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车的车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6829 阅读:3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童车及其车蓬在折叠状态下可减小童车高度方向的尺寸。在可为折叠状态的童车的车蓬中,多根车蓬支杆中前部车蓬支杆的高度尺寸大于后部车蓬支杆,前部车蓬支杆(66a)相对于车蓬角撑(65)的枢轴(72)设置在较后部车蓬支杆(66c)相对于车蓬角撑(65)的枢轴(69)靠下方的位置上。多根车蓬支杆可相对于车蓬角撑(65)向后方倾倒,并且后部车蓬支杆(66c)通过车蓬固定带(75)连结支承在手推杆的直管部(41)或支承管(17)上。各扶手转动自如地连结在一对支承管(17)上,并延伸到支承管(17)后方,形成卡合部件(35),在童车为折叠状态时,扶手(16)相对于支承管(17)旋转,车蓬安装部件(36)的位置相对于支承管(17)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童车及其车蓬,特别是涉及在收纳或携带时能够折叠的童车及其车蓬。
技术介绍
通常,在为了散步或购物而将婴幼儿带到屋外的情况下使用的童车中,提出了各种方案,即,可根据需要进行折叠而使其容易收纳或携带,并且使其成为从婴幼儿的背面手推的背面手推状态,或者使其成为面对婴幼儿的对面手推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即,图22为表示现有的童车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图23为其侧视图,包括具有前轮11的一对前脚12,具有后轮13的一对后脚14,弯曲成大致U字型的手推杆15,左右一对的扶手16,以及分别枢轴安装有扶手16的一端、相互平行延伸的左右两根支承管17。前脚12的上端枢轴安装在上述各扶手16的另一端部上,在其左右的扶手16的前端部之间装卸自如地绕挂有弧状的可弯曲的防护架18。而且,后脚14的上端枢轴安装在左右的扶手16上。左右的前脚12由具有踏脚板19的前侧连结杆20连结在一起,左右的后脚14由后侧连结杆21连结在一起。另外,连结杆20的前端分别枢轴安装在各前脚12的中间部上,连结杆22的后端枢轴安装在分别固定安装于上述支承管17的下部的后脚支承部件23上。而且,左右的连结杆22由上侧连结杆24连结在一起。因此,这些前脚12,后脚14,手推杆15,扶手16,支承管17,以及及其连结在一起的连结杆构成童车主体10。如图24所示,L字型的撑架25的下端部通过轴25b枢轴安装在后脚14上,其中间部通过轴25c枢轴安装在上述后脚支承部件23上。在其撑架25的自由端部上设置有切口台阶部25a,该台阶部25a与将后脚14锁定在支承管17上的锁定部件26的卡止台阶部26a卡合。上述锁定部件26可滑动地安装在上述支承管17上,通过设置在手推杆15上的遥控操作装置操作而沿着支承管17上下滑动。而且,在后脚支承部件23上形成有台阶部23a,该台阶部23a面对后脚14地抵接在展开时的后脚14上,保持其展开状态。这样一来,如果如图24所示,锁定部件26卡合在L字型的撑架25的切口台阶部25a上时,后脚14和支承管27经由其撑架25被锁定,童车主体10保持在可使用的展开状态。另一方面,通过遥控操作装置将锁定部件26如单点化线所示上拉,则锁定部件26的锁定被解除,扶手16,前脚15,后脚14可如图25中单点化线所示向上方摆动,能够双折而便于携带等。但是,如图22和图23所示,在分别固定安装在左右的支承管17的下部上的后脚支承部件23上,在其外侧面上枢轴安装有大致U字型的手推杆15的下端部,能够以轴27为中心前后摆动,可通过将上述手推杆15保持在后方位置(实线位置)而成为背面手推状态,而且可通过使上述手推杆15为向前方摆动的状态(双点化线)而成为对面手推状态。另一方面,在上述U字型的手推杆15,前侧连结杆20,后侧连结杆21,以及上侧连结杆24上,在其中间部的两处分别设置有接头15a1,15a2’20a1,20a2,21a1,21a2,24a1,24a2,可通过其接头进行折叠。而且,上述各接头15a1,20a1,21a1,24a1的轴线,以及接头15a2,20a2,21a2,24a2的轴线在前脚12和后脚14折叠成相互平行的状态时分别位于相同的轴线上,并且相互平行。这样一来,在如上所述将前脚12和后脚14折叠成相互平行的状态后,通过手推杆15的接头使外侧部分向前方移动时,通过各接头,手推杆15,前侧连结杆20,后侧连结杆21,上侧连结杆24的外侧部向前方折曲,能够将童车如图26所示紧凑折叠成俯视为コ字型的三折状态。但是,在上述的童车中,虽然在折叠成上述双折或者三折状态时能够减小横截面的面积、即纵横向的尺寸,但单由于手推杆的长度是一定的,所以存在即使是在上述的折叠状态下,童车的高度方向的尺寸也不能减小的问题。