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弹簧隔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6603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5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尼弹簧隔振器,包括阻尼隔振外壳、中间调节螺杆、螺旋弹簧、上承力块和调节吊钩;阻尼隔振外壳在底部开有螺杆开口,在底部上平面设置有固定框,螺杆开口位于固定框的中部;调节吊钩的底部固定在阻尼隔振外壳的顶部;上承力块位于阻尼隔振外壳内部,其下部设置有固定边,中部开有螺杆通孔,螺旋弹簧位于上承力块和螺杆开口之间,并位于固定边和固定框内;中间调节螺杆设置有外螺纹一端穿过螺杆通孔并用第二调节螺母固定,中间调节螺杆另一端穿过螺旋弹簧并伸出螺杆开口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挂件易因磨损而断裂的重复性故障,增加了隔振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悬挂式给料机挂件,具体说,涉及一种阻尼弹簧隔振器
技术介绍
悬挂式给料机挂件用于悬挂给料机并隔阻对给料机的振动。如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中悬挂式给料机挂件的结构示意图。悬挂式给料机挂件一端固定在高炉槽下,另一端钩住给料机本体,其结构包括:s形钩1、伸缩调整挂钩2、弹簧隔振器3、吊环4 ;S形钩I 一端连接高炉槽,另一端钩在伸缩调整挂钩2上,伸缩调整挂钩2下部连接弹簧隔振器3,弹簧隔振器3下端挂在吊环4内,吊环4焊接在给料机本体上。由于给料机频繁往复振动,使得在弹簧隔振器3和吊环4连接处与隔振器调节螺杆发生剧烈的磨损,设备运行中易磨损断裂,常常导致给料机坠落事故的发生。日常维护中,磨损点需要频繁焊补加固,增加了检修维护的工作量,同时严重限制了弹簧隔振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阻尼弹簧隔振器,解决了挂件易因磨损而断裂的重复性故障,增加了隔振器的使用寿命。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阻尼弹簧隔振器,包括阻尼隔振外壳、中间调节螺杆、螺旋弹簧、上承力块和调节吊钩;所述阻尼隔振外壳在底部开有螺杆开口,在底部上平面设置有固定框,所述螺杆开口位于所述固定框的中部;所述调节吊钩的底部固定在所述阻尼隔振外壳的顶部;所述上承力块位于所述阻尼隔振外壳内部,其下部设置有固定边,中部开有螺杆通孔,所述螺旋弹簧位于所述上承力块和所述螺杆开口之间,并位于所述固定边和所述固定框内;所述中间调节螺杆设置有外螺纹一端穿过所述螺杆通孔并用第二调节螺母固定,所述中间调节螺杆另一端穿过所述螺旋弹簧并伸出所述螺杆开口外部。进一步:所述螺旋弹簧两端分别设置有橡胶隔振垫,所述中间调节螺杆穿过两个所述橡胶隔振垫,一个所述橡胶隔振垫位于所述固定边内,另一个所述橡胶隔振垫位于所述固定框内。进一步:所述中间调节螺杆伸出所述螺杆开口外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通孔。进一步:所述调节吊钩下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阻尼隔振外壳在顶部开有吊钩通孔,所述螺纹杆套装在所述吊钩通孔内,并通过所述吊钩通孔上下两侧的第一调节螺母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效果包括:1、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弹簧隔振器易磨损的设备缺陷,解决了挂件易因磨损而断裂的重复性故障,增加了隔振器的使用寿命。2、现行弹簧隔振器寿命平均为2.5个月,本技术寿命为8个月,单座高炉槽下通常至少需48台,每年可节省117600元备件费;每年节省设备检修工时134.4h。【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悬挂式给料机挂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阻尼弹簧隔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阻尼弹簧隔振器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通过对悬挂式给料机挂件中的弹簧隔振器结构的创新改进,解决了挂件易因磨损而断裂的重复性故障。下面参考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是本技术中阻尼弹簧隔振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是本技术中阻尼弹簧隔振器的使用状态图。阻尼弹簧隔振器的结构包括:阻尼隔振外壳51、中间调节螺杆52、螺旋弹簧53、上承力块54、调节吊钩57。阻尼隔振外壳51在底部开有螺杆开口 56,在顶部开有吊钩通孔;阻尼隔振外壳51在底部上平面设置有固定框59,螺杆开口 56位于固定框59的中部。