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蟾皮缓释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56984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5 20:30
一种蟾皮缓释滴丸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该滴丸是由蟾皮脂溶性物质和基质加工而成,所述蟾皮脂溶性物质:基质的重量比为3:2,所述基质包括硬脂酸和PEG4000,所述硬脂酸和PEG4000的重量比为2~4:1。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对蟾皮有效成分最佳提取工艺进行考察,得到蟾皮脂溶性成分最佳提取工艺;其次通过细胞技术对蟾皮有效成分进行筛选,筛选出抗肿瘤效果最佳的成分最为制剂研究的主药;然后是对缓释滴丸制备工艺进行考察,以体外累积溶出率、圆整度和丸重差异为指标,确定缓释滴丸的最佳处方和最佳制备工艺;最后对蟾皮缓释滴丸进行急性毒性研究,最终得到一种安全有效、患者顺应性好的蟾皮缓释滴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蟾皮缓释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蟾皮缓释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蟾皮是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蛛(Bufobufogargarizans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elanostictusSchneider)的干燥表皮,其味辛、性凉、微毒,归心、肝、脾、肺经,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胀之功效,我国民间多用来治疗原发性肝癌、肺癌等,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代药理学对蟾皮提取物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蟾皮提取物具有强心、抗肿瘤、抗病毒、麻醉、止痛、促进骨骼增生等功能,并可调节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日益受到患者及研究开发人员的关注。目前,蟾皮提取物被开发成多种上市产品,如华蟾素注射液、华蟾素片、华蟾素口服液及华蟾素胶囊等,效果显著。另外,也有其他剂型的研究报道,如干蟾皮提取液微球栓塞剂、华蟾素滴丸、华蟾素分散片、华蟾素注射乳剂等。蟾毒内酯类被认为是蟾皮、蟾酥中的主要抗肿瘤有效成分,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作为蟾毒内酯类成分,经常用来作为蟾皮和蟾酥提取方法考察及制剂质量标准的指标性成分,但是由于此类成分半衰期短,导致患者服用量大,服用次数频繁,顺应性差,而大剂量服用导致患者毒副作用频发,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给患者及家庭造成重大损失,故本专利技术将蟾皮提取物制成缓释滴丸,以期能达到降低服用次数,提高患者顺应性,降低毒性的效果。缓释制剂(sustained-releasesystem)亦称长效制剂或延效制剂,是指有目的地控制药物释放以达到合理治疗效果的一类剂型,它使人体获得平稳的治疗学药浓度,从而避免了普通制剂频繁用药所致的“峰谷”现象,提高了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顺应性。缓释制剂能够缓慢持久释放药物,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的制剂,是药物制剂研究方向的热点之一。滴丸剂(guttatepills)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容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主要供口服使用。滴丸是利用固体分散体技术的原理制备的丸剂,具有将液态药品固体化、提高难溶性药品的生物利用度、制备简便、成产方便、质量易控等特点,并且,根据不同基质的选择,可以有效控制有效成分的释放,将滴丸制备成速释滴丸及缓释滴丸,从而达到速效及长效的目的。缓释滴丸是选择水不溶性辅料作为主要基质,阻碍有效成分在介质中的释放,从而获得平稳的血药浓度,提高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由于缓释滴丸能够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国家重点开发的一类制剂,目前对缓释滴丸的研究报道正在逐年增加。以蟾皮的抗肿瘤效果为基础,依靠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成蟾皮缓释滴丸,使药物缓慢持久释放,对有毒类中药的发展有很大优势,且缓释滴丸能减少患者服用次数,提高患者顺应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蟾皮缓释滴丸及其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蟾皮缓释滴丸,其特征在于是由蟾皮脂溶性物质和基质加工而成,所述蟾皮脂溶性物质:基质的重量比为3:2,所述基质包括硬脂酸和PEG4000,所述硬脂酸和PEG4000的重量比为2~4:1。所述的一种蟾皮缓释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脂酸和PEG4000的重量比为3:1。所述的一种蟾皮缓释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取蟾皮超微粉加入乙醇溶液进行提取,提取液浓缩、蒸干,得到蟾皮脂溶性物质;2)以蟾皮脂溶性物质为原料药,硬脂酸和PEG4000为基质,所述原料药与基质的重量比为3:2,所述的硬脂酸和PEG4000的重量比为2~4:1;3)按照上述比例,分别准确称取所述原料药和基质,将原料药与无水乙醇混合,将基质水浴熔融后,将无水乙醇混悬的原料药加入到基质中,搅拌至无醇味,保持料液温度在80~90℃,以二甲基硅油为冷凝液,60℃至5℃冷凝,药液的滴速以两滴之间不相融合为标准,滴距为4~10cm进行滴制,成型后甩干,选丸,即得蟾皮缓释滴丸。