因此,提出了如下的方案,即,使上述手推杆的直管部可伸缩,在折叠成双折或者三折的状态时,使手推杆同时收缩,能够减小高度方向的尺寸。专利文献1特开2002-316650号公报但是,在通常的童车中,为了避免婴幼儿不受日光的照射,如图27所示,根据需要而在童车主体10上安装防晒用的车蓬30,但如上所述,在将童车主体10折叠后的状态下,上述车蓬30上的车蓬支杆产生干扰,不能够使手推杆15充分地收缩,存在折叠状态下的童车的高度方向的尺寸未必能减小的问题。即,如图28所示,车蓬30具有相对于车蓬角撑31同轴地枢轴安装的倒U字型的车蓬支杆30a、30b,在其车蓬支杆30a、30b之间张挂车蓬布。这样一来,通过将上述车蓬角撑31的柱状支承杆31a可转动地插入安装在固定安装于上述支承管17上的车蓬安装部件32的筒状部32a中,能够将车蓬30安装在童车主体10上。上述车蓬30为了在其使用时尽可能地扩大居住空间,例如是前部车蓬支杆30a的高度尺寸高于后部车蓬支杆30b。因此,在使童车为折叠状态时,同时使上述前后的车蓬支杆30a、30b相互与支承管17大致平行,并且使前部车蓬支杆30a的顶端比后部车蓬支杆30b更向上方突出,在使童车主体10为折叠状态的情况下,上述车蓬30上的前部车蓬支杆30a产生干扰,不能够使手推杆15充分地收缩,折叠状态下的童车的高度方向的尺寸未必能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一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在收纳或携带时成为折叠状态后的童车的高度方向的尺寸也减小的童车及其车蓬。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1的童车的车蓬,安装在具有包含直管部的手推杆和支承管的童车主体上,在收纳或携带时可成为折叠状态,其特征是,包括弯曲成倒U字型的多根车蓬支杆,其支承车蓬布,沿着前后方向配置;车蓬安装部件,其安装在童车主体的手推杆的直管部或者支承管上;可在车蓬安装部件上装卸的车蓬角撑,各车蓬支杆的基端部经由枢轴安装在其上;上述多根车蓬支杆中前部车蓬支杆的高度尺寸大于后部车蓬支杆,并且前部车蓬支杆相对于上述车蓬角撑的枢轴设置在较后部车蓬支杆相对于上述车蓬角撑的枢轴靠下方的位置上。根据这种童车的车蓬,由于前部车蓬支杆相对于上述车蓬角撑的安枢轴设置在较后部车蓬支杆相对于上述车蓬角撑的枢轴靠下方的位置上,所以尽管前部车蓬支杆的高度尺寸大于后部车蓬支杆,与现有的车蓬相比,折叠时也可降低前部车蓬支杆的高度,车蓬支杆不会对手推杆的收缩产生干扰,能够减小童车高度方向的尺寸。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2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童车的车蓬中,在上述前部车蓬支杆和后部车蓬支杆之间设置有中间车蓬支杆,上述前部车蓬支杆和中间车蓬支杆枢轴安装在同一轴线上。本专利技术方案3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童车的车蓬中,在上述车蓬角撑上可转动地安装有至少固定安装了前部车蓬支杆的车蓬板,在上述车蓬板和车蓬角撑的对置面上设置有相互卡合的锁定用凹凸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4的童车的车蓬,安装在具有包含直管部的手推杆和支承管的童车主体上,在收纳或携带时可成为折叠状态,其特征是,包括弯曲成倒U字型的多根车蓬支杆,其支承车蓬布,沿着前后方向配置;车蓬安装部件,其安装在童车主体的手推杆的直管部或者支承管上;可在车蓬安装部件上装卸的车蓬角撑,各车蓬支杆的基端部经由枢轴安装在其上;上述多根车蓬支杆可相对于上述车蓬角撑向后方倾倒,并且其后部车蓬支杆通过车蓬固定带连结支承在上述手推杆的直管部或者支承管上。根据这种童车的车蓬,由于其后部车蓬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童车的车蓬,安装在具有包含直管部的手推杆和支承管的童车主体上,在收纳或携带时可成为折叠状态,其特征是,包括:弯曲成倒U字型的多根车蓬支杆,其支承车蓬布,沿着前后方向配置;车蓬安装部件,其安装在童车主体的手推杆的直管部或者 支承管上;可在车蓬安装部件上装卸的车蓬角撑,各车蓬支杆的基端部经由枢轴安装在其上;上述多根车蓬支杆中前部车蓬支杆的高度尺寸大于后部车蓬支杆,并且前部车蓬支杆相对于上述车蓬角撑的枢轴设置在较后部车蓬支杆相对于上述车蓬角撑的枢轴 靠下方的位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野顺一谷中秀则
申请(专利权)人:康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