调节吊钩57下部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套装在吊钩通孔内,并通过吊钩通孔上下两侧的第一调节螺母58固定。如果需要调整调节吊钩57的伸出长度,旋转调节吊钩57即可;当然,也可以将调节吊钩57底部焊接在阻尼隔振外壳51顶部,不需要在阻尼隔振外壳51顶部开吊钩通孔,也不需要在调节吊钩57下部设置螺纹杆。上承力块54设置在阻尼隔振外壳51内部,其下部设置有固定边,中部开有螺杆通孔;螺旋弹簧53位于上承力块54和螺杆开口 56之间,并位于固定边和固定框59内。中间调节螺杆52 —端设置有外螺纹,另一端设置有固定通孔,中间调节螺杆52设置有外螺纹一端穿过上承力块54的螺杆通孔并用第二调节螺母541固定;中间调节螺杆52设置有固定通孔一端穿过螺旋弹簧53并伸出螺杆开口 56外部。螺杆开口 56的直径大于中间调节螺杆52的外径,实现阻尼隔振外壳51与中间调节螺杆52的大间隙配合。为了避免螺旋弹簧53与上承力块54和阻尼隔振外壳51的硬性摩擦,在螺旋弹簧53两端分别设置有橡胶隔振垫55,中间调节螺杆52穿过两个橡胶隔振垫55 ;—个橡胶隔振垫55位于上承力块54下部的固定边内,另一个橡胶隔振垫55位于固定框59内。安装阻尼弹簧隔振器时,调节吊钩57钩在伸缩调整挂钩2下部的挂钩上,中间调节螺杆52的固定通孔通过横向螺丝固定在给料机本体的固定片6上,待角度找正后再将中间调节螺杆52下部和固定片6焊接。阻尼弹簧隔振器可以同时阻隔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的振动。对于阻尼隔振外壳51与中间调节螺杆52之间的磨损,可加大螺杆开口 56的直径,使其避免接触磨损。中间调节螺杆52和固定片6的磨损,安装时先用横向螺丝连接,等给料机本体与挂件的角度找正后进行焊接,消除相对运动,避免磨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阻尼弹簧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隔振外壳、中间调节螺杆、螺旋弹簧、上承力块和调节吊钩;所述阻尼隔振外壳在底部开有螺杆开口,在底部上平面设置有固定框,所述螺杆开口位于所述固定框的中部;所述调节吊钩的底部固定在所述阻尼隔振外壳的顶部;所述上承力块位于所述阻尼隔振外壳内部,其下部设置有固定边,中部开有螺杆通孔,所述螺旋弹簧位于所述上承力块和所述螺杆开口之间,并位于所述固定边和所述固定框内;所述中间调节螺杆设置有外螺纹一端穿过所述螺杆通孔并用第二调节螺母固定,所述中间调节螺杆另一端穿过所述螺旋弹簧并伸出所述螺杆开口外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阻尼弹簧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弹簧两端分别设置有橡胶隔振垫,所述中间调节螺杆穿过两个所述橡胶隔振垫,一个所述橡胶隔振垫位于所述固定边内,另一个所述橡胶隔振垫位于所述固定框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阻尼弹簧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调节螺杆伸出所述螺杆开口外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通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阻尼弹簧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吊钩下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阻尼隔振外壳在顶部开有吊钩通孔,所述螺纹杆套装在所述吊钩通孔内,并通过所述吊钩通孔上下两侧的第一调节螺母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尼弹簧隔振器,包括阻尼隔振外壳、中间调节螺杆、螺旋弹簧、上承力块和调节吊钩;阻尼隔振外壳在底部开有螺杆开口,在底部上平面设置有固定框,螺杆开口位于固定框的中部;调节吊钩的底部固定在阻尼隔振外壳的顶部;上承力块位于阻尼隔振外壳内部,其下部设置有固定边,中部开有螺杆通孔,螺旋弹簧位于上承力块和螺杆开口之间,并位于固定边和固定框内;中间调节螺杆设置有外螺纹一端穿过螺杆通孔并用第二调节螺母固定,中间调节螺杆另一端穿过螺旋弹簧并伸出螺杆开口外部。本技术解决了挂件易因磨损而断裂的重复性故障,增加了隔振器的使用寿命。【IPC分类】F16F7-00【公开号】CN2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尼弹簧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隔振外壳、中间调节螺杆、螺旋弹簧、上承力块和调节吊钩;所述阻尼隔振外壳在底部开有螺杆开口,在底部上平面设置有固定框,所述螺杆开口位于所述固定框的中部;所述调节吊钩的底部固定在所述阻尼隔振外壳的顶部;所述上承力块位于所述阻尼隔振外壳内部,其下部设置有固定边,中部开有螺杆通孔,所述螺旋弹簧位于所述上承力块和所述螺杆开口之间,并位于所述固定边和所述固定框内;所述中间调节螺杆设置有外螺纹一端穿过所述螺杆通孔并用第二调节螺母固定,所述中间调节螺杆另一端穿过所述螺旋弹簧并伸出所述螺杆开口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