上靠垫或代上中间有孔的有弹性的软轮套,行李背架组装完成。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在座板(兼货板)的后端下面或后端两头装上插销或弹簧插销;在后架的上段、下段分别有与插销、弹簧插销相对应的孔,通过调节插销或弹簧插销,使座板(兼货板)与后架分离或装上,就可组装成椅子或行李车。座板(兼货板)可以做成一面软面,一面硬面的便于夏季或冬季交换使用。后架下端内侧两孔的前下方,装有固定的货板定位支撑。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轮子装在前架的下端,做行李车时,调节座板后端的插销或弹簧插销,并把它们装在前架低端的圆孔或方孔中;货板定位支撑装在前架低端的内侧前方;将后架的低端向上翻到垂直的顶端,卡上有弹性的双管卡,行李车组装完成。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U型件或套同件可以焊接在前架原位上,前架中段的铆钉可换成内侧有凸出铆钉(状)的套同并焊接在原位上,前架的上半段由小管套插在前架中段的管中,通过销钉或弹簧销钉的调节,前架的上半段可改变长度。座板、靠背板可做成网状结构。本技术的优点是不仅具有运物、背物、运物上楼梯的功能,而且是一把舒适小巧的椅子。不论车上车下、车站码头、公园路边、甚至山间小路边上,它随时都是一把舒适的椅子兼行李车及背架,变换功能只需几秒钟;还能给家庭生活提供方便。本技术结构精简合理,组装快捷,不用时可以折叠,携带和收捡都非常方便。对技术、材料无特殊要求,一般钢木家俱厂、童车厂、机械厂等,不要增添设备,就能迅速投产,是行李车的理想的升级换代产品,在国内外均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A型椅子图。图2是本技术A型行李车图。图3是本技术B型椅子图。图4是本技术B型行李背架图。图5是本技术C型椅子图。图6是本技术D型椅子图。图7是本技术D型行李车图。图8是本技术E型椅子图。本技术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图1、图2是本技术A型椅子图、行李车图。参照附图做椅子时,前架(1)与后架(2)通过U型件(3)的铆钉(7)相连接;U型件由铆钉(8)固定;后架(2)的低端有一对轮子(4),座板(兼货板)(5)通过滑套(6)的铆钉(10)与后架(2)相连接;滑套(6)的上定位由铆钉(9)完成;座板(5)通过座板中部两侧边的铆钉卡口将铆钉(11)卡住相连接;通过以上连接,前架(1)的中段,后架(2)的上段、座板(5)的后段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椅子组装完成时,座板(5)与前架(1)上半段角度为91-130°;后架(2)的上端向前倾斜与地面的角度为50-89°。靠背板(15)通过铆钉(12)相连接;挂钩(14)通过铆钉(13)相连接;滑套(6)的前下端内侧有向内凸出的货板(5)的定位支撑(16),铆钉(17)是滑套(6)的下定位铆钉;货板支架(18),非金属垫子(19)用铆钉与前架(1)下端的横杆连接。做行李车时,将座板(5)的前端向上抬,使座板(5)中部两侧边的铆钉卡口与铆钉(11)分离,让座板(5)与滑套件(6)顺重心向下滑动到铆钉(17),货板支撑(16)撑住货板(5),将前架(1)的下端向前方外移,让货板(5)的支架(18)触地,将前架(1)的下端向上翻到垂直的顶端,将挂勾(14)挂住后架(2)上的铆钉(9),行李车组装完毕。后架(2)的铆钉(9)即是滑套(6)的上定位铆钉,又是行李车的挂勾铆钉;该一对铆钉(9)可以用一根横杆来代替。后架(2)的左右两杆的低端装有U型件或矩型,半园型立方体,中间有孔装上轮子(4)的轮轴。U型件(3)可换成后侧带槽形或矩形,半圆形的立方体的滑套件(3),通过销钉或弹簧销钉的调节,行李车可改变长度。图3、图4是本技术B型椅子图,行李背架图。参照附图在前架(1)左右两杆的下段,装进U型小管(20),通过销钉和园孔(21)的调节,做行李背架时,可将前架(1)缩短;做行李车时,可调节行李车长度。在U型件(3)的下面,在前架(1)后架(2)的中间空隙中,装有圈形或方形扣件(22),扣件(22)连接4付带子(23),带子的下端分别拴在或扣紧在前架(1)后架(2)的下端的横杆上。圈形或方形扣件也可装在后架(2)上部的孔眼(26)中。轮子(4)上装有轮子靠垫或中间有孔的有弹性的软轮套。带子(23)也可直接拴在后架(2)的上端或前架(1)后架(2)的下端横杆上。图5是本技术C型椅子图。参照附图座板(兼货板)(5)是分离式的。铆钉(9)是做行李车时与挂勾(14)连接之用,不做座板(5)的定位铆钉。座板(5)的后端的下面或两侧装有插销或弹簧插销。后架(2)上段钻有圆孔或方孔(27),后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钰
申请(专利权)人:李光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