所述的一种蟾皮缓释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取蟾皮超微粉加入10~20倍量浓度为70~90%的乙醇溶液提取1~3次,每次30~90min。所述的一种蟾皮缓释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取蟾皮超微粉加入20倍量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提取2次,每次60min。所述的一种蟾皮缓释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硬脂酸和PEG4000的重量比为3:1。所述的一种蟾皮缓释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保持料液温度在85℃,滴距为4cm。本专利技术主要对蟾皮有效成分最佳提取工艺进行考察,得到蟾皮脂溶性成分最佳提取工艺;其次通过细胞技术对蟾皮有效成分进行筛选,筛选出抗肿瘤效果最佳的成分最为制剂研究的主药;然后是对缓释滴丸制备工艺进行考察,以体外累积溶出率、圆整度和丸重差异为指标,确定缓释滴丸的最佳处方和最佳制备工艺;最后对蟾皮缓释滴丸进行急性毒性研究,最终得到一种安全有效、患者顺应性好的蟾皮缓释滴丸。附图说明图1为不同乙醇浓度对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图;图2为不同提取溶剂倍量对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图;图3为不同提取时间对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图;图4为不同提取次数对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图;图5为不同药材粒径对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图6为华蟾酥毒基线性回归方程;图7为不同溶出介质缓释滴丸溶出曲线图;图8为不同亲水性基质对缓释滴丸溶出曲线影响图;图9为不同疏水性基质对缓释滴丸溶出曲线影响图;图10为最佳制备工艺进行平行试验验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试验例1:蟾皮脂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的考察1.1单因素考察1.1.1不同乙醇浓度对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分别称取4份0.50g的蟾皮超微粉加入锥形瓶中,分别加入20倍量60%、70%、80%、9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1次,过滤,滤液定容至25ml,在以上色谱条件下,以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之和为指标,测定不同乙醇浓度对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如图1。结果表明,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脂溶性成分含量有所增加,当乙醇浓度为70%、80%、90%时,相对增加的比较平稳。1.1.2不同提取溶剂倍量对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分别称取3份0.50g的蟾皮超微粉加入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0、15、20倍量的8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1次,过滤,滤液定容至25ml,在以上色谱条件下,以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之和为指标,测定不同提取溶剂倍量对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如图2。结果表明,随着提取溶剂乙醇浓度的增加,脂溶性成分的含量有所增加。1.1.3不同提取时间对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分别称取3份0.50g的蟾皮超微粉加入锥形瓶中,分别加入20倍量的8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时间分别为30、60、90min,提取1次,过滤,滤液定容至25ml,在以上色谱条件下,以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之和为指标,测定不同提取溶剂倍量对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如图3。结果表明,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加,脂溶性成分含量有所增加。1.1.4不同提取次数对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分别称取3份0.50g的蟾皮超微粉加入锥形瓶中,分别加入20倍量的8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时间分别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蟾皮缓释滴丸,其特征在于是由蟾皮脂溶性物质和基质加工而成,所述蟾皮脂溶性物质:基质的重量比为3:2,所述基质包括硬脂酸和PEG4000,所述硬脂酸和PEG4000的重量比为2~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蟾皮缓释滴丸,其特征在于是由蟾皮脂溶性物质和基质加工而成,所述蟾皮脂溶性物质:基质的重量比为3:2,所述基质包括硬脂酸和PEG4000,所述硬脂酸和PEG4000的重量比为3:1,该蟾皮缓释滴丸的具体步骤为:1)取蟾皮超微粉加入20倍量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提取2次,每次60min,提取液浓缩、蒸干,得到蟾皮脂溶性物质;2)以蟾皮脂溶性物质为原料药,硬脂酸和PEG4000为基质,所述原料药与基质的重量比为3:2,所述的硬脂酸和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挺黄绳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